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出土文獻與歷史敘事

      2019-02-09 01:32:54陳其泰
      東岳論叢 2019年3期
      關鍵詞:史事左傳歷史

      陳其泰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100875)

      出土文獻的利用,是現當代學者極為重視的研究領域。20世紀初年,四大考古資料(甲骨文、敦煌文書、漢晉簡牘、明清內庫檔案)的發(fā)現,成為中國學術史上的劃時代事件。王國維由于高度重視、并以獨特的識見運用新出土甲骨文資料來研究殷商史,又在理論上提出“二重證據法”的觀點,而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①郭沫若:《十批判書》,《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頁。。他的理論表述是:以新發(fā)現之“地下新材料”與“紙上之材料”,互相釋證②王國維:《古史新證·總論》,《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頁。。他又說:“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于新發(fā)見。”③王國維:《最新二三十年中國新發(fā)見之學問》,《王國維論學集》,第207頁。所言深刻地總結了本人的治學體會,并且概括了學術史的重要規(guī)律,因而令廣大研究者大受啟發(fā)。20世紀初年以后,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先后多次發(fā)現了許多有關古代邊防、地理、制度等項重要記載的漢晉簡牘,有力地推動了古代邊疆史、軍事史和制度史的研究,因而一再為學術界所矚目。而在古代歷史敘事領域,此后也有了重要的機遇,這就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湖南、湖北、山東等多處考古地點先后有寶貴的簡帛史料出土,展現出先秦時期史學發(fā)展的多方面新面貌。以前,我們研究、評價先秦歷史編纂學成就的主要依據只限于《尚書》《春秋》《左傳》《國語》等傳世文獻,如今,有了這批新發(fā)現的珍貴簡帛史料,遂使我們對于先秦歷史敘事的體裁類型、記事特點、華夏民族發(fā)達的歷史意識、古代史官記載與私家記載的關系等項的認識,向前大大推進。這里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三種出土先秦文獻的歷史敘事特點略作分析。

      一、《春秋事語》:凸顯歷史鑒戒意義,兼具記事和記言、而以評論史事為重點

      帛書《春秋事語》,1973年末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整理小組對出土殘片進行綴合、整理,完成了釋文工作。整理者根據其字體(由篆變隸)和避諱(不避漢高帝劉邦名諱),判定其寫作年代是秦末漢初。全書存十六章,每章都提行另寫,沒有篇題,但有大圓點作為分章符號,每章各記一事,彼此不相連貫。記事最早的是魯隱公被弒(前712),最晚的是韓趙魏三家滅晉伯(前453),正好與《左傳》記事的起止相當。帛書整理者根據各章內容加了篇題,十六章分別是:《殺里克章》《燕大夫章》《韓魏章》《魯文公卒章》《晉獻公欲得隋會章》《伯有章》《齊桓公與蔡夫人乘舟章》《晉獻公欲襲虢章》《衛(wèi)獻公出亡章》《吳人會諸侯章》《魯桓公少章》《長萬章》《宋荊戰(zhàn)泓水之上章》《吳伐越章》《魯莊公有疾章》《魯桓公與文姜會齊侯于樂章》?!斑@十六章的文字,記事十分簡略,而每章必記一些言論,所占字數要比記事多得多,內容既有意見,也有評論,使人一望而知這本書的重點不在講事實而在記言論?!雹購堈R:《〈春秋事語〉解題》,《文物》,1977年第1期。春秋時期重視一種稱為“語”的史書體裁,《國語·楚語》載:楚莊王要教育太子,大夫申叔時建議的課程有《春秋》《世》(世系)、《詩》《禮》《樂》《令》(官法時令)、《語》(治國之善語)、《故志》(記前世成敗之書)、《訓典》,共計九種。其中第七種的《語》,《國語》即為其典型,主要內容是記載“邦國成敗,嘉言善語”②韋昭:《國語解敘》,載徐元浩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附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594頁。?!洞呵锸抡Z》與此相類,也是一種“語”。其體裁和用途,是一種教學課本,所以內容簡略,所記的事是人們一般習知的事件,所加的評論也是通行的道理。而且兩者相比較,評論更是重點。這里選擇第十章《吳人會諸侯章》略作分析,因為這一章的內容與《左傳》哀公十六年的記事最為接近,值得將兩者作一比較。帛書第十章云:

