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莎·黑基拉(Melissa Heikkil)
語言消失時,蘊含其中觀察世界的獨特方式也隨之而逝。許多方言已時日無多。專家估計,目前世界各地使用的6700種語言中,到本世紀末可能消失40%。聯(lián)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本土語言年”,希望更多人關注這一危機。各國也逐漸為解決該問題投入更多資源。
加拿大的目標是2019年10月大選之前通過《土著語言法》。根據(jù)該法案,第一民族(即印第安人——譯者注)、因紐特人和梅蒂人使用的超過65種語言將獲得國家認可和教學資源。從19世紀80年代到1996年,如果土著兒童在公立寄宿制學校里說母語被發(fā)現(xiàn),會遭體罰或電擊?!凹幽么笤ǘ啻罅庀麥缤林Z言,現(xiàn)在我們就花多大力氣振興土著語言?!钡谝幻褡宕髸珖飨謇铩へ惱崭竦抡f。
法律上認可語言是讓土著文化擺脫邊緣化地位的第一步。毛利語是成功案例之一。1987年新西蘭規(guī)定毛利語為官方語言之一,當時只有不到20%的毛利人能流利使用毛利語并被認定為是母語人士。如今毛利語已不再是瀕臨滅絕的語種。
第二步是培養(yǎng)新一代母語人士。技術的作用非常大。流行的語言學習應用程序“多鄰國”(Duolingo)上,最近增加了夏威夷語和納瓦霍語的課程。巴厘語版的維基網(wǎng)站basabali用臉書讓農(nóng)村地區(qū)的該語言使用者了解其宗旨。在線詞典“用薩米語說”可將現(xiàn)代語言翻譯成北歐薩米人的語言。
拯救稀有語言需要人們的支持?,F(xiàn)在巴厘島要求官員每周四必須使用巴厘語。聯(lián)合國“國際本土語言年”將迅速啟動項目拯救數(shù)千種語言。2019年稀有語言的挑戰(zhàn)是,讓更多人聽起來,也開始說起來。
7月,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開始修復倫勃朗的杰作《夜巡》。參觀博物館的游客可以看修復人員現(xiàn)場工作,通過網(wǎng)絡直播也可圍觀歷時多年的修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