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堅
韓熙載,字叔言,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五代南唐末年登進士第,后逃往南方避亂,曾任南唐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等官。由于當時江南戰(zhàn)爭較少,有比較優(yōu)越的自然與生產條件,官僚士大夫的生活奢侈糜爛,大多蓄有歌伎(或稱家姬、樂伎)。韓熙載尤為豪奢放蕩,先后蓄妻妾四十多人,朝廷給他的薪俸,都被妻妾分走,最后反弄得自己難以應付。他窮極無聊,有時便故意身穿破衣,撐著根拐杖,背著一簍,扮成乞丐的模樣,到各處已獨立門戶的妻妾家求食,不以為恥辱難堪,反是以此為樂。
據《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國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國勢衰弱,北方強大的后周對南唐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后主李煜對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們存有二心。故李煜倚重韓熙載,想用他為相,又不放心。一天,有人向后主李煜報告,韓熙載生活“荒縱”,家里常常云集賓客,時時飲宴,常常酣歌達旦,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員要去北方籍大臣韓熙載家聚會。后主李煜心存疑惑,為了了解真實情況,于是派畫院顧閎中和周文矩深夜?jié)撊腠n宅,窺看其夜宴的情景?;厝ズ?,顧閎中和周文矩根據自己的目識心記,各自繪制了一幅《韓熙載夜宴圖》送給后主李煜。李煜看了畫以后,對韓熙載的戒心減少了許多。
《韓熙載夜宴圖》原兩幅,元代時周畫和顧畫均在,后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傳,今天我們見到的是顧閎中的作品。
韓熙載在夜宴上最愛吃啥佳肴?據《清異錄》記載:“江南紫微郎熙載,酷好鰻鱺。庖人私語曰:‘韓中書一命二鰻鱺。”這是說,擔任宮廷中書侍郎的韓熙載,極為喜食鰻鱺,廚師背后嘀咕說:“韓中書以生命為第一,以鰻鱺為第二?!敝劣陧n熙載如何吃法,史書中卻無記載。按照古代一般習慣,都用五味燒煮,或者清蒸,食用較佳。因為鰻鱺屬河魚,其肉細嫩,無腥味,清蒸最能品嘗其鮮美的滋味。大者亦可以作風鰻食用,其味亦佳。
鰻魚歷來被視為人體調理神品,《掌中妙藥》《太平圣惠方》《本草綱目》等幾乎所有古代權威藥典均有記載鰻魚神奇的食療功效:補虛、暖腸、祛風、解毒、養(yǎng)顏、愈風;療濕腳氣,腰腎間濕風痹,治惡瘡,治傳尸疰氣勞損,暖腰膝,起陽;治小兒疳勞,婦人帶下。我國古書上說鰻魚能“壓諸草石藥毒,不能為害”。古代對瘡腫及皮膚病有許多食忌,唯有鰻魚,卻說“宜長服之”,難怪韓熙載每餐必食之。
韓熙載晚餐活動本身對歷史并無影響,但這是現在能看到的古代唯一一次宴會場景,因這次宴會而留下的繪畫作品《韓熙載夜宴圖》,表現技法堪稱精湛嫻熟,用筆挺拔勁秀,線條流轉自如,色墨相映,神采動人,栩栩如生。與此同時,也使后人了解了那個時代的美食的特征和細節(jié),故在中國美術史上有重大影響。
《韓熙載夜宴圖》乃國畫之粹,一向藏于宮廷,為歷代帝王藏品。清朝雍正年間,此畫屬于當時的權臣年羹堯所有,所以圖上留下了年氏的收藏印。不過,他們之間的緣分十分短暫,這位和皇帝稱兄道弟的年羹堯,雖然曾經顯赫一時,不可一世,但終究只是個奴才,皇帝一不高興就抄了他的家,《韓熙載夜宴圖》也被沒收了。有書畫收藏癖好的乾隆皇帝對此畫也十分傾心,他的親筆題簽和“太上皇帝”印文至今仍留在畫上。后來,此畫一直被珍藏于清官之內,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過了一百多年的“皇家生活”。末代皇帝溥儀將此畫帶至東北長春偽滿宮中,不久,《韓熙載夜宴圖》即流于宮外。
20世紀30年代初,張大千打算在北京定居,其間正巧有一家清王府房屋出售,他看了很是滿意,便與房主談妥價錢,交付了定金。就在此時,張大千從古玩商那里得知一驚人消息,《韓熙載夜宴圖》已被北京玉池山房收購!
張大千立刻決定買下此畫。馬掌柜開價五百兩黃金,張大千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張大千決定暫緩買房,先買下《韓熙載夜宴圖》再說。他感慨而言:“房子以后還有,而此圖一縱即失,永不再返?!?/p>
1951年,張大千卻在香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出售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五代南唐董源的《瀟湘圖》和元代方從義的《武夷山放棹圖》三幅名畫。而且他沒有賣給外國人,也不在香港古字畫市場上拍賣,而是以低價格轉讓給了一位朋友。他開的價要遠低于香港市場一般古字畫的價格,如《韓熙載夜宴圖》只開價二萬美金。張大千這一舉動使很多人震驚而迷惑?!俄n熙載夜宴圖》是張大千1933年以高價五百兩黃金買下的,也是張大千所有藏畫中最心愛的,怎么舍得低價割愛呢?
這個謎,直到張大千逝世后才被披露出來。原來,張大千是怕自己寓居海外,萬一國寶流失將成千古罪人,于是決定將畫留在大陸。他采取了一個特殊方式,先以最低價轉讓給一位朋友,再讓這位朋友轉讓給大陸。不久,在周恩來指示下,時任國家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局長的鄭振鐸趕赴香港,從張大千朋友手中以原價購回了這三幅國寶。
《韓熙載夜宴圖》經歷了幾朝幾代的更替,走過了一條坎坷的路途。它經過千年的輾轉,如今依然完好無缺,堪稱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