      吳人會諸侯,衛(wèi)君后,吳人止之。子贛見大宰喜,語及衛(wèi)故。大宰喜曰:“其來后,是以止之?!弊于M曰:“衛(wèi)君之來,必謀其大夫,或欲或不欲,是以后。欲其來者,子之黨也;不欲其來者,子之讎也。今止衛(wèi)君,是墮黨而崇讎也。且會諸侯而止衛(wèi)君,誰則不懼?墮黨崇讎以懼諸侯,難以霸矣?!眳侨四恕踔??!蹲髠鳌钒Ч晁d則為:

      秋,衛(wèi)侯會吳于鄖。公及衛(wèi)侯、宋皇瑗盟,而卒辭吳盟。吳人藩衛(wèi)侯之舍。子服景伯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今吳不行禮于衛(wèi),而藩其舍以難之,子盍見大宰?”乃請束錦以行。語及衛(wèi)故,大宰嚭曰:“寡君愿事衛(wèi)君,衛(wèi)君之來也緩,寡君懼,故將止之?!弊迂曉?“衛(wèi)君之來,必謀于其眾,其眾或欲或否,是以緩來。其欲來者,子之黨也;其不欲來者,子之讎也。若執(zhí)衛(wèi)君,是墮黨而崇讎也。夫墮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諸侯而執(zhí)衛(wèi)君,誰敢不懼?墮黨崇讎,而懼諸侯,或者難以霸乎?”大宰嚭說,乃舍衛(wèi)侯。

      將這兩則記載加以比較,前面敘述吳人會諸侯、衛(wèi)侯遲到這一背景時,《左傳》所載詳細,而《春秋事語》簡略。而在“語及衛(wèi)故”以下,即此章之重點部分,則內容基本相同。對史事作評論的體例,在《左傳》中甚為常見,且在議論之后,每每交代事情的結局。不但《左傳》,在《國語·晉語》《穀梁傳》《禮記》中也可見此種文例,足見其為儒家的傳統(tǒng)做法。《春秋事語》記事多采自《左傳》,而這種前面記史事、后記評論的體例,也可視為對《左傳》記事風格的一種發(fā)展。我們就這一典型篇章來分析《春秋事語》在記述體例上對《左傳》的發(fā)展,還有一層重要意義,可以進一步判明《春秋事語》作為戰(zhàn)國秦漢之際出現的一種史書體裁,它明顯地與《左傳》存在繼承的關系?!耙龘蹲髠鳌范鴮⑽淖趾喞w并,在戰(zhàn)國至漢代古書中例證不勝枚舉,其體例多與帛書相同。最彰著的,無過于劉向《說苑》《新序》之引述《左傳》。如果說劉歆竟用其父近作來偽造《左傳》,未免匪夷所思。帛書《春秋事語》的發(fā)現,為《左傳》非劉歆所偽增加了有力的證據?!雹劾顚W勤:《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的傳流》,《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9年第4期。

      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1973年底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共有二十七章,專家論定其為漢高祖后期或惠帝時(前195年前后)寫本。這二十七章內容包括書信、游說詞、對話記錄等,有專門記言的,有記言兼記事的,還有記言、記事并附議論的。書中只有十一章可與《史記》《戰(zhàn)國策》對勘,其余十六章均為新見文獻。第一章至第十四章內容有密切聯系,集中反映了蘇秦替燕昭王到齊國進行反間活動的經過,反映了齊湣王亡國前夕的局勢變化?!把嗾淹跗讫R是戰(zhàn)國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客觀影響為秦國的獨霸掃除了重要障礙,為秦的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但史書上對這件大事的記載極不詳備,而對于蘇秦在這件大事中的作用更是只字未提,由此可見這十二章文書具有何等的史料價值?!雹亳R雍:《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各篇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戰(zhàn)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75頁。特附論于此。

