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摘 要:古詩詞無論是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還是對中國文化前前后后、遠遠近近的影響,都是現(xiàn)代文無法比擬、不可替代的。小學語文課文中收集的古詩詞,也是結(jié)合了小學生的天性,不但詩句朗朗上口,好讀易背,而且意境優(yōu)美,對于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和學習非常有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策略
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弘揚和傳承它是我們每一個國人的責任和義務,它不但影響著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愛好,還濡養(yǎng)著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所以,本人在此就結(jié)合自己多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研究,從存在問題到改進的策略,談幾點自己的思考,與大家交流、討論,希望能推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
一、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困境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深意
一直以來,大多數(shù)老師認為古詩詞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熟記古詩,能熟練地默寫,也能理解古詩詞的大意。對于古詩詞中其他一些更重要的內(nèi)容,如德育、人文、審美、語言等嚴重忽略,所以使古詩詞的教學干巴巴的,內(nèi)容單一,情感單薄,豐富性蕩然無存,對于從根本上能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的一些東西,老師不是忽略,就是根本沒有挖掘出來。這無法讓學生觸及一首詩的靈魂,也無法讓學生靠近詩人的思想,理解詩人的深情大意,從而也就無法真正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古詩詞的教學意義。
(二)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不夠重視古詩詞的教學
在調(diào)研中我發(fā)現(xiàn),雖我們都知道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支柱和精髓,也是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可是從整體上來說,老師對古詩的重視遠遠不夠。首無,老師把古詩詞只當成語文教材中與其他課文一樣的內(nèi)容,從字、詞、句的認識、講解,到整首詩的解讀如此而已,對于這種詩背后的資料,或者這首詩詞中所蘊藏的文化、精神、情操等,老師根本不會顧及,似乎也沒有精力顧及;其次,學校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也從沒有提出過特意的安排或者強化,比如,古詩詞教學的計劃或者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計劃,學生古詞詩背誦、默寫等級等等,這些大多數(shù)學校都沒有,古詩詞在一些學樣教學計劃里,就是一篇課文,僅此而已。這不但大大削弱了古詩詞的宣傳力度、感染力,還大大降低了古詩詞的教學效率,使古詩詞教學的意義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方法
(一)通過背景了解詩人,促進學生學習
在學習一般課文的過程中,老師有時候會借用背景資料讓學生深入了解課文,激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欲望。古詩詞的學習,更需要老師重視背景資料的運用,帶領學生了解一首詩的寫作背景,才能讓學生深入學習,有興趣學習,達到學習的目的。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如果不了解當時金兵入侵中原,導致詞人和眾多民眾一樣飄泊無定,再加上對丈夫趙明誠棄城逃跑的懦弱的憤慨等等,她才在面對浩浩江水時不由地吟出了這首詩。了解這些背景,再結(jié)合這首詩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學生在學習這首詩時,不但會有更高的興趣,也會有更深的理解。再比如,在學習《長相思》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談談他們了解的納蘭性德,無論是他的詩、他的情、他的人生經(jīng)歷等等,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的意識、自主學習的品質(zhì),還能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其學習《長相思》這首詞的熱情,為保證課堂有效教學奠定基礎。
(二)通過多媒體,進行古詩詞的形象化教學
古詩詞雖然語句優(yōu)美,韻律感強,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好讀易背。但是他們畢竟離我們千年之遠,不要說小學生就是我們成人在閱讀的時候,也有不能完全理解的時候。但是對于剛接觸古詩詞,理解能力又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就更難以理解其中的深意,理解詩句背后的東西,體會和感受他美好的意境了。好的是新課改也好,還是網(wǎng)絡上一些古詩詞也好,都有一些形象的配備和翔實的背景資料、寫作背景、賞析、古詩今譯等等豐富的資料。所以,老師要大膽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搜集、整理相應的古詩詞的資料,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講解和分析,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以及對詩人生平經(jīng)歷的了解等等,這對于學生學習古詩詞,愛上古詩詞,是一種極大的幫助。當然,老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再現(xiàn)古詩詞中描寫的意境,增強學生的想象力,也讓學生更有詩意地學習古詩詞,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總之,古詩詞在我國文化的發(fā)展長河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深入理解和重視古詩詞的傳承和弘揚,不但要內(nèi)容上精心設計,方法也要有所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深入,深刻地學習古詩詞,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的真正意義,促進古詩詞的教學與傳播。
參考文獻:
[1]袁小平.由畫入詩、詩畫結(jié)合,提高古詩教學效率[J].教育科研論壇,2009(10).
[2]張宇.在虛擬的世界中體味真實:論信息技術與小學古詩教學的整合[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