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
“我不能吃面食,一吃血糖就會飆升!”67歲的張先生和鄰居聊天時透露了自己的“小秘密”。“真的,一點都不騙你?!笨粗従影胄虐胍傻难酃猓瑥埾壬毤毜纴恚骸耙驗轶w檢發(fā)現(xiàn)血糖有點高,所以我就買了個血糖儀將每天的血糖都記錄下來,包括每頓吃什么飯也記下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要我吃面條或面包,血糖就會飆到15毫摩爾/升左右,但如果吃麥片、南瓜、番薯等,血糖就只有5-6毫摩爾/升。現(xiàn)在我也沒有吃藥,就是不吃面食了,血糖就控制住了?!?/p>
張先生的做法一點也不值得推薦。這么做雖然可以控制血糖,但長此以往會導(dǎo)致營養(yǎng)不均衡,對身體健康不利。人類需要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5%~60%,尤為重要。
食用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因消化吸收率和引起的血糖反應(yīng)不同,而導(dǎo)致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不同。血糖生成指數(shù)(GI)高的食物(如饅頭、面條等)進入胃腸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入血快、引起的血糖峰值高;GI低的食物則相反。但是Gl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食物中糖的類型,如葡萄糖和呆糖(含呆糖多的GI偏低):糖的構(gòu)成,如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比例(直鏈淀粉含量高時GI偏低);食物的物理性狀和烹調(diào)方式,如淀粉的糊化程度、食物的化學(xué)成分;食物中的物質(zhì)含量,如膳食纖維、脂肪、蛋白質(zhì)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降低胃的排空能力,減少淀粉膠化,通常GI較低)。雖然面食GI偏高,我們可以掌握一些技巧來減少血糖升高。
1.吃飯講順序:先喝湯,再吃菜,然后吃主食。早餐一般先喝牛奶或先吃雞蛋,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質(zhì),從而降低胃排空及小腸中食物的消化率,以免胰島素分泌過多,防止午餐前低血糖的發(fā)生。
2.注意粗細搭配:粗面包、蕎麥面條、雜糧饅頭、燕麥米飯、水餃、包子等含纖維素較多,可以多吃;吃饅頭和大米飯時最好和蔬菜、肉類等一起搭配。
3.避免長時間加工的谷類食物:在加工過程中,淀粉顆粒在水和熱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脹,有的甚至破裂并分解,變得很容易消化;食物顆粒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數(shù)也越高,故食物不宜太精細。如果吃面條,最好選擇湯面,稍微煮硬一點,消化就會慢一些。盡量少吃稀飯、面糊、糯米飯和太爛的面條。
4.細嚼慢咽:胃腸道將食物消化成血糖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進食緩慢,胃腸道消化的過程也會隨之減慢,從而降低血糖轉(zhuǎn)化的速度,在短時間內(nèi)減小對血糖值的影響。此外,細嚼慢咽可以使食物刺激消化道產(chǎn)生腸道降糖激素的作用加強。
5.多吃膳食纖維:芹菜、竹筍、木耳等均富含天然膳食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