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縣第一高級(jí)中學(xué) 李 寬
1.在 R t△ABC中4,BC=3。將△ABC繞BC所在的直線旋轉(zhuǎn)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的體積為( )。
A.60 π B.36 π C.20 π D.16 π
2.三棱柱ABC-A'B'C'的所有棱長(zhǎng)都等于2,并且AA'⊥平面ABC,M是側(cè)棱BB'的中點(diǎn),則直線MC'與A'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3.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3,點(diǎn)M在棱AA1上,則四棱錐M-BCC1B1的體積為( )。
4.如圖1,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N,O,P,R,S分別為棱AB,BC,CC1,C1D1,D1A1,A1A的中點(diǎn),則六邊形MNOPRS在正方體各個(gè)面上的投影可能為( )。
圖1
圖2
5.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2,母線為3,則該圓錐的側(cè)面積為( )。
A.6 π B.16 π C.12 π D.4 π
6.平面α的法向量u=(2,-2,2),平面β的法向量v=(1,2,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α,β平 行 B.α,β垂 直
C.α,β重 合 D.α,β不 垂 直
7.軸截面為正方形的圓柱的外接球的體積與該圓柱的體積的比值為( )。
8.設(shè)m,n是不同的直線,α,β是不同的平面,且m,n?α,則“α∥β”是“m∥β且n∥β”的( )。
A.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不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9.如圖3,在四面體OABC中,M,N分別是OA,OB的中點(diǎn),則( )。
圖3
10.《九章算術(shù)》中,將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稱之為“塹堵”。如圖4所示,網(wǎng)格中的每個(gè)小正方形的邊長(zhǎng)為1,已知圖為某“塹堵”的三視圖,則該“塹堵”的體積為( )。
A.1 B.2 C.6 D.8
圖4
圖5
11.如圖5,在矩形ABCD中,AB=2AD,E為邊AB的中點(diǎn),將△ADE沿直線DE翻折成△A1DE。若M為線段A1C的中點(diǎn),則在△ADE翻折過程中,有下列結(jié)論:①總存在某個(gè)位置,使CE⊥平面A1DE;②總有BM∥平面A1DE;③存在某個(gè)位置,使DE⊥A1C。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菱形,∠BAD=60°,Q為AD的中點(diǎn),點(diǎn)M在線段PC上,PM=t PC,PA∥平面MQB,則實(shí)數(shù)t的值為( )。
13.已知正四棱錐的側(cè)面積為4,底面邊長(zhǎng)為2,則該正四棱錐的高的長(zhǎng)度為____。
14.在三棱錐S-ABC中,SA=BC=,SB=AC=5,SC=AB=,則三棱錐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15.如圖6,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底面ABC,∠ACB=90°,CA=CB=CC1,D是CC1的中點(diǎn),則直線AC1與BD所成角的余弦值為____。
圖6
16.三棱錐S-ABC的頂點(diǎn)S在平面ABC內(nèi)的射影為P,給出下列條件:①SA=SB=SC;②SA,SB,SC兩兩垂直;③∠ABC=90°,SC⊥AB;④SC⊥AB,SA⊥BC。一定可以判斷P為△ABC的垂心的有____。
17.如圖7,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的邊長(zhǎng)AB=1,側(cè)棱長(zhǎng)為P是A1B1的中點(diǎn),E,F,G分別是AC,BC,PC的中點(diǎn)。
圖7
(1)求FG與BB1所成角的大小;
(2)求證:平面EFG∥平面ABB1A1。
18.如圖8,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G分別是棱BC,A1B1,B1C1的中點(diǎn)。
圖8
(1)求異面直線EF與DG所成角的余弦值;
(2)設(shè)二面角A-BD-G的大小為θ,求|cosθ|的值。
19.如圖9,在四棱錐P-ABCD中,∠BAD=30°。
圖9
(1)證明:AD⊥PB;
(2)若PD=AD,BC=CD,∠BCD=60°,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0.如圖10,正方形ABCD的邊長(zhǎng)為4,E,F分別為BA,BC的中點(diǎn),如圖11,將△ADE,△DCF分別沿DE,DF折起,使A,C兩點(diǎn)重合于點(diǎn)A',連接A'B。
圖10
圖11
(1)求證:EF⊥平面A'BD;
(2)求A'D與平面BEDF所成角的正弦值。
21.如圖12,在多面體ABCDEF中,四邊形ABCD為等腰梯形,BC∥AD,已知AC⊥EC,AB=AF=BC=2,AD=DE=4,四邊形ADEF為直角梯形,AF∥DE,∠DAF=90°。
圖12
(1)證明:AC⊥平面CDE,平面ABCD⊥平面ADEF;
(2)求三棱錐E-ABF的體積。
22.如圖13,三棱柱ABC-A1B1C1的側(cè)棱垂直于底面,∠BAC=90°,AB=AC=AA1=1,E,F分別是棱C1C,BC的中點(diǎn)。
圖13
(1)求證:B1F⊥平面AEF;
(2)求二面角F-B1E-A的大小;
(3)求點(diǎn)F到平面EAB1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