李兵
摘 要:學生階段的主要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學校最重要的關系是生生關系、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維系師生情感、有序教學、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根本保證,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教學經常在室外進行,師生互動、學生聽從教師口令進行體育運動是最基本的交流形式,如果師生關系處理得當、和諧,那么教學活動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則,會影響體育活動,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主要從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障礙進行分析,對改善師生關系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師生關系;障礙形成;對策研究
一、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現狀和分析
“愛屋及烏”的經典是大家所熟悉的,在教育教學中要取得良好的成績,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要研究師生關系。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是對立的,教師高高在上,教師的尊嚴不可侵犯,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發(fā)號司令者,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口令行動,被動的接收體育鍛煉,體育教師很少研究學生的個性,運動中只是一刀切,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身體得不到很好的鍛煉,而有的學生“吃不消”,身體壓力太大,過度勞累,導致部分學生害怕上體育課,害怕體育老師,師生關系出現障礙,從而使學生的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受到打擊,甚至出現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的身體教育,不利于教師的快樂教育。因此,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學當中,給學生以陽光和正能量,成為學生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學生,熱愛體育,喜歡體育教師的課堂。其次,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觀念,做學生的朋友,和學生一起參加體育鍛煉,是學生體育運動的組織者和“大伙伴”,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從現代師生關系的狀況分析,不外乎這樣四種:其一,教師單項的指揮學生,學生部反饋信息;其二,師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動;其三,教師與學生交流之外,交流的話題學生之間還在進行二次交流;其四,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反復的交流互動。從中分析造成師生交流障礙的原因,只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內部原因造成的交流障礙。由于部分學生身體偏旁、矮小、動作不協調等自身條件所限,體育活動成績偏低,怕別人笑話,不敢鍛煉,不喜歡體育課,經常請假或逃課。不愿意和同學交流體育鍛煉的體會,也不愿意和教師交流,躲避教師的詢問。
(二)教師教學方式不當所致。其一,體育教師沒有精神,敬業(yè)水平不高,不認真?zhèn)湔n,課前準備不充分,隨便應付;其二,教學方法陳舊單一,提不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所以不愿上體育課,不喜歡體育老師,不愿意交流;其三,體育教師方法簡單、粗暴,批評太多,鼓勵太少,在教學中挫傷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愿與老師交流。
(三)性格因素所致。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缺少體育鍛煉,身體弱不禁風,這樣的性格很難改變,不會與人交流,不參加群體活動。在學校不喜歡上體育課,不喜歡與同學交流,也不愿意和老師交流,整天沉迷于游戲世界,接近于自閉癥一樣,形成心理障礙。
二、解決師生關系障礙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水平。體育教師的精神面貌和業(yè)務素質是決定學生是否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積極參加活動的主要因素,教師不斷學習體育理論,提高業(yè)務水平,改變人們心目中體育老師“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概念,在體育課上首先要做到服裝整潔干凈、頭發(fā)干凈、不留長發(fā),講課聲音洪亮有力,口令發(fā)不能拖泥帶水,要領講解要簡潔明了,語言規(guī)范,不用方言;示范動作要大方、規(guī)范,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體育教師要滿腔熱情的投入到教學和訓練當中,給學生榜樣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教師為榜樣,模仿教師瀟灑的示范動作,積極地投入體育鍛煉和課外體育訓練當中去。
(二)因材施教,科學安排教材內容。教科書的內容是根據中學生的平均運動水平而設計的,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適當的增減運動量和動作難度,絕對不搞一刀切,對體育尖子學生要提高要求,成為老師的助手,對體育運動有困難的學生,特別是女生,要降低運動難度,或安排另外的運動項目;對經常逃課或者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要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體育運動的好處和意義,增強他們體育運動和上好體育課的動力,逐漸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并不斷進步。
(三)加大師生交流,克服關系障礙。中學體育師生見面的機會很多的,不光是一周兩節(jié)的體育課,還有每天的課外活動、每周的體育競賽活動和每學期的體育運動會等等,教師要通過班主任、科任教師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做好記錄,有意識的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長處,避免學生的不足,取長補短,激發(fā)興趣;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水平,組織適當的課外體育活動,教師在與學生的一起活動中主動與學生交流,成為學生的朋友;第三,在各項體育競賽中,有目的的挑選一部分對體育運動有困難的學生做自己的助手,進行交流,激發(fā)興趣,掌握體育知識,進行個別輔導,提高體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沈育章.傳統中學體育教學與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的比較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5).
[2]任潔.中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障礙及消除方法探究[J].才智,2012(14).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云田初級中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