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周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武松打虎之前,在路邊一家小酒館里喝了很多酒,我們也知道。
那家酒館沒有名字,但是有招牌,招牌是門口斜挑的一面旗,旗上寫著五個字:“三碗不過崗?!?/p>
現(xiàn)在的酒館,用門上的匾額做招牌,用路邊的燈箱做招牌,可是在唐宋元明諸朝,一般都是用旗幟做招牌。這面旗用竹竿高高挑起,材質(zhì)一般用布,顏色一般是青色。辛棄疾老師說過:“山遠近,路橫斜(讀xia),青旗沽酒有人家?!彼P下的酒館,門口挑的就是青旗。不過也有用白旗的,南宋筆記《容齋續(xù)筆》有云:“今都城與郡縣酒務(wù),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簾于外,以青白布數(shù)幅為之。”青白布數(shù)幅為之,說明有的酒館用青布,有的酒館用白布。白布做旗,現(xiàn)在有投降的意思,宋朝沒有。
既然用旗做招牌,旗上肯定要寫字。寫什么字呢?古裝影視圖省事,凡拍酒館鏡頭,旗上多半只繡一個大大的“酒”字,但這不是真實的古代酒旗。在宋朝,至少在東京汴梁,正規(guī)酒館的旗幟都很長,上面繡著好多字,內(nèi)容要么是酒店名稱,例如“孫羊正店”、“十千腳店”;要么是這家酒店主要售賣的酒水品牌,例如“新法羊羔酒”、“生熟臘酒新釀”等等。
宋朝大酒樓除了有酒旗,也有匾額,例如北宋開封最大的國營酒店樊樓的匾額就是“樊樓”,南宋杭州最大的民營酒店三元樓的匾額就是“三元樓”。宋末元初筆記《夢粱錄》第十卷與《武林舊事》第六卷羅列了臨安城里三十多家大酒樓,正門上都有匾額,例如“太和樓”、“中和樓”、“太平樓”、“豐樂樓”、“和樂樓”、“和豐樓”、“春融樓”、“先得樓”……
南宋筆記《容齋續(xù)筆》上還記載:“微者隨其高卑小大,村店或掛瓶瓢,標(biāo)帚桿?!贝缶茦翘舸笃?,小酒館挑小旗,至于那些窮鄉(xiāng)僻壤的雞毛小店,連旗都沒有,只在門口懸掛一只瓶子、一個瓢,或者斜插一把掃帚。瓶子是盛酒的,瓢是舀酒的。宋朝官營酒坊的酒水上市,普遍用瓶子分裝,這種瓶子大肚小口,脖子細長,造型優(yōu)美,用瓷器燒造,清代瓷器收藏家不明底細,給這種造型的酒瓶取名為“梅瓶”。酒館門口用酒瓶和酒瓢做標(biāo)志,那是理所當(dāng)然,可是干嘛要斜插一把掃帚呢?因為鄉(xiāng)野小店本小利薄,多半售賣私自釀造的土酒,酒體渾濁,還漂浮著沒有完全分解的米粒,唐朝詩人美其名曰“綠蟻”,宋朝詩人惡趣味,把這些漂浮的米粒叫做“浮蛆”。綠蟻也好,浮蛆也好,喝的時候總要濾掉。將酒缸里的土酒舀進酒壺,簡單過濾,再倒進客人的酒杯里,這個過程叫做“篩酒”。怎么篩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酒壺上面放一把用竹枝捆扎的掃帚,隔著竹枝往壺里舀酒,“浮蛆”就被“篩”出來了。讀者諸君聽了可能不信,可能還會覺得有些惡心。其實新扎的掃帚并不臟,記得我小時候,我們豫東老家收割小麥,天氣炎熱,農(nóng)民焦渴,都是從掃帚上捋竹葉,放到大鍋里煮一煮,用煮過的竹葉水解渴消暑。我祖父年輕時給人拉太平車(四個木輪的大車,轉(zhuǎn)向時需要用木楔去撬車輪,非常笨重),從老家去縣城拉煤,總共六十里路程,中途要歇兩回腳,喝一頓酒。他說他們喝酒的小館就在官道旁邊,門口的標(biāo)志就是一只笊籬和一把掃帚,笊籬表示有菜,掃帚表示有酒。
宋朝實行酒水專賣政策,正規(guī)酒坊均為官營,正規(guī)酒館里賣的也都是官酒。民營飯店想賣酒,可以去官營酒坊批發(fā),也可以通過大酒樓分銷,甚至還可以從官府手中高價買曲,然后自己來釀,賣不完的也可以分銷給其他飯店。有分銷權(quán)的酒店叫做“正店”,從正店那里買酒的酒店叫做“腳店”,正店和腳店之間并沒有隸屬關(guān)系,只是一級經(jīng)銷商和二級經(jīng)銷商的關(guān)系。
單看法律條文,宋朝的酒水專賣非常嚴(yán)格,售賣私酒會被判處徒刑,還要罰沒家產(chǎn),分一半給舉報人。但官府實際執(zhí)行起來往往會網(wǎng)開一面,對鄉(xiāng)野小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第一,賣私酒的小酒館太多,禁不勝禁,管不勝管;第二,宋朝統(tǒng)治者相對有人味兒,除非碰到宋徽宗那種混蛋皇帝,否則不會把老百姓逼到絕路,農(nóng)民婚喪用酒,路邊小店賣酒,基本上是可以自釀的,只要別太招眼就行。
《水滸傳》中武松在路邊那家小酒館消費,喝的就是私釀。因為店家跟他明確說過:“我家的酒雖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贝謇锏木疲?dāng)然是私釀。陸游當(dāng)年寫《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蹦欠N農(nóng)家臘酒自然也是私釀。私釀不合法,但是便宜,如果去都市里的大酒樓喝官酒,那就太貴了。
南宋筆記《都城紀(jì)勝》有云:“大抵店肆飲酒,在人出著如何,只知食次,謂之下湯水,其錢少止百錢。五千者謂之小分下酒?!痹谂R安城中飯店里消費,如果只點餐不喝酒,最少一百文就夠了。如果叫些小菜,點些酒水,少說也要花上五千文?!吧⒕频曛^零賣,百單四、七十七、五十二、三十八,并折賣外坊酒……卻不甚尊貴,非高人所往。”(《都城紀(jì)勝》)升斗小民去低檔小酒館喝酒,有酒無菜,標(biāo)價低廉,有一百零四文一碗的,有七十七文一碗的,有五十二文一碗的,有三十八文一碗的。
這種小酒館雖說低檔,畢竟在都市之中,酒錢里肯定包含昂貴的房租。像武松在鄉(xiāng)野地面的小酒館喝酒,花錢應(yīng)該會更少一些。
編輯/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