      二、《系年》:首尾完具的春秋時期編年史,歷史敘事明顯地兼用紀事本末方法

      戰(zhàn)國楚簡《系年》是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中記載完整的一部先秦史學著作,由一百三十八支簡構成,共三千八百七十五字,是目前為止已發(fā)表單篇竹書中最長的古書。據整理者介紹,這批竹簡每支簡背面寫有編號,且有編痕和簡背劃痕,是形制完整的先秦簡冊;竹簡原分二十三章,每章自為起訖,相對獨立,章尾有標志,簡尾有留白。全篇內容自武王克商開始,一直寫到楚悼王時期三晉與楚大戰(zhàn),楚師大敗,被專家稱為是一部完整的、未見記載的先秦史書?!跋的辍钡臉祟},是整理者根據當時對簡文內容的理解所加。研究者根據這批竹書所載歷史事件,推測其成書年代大致在戰(zhàn)國初中期的楚肅王或宣王時期②也有學者根據其文字特點得出《系年》形成于戰(zhàn)國早期的結論。。

      從歷史編纂學的角度考察,《系年》主要有以下三項特點。

      一是,它比較系統(tǒng)地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首尾完具,脈絡清楚。

      《系年》的內容,前四章記載西周的興衰過程、列國的興起,包括周公東征、康侯封衛(wèi)、秦國最早居民的來源等史事。中間十五章是主體部分,記載春秋時期歷史,包括齊桓、晉文、楚莊爭霸的更迭,各列國之間時而通好、時而結怨爭戰(zhàn)、錯綜復雜的外交關系,兩次弭兵大會,以及春秋后期吳與齊、晉通使及吳越兩國爭戰(zhàn)。后四章記述戰(zhàn)國初年史事,三晉內部分裂,卻又一致對付楚國的威脅,可以看作是列國爭霸的尾聲。《系年》的這種記載實在別具特色。因為,《系年》記載的史事基本都與《左傳》相關聯?!蹲髠鳌纷鳛橐徊扛訃栏竦拇呵锸罚鹩隰旊[公元年,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而《系年》則上溯西周,因為周武王、周厲王、周宣王時期的歷史,是春秋史的源頭,戰(zhàn)國初期歷史,則是春秋史的余波,可以說,《系年》的這一特色,反映出其作者具有歷史演進的前后聯系不能割斷的歷史意識?!断的辍纷髡吣軌蜃龅綄⒅芪渫鯐r期到戰(zhàn)國初年,長達四五百年時限之內的主要史事,都前后分明地瞭然于胸,這不僅顯示出其對歷史大事的熟悉程度,而且也表明作者必有史官記載的成果作為依據。還有,《系年》是用楚國文字書寫的,載楚事最詳,與孟子特別講到“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中之一項相符,也足以為春秋時期楚國有記載比較詳細的編年史提供一項旁證③李學勤說:“《系年》的作者估計是楚國人?!?《從〈系年〉看〈紀年〉》,《光明日報》,2012-2-27)。。

      二是,《系年》的體裁基本上是編年體,同時又明顯運用紀事本末方法。如,第一章載:“至于厲王,厲王大虐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刃(忍)于厥心,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宣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钡诙螺d:“……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啟于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第七章載:“晉文公立四年,楚成王率諸侯以圍宋伐齊?!钡诎苏螺d:“晉文公立七年,秦、晉圍鄭,鄭降秦不降晉,……”

      由上面所舉例證可見,《系年》記載較《春秋》詳細得多,與《左傳》相比又遠為簡略,但三者都以年代先后為主要線索,故同屬于編年體史書。但《系年》又突出地采用紀事本末法。如第九章所載:

      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乃命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生人何辜?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寘此子也?”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招之?!蹦肆㈧`公,焉葬襄公。

