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然
叔本華說:“世界在音樂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現(xiàn)和表達。它是各種藝術當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藝術,能夠成為音樂那樣,則是一切藝術的目的?!比绻枰魳穪頊贤ǎ敲慈伺c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內(nèi)心之間都了無阻礙,飛翔的音符可以抵達每一只愿意聆聽的耳朵。音樂還可以超越地球,向宇宙發(fā)出星際的誠摯邀約,不知何時,外星的同類就會循著這條音樂通道,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搜羅自己的舞臺經(jīng)歷,實在寒酸。一次是大學一年級演出,我推辭不掉做了領唱,記得里面有一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我獲評“最佳領唱”;參加工作后,為了活躍氣氛,單位竟建了個“企鵝演唱組”,我忝列其中。我不識譜,歌兒都是硬學、笨學的。幼時家境清貧,兄弟幾個對著一臺舊錄音機做好分工,你記歌詞一三五句,我記二四六句的情景清晰如昨。我聽不懂交響樂,但坐在臺下那一刻,靈魂澄澈,身心坦蕩,常常禁不住悠然憶往……
我們的人生大都貫穿著一條音樂線索。一些歌唱家、名歌名曲,成為我們成長的腳印和段落,同齡人可以通過這些進行身世相認?!鞍⒚谞?,沖!”對這句臺詞能脫口而出的,能情感強烈響應的,一定看過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一定牢記著那首蕩氣回腸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吧降させㄩ_花又落,一年又一年”,《信天游》這句每回令寫者、歌者、聽者動容。有人說山丹丹每長一歲,就多開一朵花兒。這未必是真的,但歌中歲月不居、華年易逝的憂戚卻是真的。
認識一位詞作者,四十幾年筆耕不輟。他的歌兒得過大獎,上過權威舞臺,可后來他突然醉心于為街道、學校、醫(yī)院、社區(qū)寫歌。別人驚詫時,他說:“它們可能只是全國的萬分之一、千分之一,卻是自己的百分之百,它們可以擁有一首專門的、只唱給自己的歌兒,我正好能夠幫上這個忙兒。”蘇軾《前赤壁賦》云:“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皓月當空,山河安靜。你是大自然的赤子,無需選擇,這時能夠最好表達自己的,必定是歌唱。歌唱,是一個人一生的權利,一世的清福,永遠的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