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煥 張紅梅 王 夢 陳近近 侯獻敏 康騰騰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 河南大學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腦卒中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嚴重疾病之一,往往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也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也給家庭造成沉重負擔[1-2]。其發(fā)病率與年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研究表明,腦卒中的發(fā)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高的[3-5]。老年腦卒中患者。腦卒中自我超越是指個體面對生活事件時,通過不同方式提高個人能力,實現不斷超越,使自我實現達到更高的層次,與思想、心理及精神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6-7]。該理論最初針對老年人幸福感提出,尤其適用于經歷重大生活事件的群體,如面臨生命終末期、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促使患者對自身進行重新評估與反思,進而恢復精神健康,提高幸福感。近年來,對于自我超越的研究多集中于癌癥[8]、心理狀況[9-10]、厭食癥[11]等疾病,我國針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對住院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自我超越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其自我超越現狀、探討影響因素,旨在為進一步提高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的干預研究提供參考,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
1.1調查對象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樣法,選取2017-10-2018-10于河南省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老年腦卒中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60周歲;(2)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磁共振(MRI)或顱腦CT確診為腦卒中;(3)病情穩(wěn)定,意識清楚;(4)知情同意,能獨立或在他人幫助下完成調查。排除標準:(1)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2)存在嚴重聽力或語言表達障礙者。本次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學會審核,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 調查工具: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一般資料問卷: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收入、醫(yī)療付費方式、疾病嚴重程度、卒中類型、合并慢性病情況等。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該量表由張晶等人進行漢化,并在我國老年人群中進行信效度檢驗,Cronbach’s系數為0.892,量表共有15個條目,評分采用likert4分法,1分=不符合,2=僅有一些符合,3=有一些符合,4=非常符合,每個條目相加所得總分代表患者自我超越水平,最低分為15,最高分為60,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自我超越水平越高。
1.2.2 調查方法: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問卷發(fā)放,由研究者告知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由被調查者親自回答或填寫問卷,對文盲或其他原因不能自行完成的可在研究者或家屬幫助下進行,調查問卷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有效回收率為93.8%。
2.1患者基本資料見表1。
表1 老年腦卒中患者一般資料 (n=150)
2.2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現狀見表2。
表2 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現狀
2.3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單因素分析見表3。
表3 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單因素分析 (n=150)
2.4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的多因素分析為進一步明確各變量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的影響,以自我超越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為自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yī)療付費方式、卒中類型、合并慢病種類,擬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自變量的賦值見表4。結果顯示,年齡、性別、合并慢性病種類、婚姻狀況共4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解釋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總變異度的51.8%,檢驗模型得出F=41.014,P<0.001,得出的回歸模型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4 自變量的賦值及啞變量的設置
表5 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的多因素分析
注:F=41.014,P<0.001;R2=0.529,調整R2=0.518
3.1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現狀分析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50份。其中,調查人群中年齡(72.15±8.72)歲,自我超越總體分數為(40.81±5.631)分,處于低水平狀況。分析其原因,自我超越包含了心理、社會以及精神方面,表現出了脆弱的個體和生命要結束時的幸福感,強調了用更大的力量于困境中解脫處理,對負性事件有重新的認識[12-14]。腦卒中患者進行了診斷和治療后,由于致殘率較高,康復過程中會有高于常人的孤獨感,自尊降低、應對能力減少、挫敗感增加[15-16],美國學者研究表明[15],年齡大于65 歲的老年人自我超越得分現狀為(52±5.1)分。研究認為當自我超越得分超過45分時,表明心理處于較好的狀態(tài)[17]。本研究自我超越整體得分低于45分,說明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水平位于中等偏下,可能是因為腦卒中患者預后更差,且并發(fā)癥較多,對患者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更大有關[18-19]。相關研究[20-21]認為結構化懷舊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有國外學者[22]通過質性研究發(fā)現開放的半結構式訪談,可作為提高自我超越的方式,WARSHAWSKY等[23]認為小組支持治療可改善患者自我超越觀點與行為,使老年人在生活變得更有意義。TALCK等[24]認為越專注于工作,自我超越水平越高。
3.2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得分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通過多因素分析,剔除非相關因素后發(fā)現,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合并慢病數是影響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的主要因素。
3.2.1 年齡:與國外相關研究相似,該學者[25]認為年齡對于超越能力有影響。本研究認為年齡較大患者,自我超越水平越低,可能與患者在發(fā)生腦卒中后,多存在軀體功能的受限,加上老年人日?;顒幽芰Φ臏p弱、感覺器官功能下降、記憶減退,同時又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對待疾病的態(tài)度也較為消極有關。有研究表明[26],國外老年人自我超越得分與本研究有差異,可能與文化不同有關。
3.2.2 婚姻狀況:已婚者的自我超越水平明顯高于離異或喪偶者,本研究國外研究一致??赡芤驗榧彝ナ且磺谢顒拥陌l(fā)點,完整的家庭是健康和幸福的的源泉,而自我超越又與患者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能力、積極應對疾病息息相關[27],已婚者的家庭完整,會在無形中提高應對疾病的信心,故已婚者自我超越水平較高。與國外一項研究結果[28]相似,認為夫妻均存活者會有更高自我超越水平。
3.3.3 性別:老年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警覺性更高,感情較為脆弱,對癥狀更加敏感,因此,老年女性患者自我超越水平較低,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而相關研究[29-32]則認為女性比男性自我超越水平高,也有學者認為自我超越與性別的關系還未確定,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3.3.4 合并慢病種數:合并慢性病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合并慢性病數量越多,自我超越水平就越低。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等[33-34]慢性疾病都會給患者的自我超越造成影響,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心理、經濟上的問題。老年腦卒中患者由于不同種數的慢性病的增加、身體各生理功能降低、機體脆性增加、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35]等,需要患者有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與行動,抵抗挫折的威脅,自我超越水平的提高就顯的尤其重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更加關注心理與精神健康。而腦卒中具有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患者生活質量較低,關注其心理健康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36-38]。研究表明,患病率與病死率與年齡成正相關,年齡在75歲左右的腦卒中發(fā)病率比45~54歲年齡組的高出5~8倍,加上老年人的身體抵抗力減弱、心理承受度降低、活動減少更容易產生無助和消極的心理[39-40]。近年來,學者們逐漸將自我超越運用于老年癡呆照護者、社會文化等[41-42]研究,發(fā)現自我超越可以幫助個體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性事件,可作為綜合心理測評指標之一,具體指個體可通過拓展個人能力、調整人生目標、個人看法、行為活動來超越現狀,當個體自我超越處于高水平時,可通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超越現在的自己,態(tài)度變的更積極,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提高。本研究通過此次調查,發(fā)現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處于較低狀態(tài),下一步需采取正確合理的干預方案來提高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使患者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成熟樂觀的態(tài)度,正確積極地應對疾病等負性事件,提高晚年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