      此章完整地記載了晉襄公卒后,因其子靈公高年幼而引起的晉國政局的一番動蕩,后因襄公夫人的抗爭而改變局面,作者著墨不多,而記載完整,事件的起因、發(fā)展、變化、結局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且將晉大夫前后兩次聚謀的主張、晉襄公夫人抱著靈公號哭于晉廷的言詞,都生動記載,因而歷史場景更為逼真,紀事本末的色彩更加濃厚。

      又如,第二十章記載:

      晉景公立十又五年,申公屈巫自晉跖(適)吳,焉始通吳晉之路,二邦為好,以至晉悼公。悼公立十又一年,公會諸侯,以吳王壽夢相見于虢。晉簡公立五年,與吳王闔廬伐楚。闔盧即世,夫秦(差)王即位。晉簡公會諸侯,以與夫秦(差)王相見于黃池。越王勾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為好。

      此章記述春秋末年列國關系產生的重大變化,晉派申公屈巫適吳,晉、吳兩國交好而共謀楚國,吳夫差也北上中原主盟,但又給吳國的宿怨越國以從后方偷襲吳國的機會。此章同樣因作者恰當地采用紀事本末方法,雖然只用了簡略的文字,卻將晉、吳、楚、越四國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局勢的巨大變化記述得清楚明白。

      三是,本篇還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系年》雖然記載時間跨度大,文辭簡潔,但由于作者有自己的史料來源,因而所載有不少地方可以補充前史之闕,或提供新的史料以供研究者參考。如:第一章載,因周厲王實行虐政,被卿士、諸正、萬民流放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宗”。此與《史記·周本紀》所載“召王、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不同,但與《竹書紀年》所記“共伯和”相同。又如,第二章載,周室東遷,幽王之弟余臣被立為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此一記載,為其他先秦典籍及《史記》所無。又如,第三章載:“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蓋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衛(wèi))。周室既卑,平王東遷,止于成周,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墳墓,秦以始大?!彼d較之《史記·秦本紀》中有關秦先人的記述更加詳細。

      《系年》能對周平王東遷的有關史實作重要補充,更受到研究者的特別關注?!瓣P于平王東遷的具體經過,《史記》《國語》等皆語焉不明,古本《竹書紀年》雖然明確指出‘周二王并立’,但并沒有說明平王東遷的具體過程。清華簡《系年》則首次揭示出這個過程的一些情況。如,簡文謂:‘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是以前史載中所沒有的新材料?!薄皟芍苤H,平王的行止路程可以略作推定,即他先從鎬京逃奔西申(鎬京東北驪山一帶),被擁立,然后又居于鎬京附近的‘鄂’地,再被晉文侯從‘鄂’地迎還鎬京,并在鎬京再次被擁立,為以晉、鄭為首的眾諸侯國所認可,重新接續(xù)王統(tǒng)。這段時間有九年之久,即清華簡《系年》所說的‘亡(無)王九年’。”①晁福林:《清華簡〈系年〉與兩周之際史事的重構》,《歷史研究》,2013年第6期。

      還有第十五章關于陳公子徵舒之妻的記載,與《左傳》中所述史實頗有不同,證明兩書各有不同的史料來源。楚莊王時,陳公子徵舒娶妻于鄭,其妻名少孔皿。莊王十五年,陳公子徵舒殺其君靈公,莊王率師圍陳,并派申公屈巫赴秦求師,得師而還。莊王入陳,殺徵舒,莊王取其妻以予申公。但連尹襄老與申公爭,奪得少孔皿。連尹死,其子黑要也又以之為妻?!断的辍返谑逭螺d:“莊王即世,共王即位。黑要也死,司馬子反與申公爭少孔皿,申公曰:‘是余受妻也?!∫詾槠蕖K抉R不順申公。王命申公聘于齊,申公竊載少[孔皿]以行,自齊遂逃跖(適)晉,自晉跖(適)吳,焉始通吳晉之路,教吳人反楚。以至靈王,靈王伐吳……”《左傳》中也記載了這個人物,如今有了新出土的《系年》與《左傳》所載相對比,既能證明《左傳》作為記述春秋時期歷史的真實性,又提供了先秦時期不同史籍各有不同史料來源的例證。此正如學者所言:“春秋時期的夏姬算得上是歷史名人了,讀過《左傳》《列女傳》的人對她都印象深刻。古書中都說她是夏徵舒之母,《左傳》《史記》等言之鑿鑿,陳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都與夏姬相亂,居然拿夏徵舒長相相戲。靈公戲二子說徵舒長得像你們,孔、儀二子說‘也像您’。徵舒受不了此類侮辱才奮起造反,引發(fā)歷史大動蕩。但《系年》卻說夏姬是夏徵舒之妻。這個女人的命運與戰(zhàn)國歷史的變革密切相關,具體是夏徵舒之母還是其妻?這部先秦史書提供了與傳世古書不同的史料來源?!雹倮顚W勤:《一部古史探新知——清華簡〈系年〉的價值及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1月24日。

