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成
(江蘇省鹽城中學 224000)
21世紀屬于人才競爭的時代,高中物理的理論性逐漸加強,灌輸式教育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導致教學氛圍枯燥無味,那么如何正確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呢?教師可以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途徑等多方面出發(fā),闡述如何提高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就必須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趣味性教學來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與樂中完成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達到物理教學要求的目標.
將高中物理知識引入生活,在生活實踐當中去尋找物理,可以提升學生的物理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高中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性的去觀察生活周圍,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提升教學效率.在課堂上要形成一種互動教學,教師與學生都要高度集中的相互探索學習,相互提出問題并尋求答案,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活躍課堂氛圍.
比如,在教學必修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實驗的基礎上分析v-t圖像,詳細講解圖中斜率的意義,由此定義勻變速運動.而后利用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進一步分析勻變速直線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在這方面,課堂上直觀單一的理論教學方式,學生可能會感到煩躁、無心再學習下去,這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采用畫圖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物,比如在生活中可以研究汽車行駛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生活中的物體上,從中講解教學中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去分析問題,去論證教師課堂上的課程內(nèi)容,二次進行深入學習,不僅便于學生記憶,為學生的學習增添樂趣,同時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現(xiàn)象,牛頓在無意間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這才有了后面的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也是平時通過觀察家里的吊燈的擺動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單擺的等時性.世界上的一切物體都有其物理規(guī)律,這需要學生共同去探索,要想走遍天下,物理一定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尚未探索物理現(xiàn)象,只要學生注意觀察,都去細心的思考分析,得到的這種真理往往比課本上的直白語言更容易了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相對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比如,在教學第三章“力的合成”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各種力的概念,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理解力的合成本質(zhì)等等基本問題.在學習合力和分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將等效替代法加入教學當中,讓學生自己去設計整個實驗的步驟和過程,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并且在實驗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性,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自行操作,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態(tài)度,在交流合作當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教師要善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會運用生活中的物體來輔助物理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領略跨領域的學習奧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tài)度.
語言藝術對于物理學科的教學也是極其的重要,科學、合理地運用語言藝術能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等有效作用.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門不好深入學習的學科,這更需要學生去理解性的學習.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平時需要多向學生廣泛涉獵一些與物理相關的知識,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豐富學生人生的閱歷,將知識的存儲、生活的經(jīng)驗與幽默的語言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舞學生成長與進步.通過高中物理的趣味性教學,將枯燥煩悶的物理理論以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利用和諧的課堂氛圍,引起學生情感和知識的共鳴.
例如,在教學“力的相互作用”這一模塊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用語文中的詩句,來給學生解釋物體由于力的作用而改變的運動形態(tài).同時,在進一步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提出讓學生為所學的物理知識點做出合理的詩句解釋,激發(fā)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想象力,比如當教師講到參照物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來解釋,無論運動中的物體還是靜止的物體都是需要參照物來決定.隨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想象自己去郊游坐在公交車上的時候,如果以外面的樹為參照物,則學生就是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如果以學生作為參照物,則感覺樹是在運動的.這樣邊聯(lián)系邊思考問題,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生活中的物理就是如此的奇妙,這需要學生多多去探索.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上好這門課,還要滿腹經(jīng)綸,以便于課堂上能夠隨時滿足學生的需求,及時為學生解惑,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趣味性教學元素,鼓勵學生快樂學習,輕松收獲,在進行實驗時,鼓勵學生重在參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得出真理的過程.趣味性教學是對教師和學生受益很大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開放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