      《系年》的戰(zhàn)國早期部分也記載了許多重要事件?!叭绲诙徽鲁?楚簡王時)與晉師戰(zhàn)于長城,第二十二章楚聲王時,韓、趙、魏與越王聯合伐齊,越王翳與齊、魯在魯國會盟,魯侯為越王駕車,齊侯參乘。后來晉國魏文侯大敗齊師,韓趙魏與齊盟誓,以及第二十三章楚悼王時晉(魏)師大敗楚師等等情節(jié),都是古史大事,而過去是不夠了解的?!雹?/p>

      總之,楚簡《系年》的出土,從歷史編纂學的視角考察,其主要意義在于:既進一步證明編年體在先秦時期的盛行,又證明了早在中國歷史編纂學的奠基時期就顯示出編纂風格的多樣性。不僅《春秋》《左傳》《竹書紀年》都是編年體,《系年》也基本上是編年體裁,這就進一步證明以時間維度觀察和記載歷史,是人類最早運用的思維模式?!断的辍返闹黧w部分是記載春秋時期歷史,它沒有《左傳》那樣敘述詳細、內容豐富,但卻備載春秋時期的重大事件,而且脈絡清晰,記載簡略。除了以春秋史為主體外前后又兼顧了西周以及戰(zhàn)國初期歷史,體現了歷史的連續(xù)性,這種編纂形式同樣體現出史家的歷史見識?!断的辍放c《春秋事語》相比較,內容遠為豐富,而又不直接發(fā)表議論,作者的鑒戒意識完全寓含于敘事之中。再與出自家族記載的《編年紀》相比較,《系年》不僅記載的年代更加久遠,而且格局也宏大得多。這種歷史敘事的多樣風格又恰恰是中華民族祖先具有發(fā)達的歷史意識的明證。

      三、《編年紀》:由家族撰成而又具備系統(tǒng)性記載的編年史

      竹簡書《編年紀》,1975年末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秦代墓葬出土③。根據整理小組的說明,《編年紀》竹簡共五十三支,竹簡原卷成一卷。內容逐年記載秦昭王元年(前306)至始皇三十年(前217)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過程等大事,同時記載墓主喜的生平及有關事項。簡文的年號,前面是昭王(即昭襄王)、孝文王、莊王(即莊襄王),后面是“今元年”,這是指秦王政(始皇)元年,表明簡文寫作的年代。原簡分上下兩欄書寫,上欄是昭王元年至五十三年,下欄是昭王五十四年至始皇三十年。從字體看,從昭王元年到秦王政十一年的大事,大約是一次寫成的;這一段內關于喜及其家事的記載,和秦王政十二年以后的簡文,字跡較粗,可能是后來續(xù)寫。

      為了讓讀者有直觀的印象,現按照簡書的格式,將昭王元年至二十年的簡文抄錄于下:

      昭王元年

      二年,攻皮氏

      三年

      四年,攻封陵。

      五年,攻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歸。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闕。

      十四年,伊闕。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

      閱讀上面這種近乎規(guī)范化的記事格式,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王室史官的國史記載??墒悄怪鲄s是一位職務不高的吏員,他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1),在秦始皇時期曾任安陸御史、安陸令史、鄢令史,職務均與法律有關,并曾從軍。而《編年紀》起自秦昭王元年,按年記載至昭王五十六年,“后九月(按,秦以十月為歲首,閏月置于歲末,稱后九月,見《漢書·高帝紀》注),昭死”。以后又歷孝文王、莊王,至今上(秦始皇),又逐年記載到墓主喜在世的秦始皇四十年。各年所記均為秦統(tǒng)一六國進程中的大事,堪稱格式嚴整、內容重要。一個縣吏的家族撰寫了一本明顯具有系統(tǒng)性的編年史,這就說明古代華夏民族歷史意識的發(fā)達和歷史記載的講究方法、體例,已深入到這樣的普通家庭之中。而且,從昭王元年到秦始皇十一年,將這七十七年間的大事一次性書寫到竹簡之上,必然需要先作多次的編寫、整理,才能最后奏效。這個家族成員對記載大事如此之執(zhí)著、工作又如此有序地進行,更加證明對編寫史書的重視和擅長,早就成為華夏民族的文化基因。這是首先應當注意的。

      再者,《編年紀》中所載大事,可與《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等篇相對照。專家認為:“根據《史記》所有的材料來看,秦昭王時期對六國所進行的戰(zhàn)爭,幾乎十之八九都已記入《編年紀》,失載者甚少?!毒幠昙o》,的記載雖極簡略,但相當全面?!雹亳R雍:《讀云夢秦簡〈年紀〉書后》,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云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9頁。如,《史記·秦本紀》只載秦昭王“七年,拔新城”(按,新城,楚地,今河南襄城)?!毒幠昙o》則連續(xù)三年記載:“六年,攻新城。七年,新城陷。八年,新城歸?!眳⒄铡妒酚洝匪d,我們得知,秦昭王六年,秦攻新城,歷時一年攻陷。秦韓此時又修好,所以昭王八年將新城歸還韓國。這樣才有《史記·白起列傳》昭王十三年白起“將而擊韓之新城”的記載。有了《編年紀》,我們才得知曉此役曲折的的全過程②。

      復次,《編年紀》從昭王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喜產”開始,相當突出地記載了家族私事,尤其詳載墓主喜本人的一些重要經歷。如,昭王“四十七年,攻長平。十一月,敢產?!闭淹酢拔迨?,后九月,昭死。正月,遫產?!薄敖裨?,喜傅?!薄敖袢辏碥?。八月,喜揄史。”“(今)四年,□軍。十一月,喜□安陸□史。”“今六年,四月,為安陸令史。”以及記載父母卒年和喜“從軍”、參加“南郡備警”的經歷。據此,《編年紀》既載軍國大事,又載家族私事,可視為后世年譜的濫觴。墓主喜當過安陸、鄢的縣吏,責任為“治獄”。“該墓所出秦簡除了《編年紀》之外還有其他九種文書,可以歸納為三類,其一是法律文書,有《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和《封診式》;其二是訓戒官吏的教令,有《語書》和《為吏之道》;其三是卜筮書,有日書甲、乙二種。這些隨葬的文書同秦始皇時代的一個小吏的身份是十分相稱的?!雹?/p>

      據以上所論,出土簡帛文獻所記載的史事可謂琳瑯滿目,《春秋事語》和《戰(zhàn)國縱橫家書》記載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史事,《系年》記載史事始于周武王克商,一直寫到楚悼王的歷史,《編年紀》所載起自秦昭王元年,止于秦始皇三十年。這些在地下沉睡了二千余年的珍貴史料,至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相繼重見天日,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確鑿的史實,這真是學術界的幸事!古史研究專家具有慧眼特識,已分別從政治史、軍事史、人物活動、史實考訂等角度撰文探討。而從歷史編纂學角度看,《春秋事語》《系年》等顯然無比寶貴,將這些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進行互證,就能為推進先秦時期史書體裁、體例特點,歷史敘事的風格,古代華夏民族重視歷史撰述的傳統(tǒng)等領域的研究,提出諸多新的課題。這就亟待史學史、文獻學等學科的學者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譬如,通過探討《春秋事語》等出土文獻歷史敘事的特點,并進而比較它與《左傳》體裁的關系,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先秦史書《春秋》《左傳》,和出土文獻《系年》《編年紀》等都是編年體,《春秋事語》體裁的主要特點也是編年體,這恰恰說明古代先民觀察歷史進程最早和最多采用的是以時間維度為主要視角。然則歷史進程本身是多維度的運動,所以就有記事與記言相兼的《春秋事語》的產生。先秦另一類型史書體裁《尚書》《國語》都以言為主,但是體裁的運用不是絕對的,不同體裁之間并非隔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春秋事語》兼用記事與記言,而以評論史事為主,即為很好的證明?!洞呵锸抡Z》在記載內容和年經事緯的體例上都脫胎于《左傳》,但它又是對《左傳》記事風格的一種發(fā)展。不惟如此,這部《春秋事語》選取材料和評論的標準都是作者認為最具歷史鑒戒意義的史事,而以此獨立編成一部史書,恰恰與《國語》中所載教太子課程之一為“語”互相印證。據此,難道不可以將它視為古代歷史教育最早出現的范本嗎?如果這么認識有道理,那么對《春秋事語》從選材布局、體例安排和評論史事的語言技巧,就很有必要再做深入發(fā)掘和總結了。而《系年》一書在嚴格地按照編年體裁記載史事的同時,卻又能成功地將紀事本末的方法糅合進去,這就為“不同體裁的互相補充是史學發(fā)展的重要規(guī)律”提供了新的例證。而且說明紀事本末作為史家記述歷史的重要方法,它的確是很早就存在于史著之中,而決不能刻板地認為等到南宋袁樞著成《通鑒紀事本末》一書才發(fā)明了這種記事方法。

      出土文獻歷史敘事的成就還啟發(fā)我們從更深的層次體察先秦史學的演進趨勢,以及先秦史學成就與《史記》這部巨著產生的關系?!断的辍繁粚<曳Q為一部完整的、未見記載的先秦編年史,作者能夠做到將始于周武王時期到戰(zhàn)國初年的主要史事前后分明記載下來,對此長達四五百年范圍內的歷史大事有全局性的把握,作者具有這樣難能可貴的貫通眼光,也足以稱之為縱貫上下的歷史意識和“通古今之變”的發(fā)端了!而在春秋戰(zhàn)國列國并立時期,各諸侯國設置有史官(其成果是著成《百國春秋》),一代有史學名家(《左傳》《國語》作者),家族和個人也撰成有史著流傳,而且記載史事具體、可靠,經得起后人的核驗考證,正是在古代先民如此普遍而濃厚的歷史意識的基礎上,到漢武帝時期才有《史記》這樣氣魄宏偉的杰作問世。而且,《系年》《編年紀》兩書詳確記載史事的成就表明,史官的成果能為私家著史者所利用,這也是《史記》這部記載遠古以來中華民族的“通史”著成的必備條件之一。毫無疑問,諸如此類的課題,都能激發(fā)我們更多的靈感,解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將歷史編纂學的研究向前推進!

      猜你喜歡
      史事左傳歷史
      《左傳》“其無晉乎”補證
      江海學刊(2024年1期)2024-03-14 09:09:58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藤縣掛榜嶺和東山的史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8
      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史事考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44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灵武市| 门源| 志丹县| 项城市| 漳平市| 蒙山县| 砀山县| 历史| 武功县| 探索| 博爱县| 平安县| 临邑县| 额尔古纳市| 汉阴县| 平乡县| 墨竹工卡县| 雅江县| 繁昌县| 九龙城区| 科技| 临清市| 怀宁县| 中江县| 沾化县| 惠来县| 刚察县| 南京市| 崇明县| 郁南县| 南安市| 罗江县| 衡南县| 赣州市| 襄垣县| 壤塘县| 无棣县| 临桂县| 图片| 荔波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