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紅
【摘? 要】 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童年精神的儲備。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從而親近文學,可以從保障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氛圍;保障課外閱讀時間;堅持課外閱讀課內(nèi)指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幾方面入手。指導孩子讀好課外書,好讀課外書,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學好各門功課打下基礎,為孩子打下了精神的底色。
【關鍵詞】 環(huán)境氛圍;時間;指導交流
課外閱讀開展以后,我們的課堂有趣了許多,生動了許多,話題也多了許多。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童年精神的儲備。“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大量閱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班級的課外閱讀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開展著,課外閱讀過程中,如何讓學生能夠“喜歡讀”“主動讀”,讓課外閱讀鮮活起來,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保障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氛圍
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為了發(fā)揮學校的優(yōu)勢,保障班級里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教師可以提醒孩子每天在書包里裝一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可以根據(jù)時間隨時翻閱,時間一長也就成了一種習慣。班級的圖書角上可針對孩子年齡特點從學校圖書館借來幾百本經(jīng)典書籍,可以借閱,有專門的圖書角管理員負責管理借閱,并會定期進行更換。學校的圖書館也是開放的,可以隨時借閱。
二、保障課外閱讀時間
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有保障,這也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前提,達到閱讀效果的保障。我校每個班每個星期三節(jié)課外閱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一節(jié)課去圖書館看書,一節(jié)課在班級里進行課外閱讀,另一節(jié)課在班級進行課外閱讀交流會。校內(nèi)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家中的課外閱讀我們要聯(lián)合家長將家里的課外閱讀開展起來。引導家長給孩子制定閱讀計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閱讀時間段,保障每天的閱讀時間,低年級每天至少有效閱讀半小時,中高年級至少每天有效閱讀一個小時,從而保證了閱讀量也保障了閱讀效果。教師可以不定期進行家訪,走進家庭,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閱讀情況以及動態(tài),及時糾正,并給予指導,提出要求,并進行跟蹤隨訪。在校時也可以詢問孩子在家閱讀情況,同時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半日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相互交流孩子在家閱讀情況,取長補短,一起將校內(nèi)校外的課外閱讀開展好。
三、堅持課外閱讀課內(nèi)指導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有思考地閱讀才是有深度地閱讀。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摘錄、批注,感知文章內(nèi)容,感受文中的語句,感悟文章內(nèi)涵。閱讀時,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標記,有感受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想,感興趣的地方可以多讀上幾遍,同時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詞句,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謀篇布局的策略。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
1. 恰如其分地評價使孩子愿讀
交流最近一周的閱讀情況,發(fā)現(xiàn)孩子閱讀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業(yè)量大,導致沒有時間閱讀;閱讀太投入,導致睡覺時間晚,被父母批評……“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時教師的評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盡可能多地運用表揚“武器”,做到“好話多說,壞話好說,”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維持一個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發(fā)揮班集體的作用,生生之間互評,發(fā)現(xiàn)同學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適時引導。
2. 聲情并茂地朗讀使孩子樂讀
朗讀是情感的表達,朗讀能促進閱讀。交流你最喜歡的書,交流書中你最喜歡的語句和段落,帶著感情將你喜歡的地方聲情并茂地朗讀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地方?老師可以引導是寫法上還是遣詞造句上還是……老師肯定他選擇的語句,大屏幕投影,全班來讀一讀這一部分內(nèi)容,在讀的基礎上達到了“思——說——評——導”的良性循環(huán),體會帶來的樂趣,讓孩子更樂意去讀、去分享讀的內(nèi)容與感受。同時達到交流推薦書目的目的。
3. 熱情高漲地討論會使孩子善讀
課外閱讀有時開展班內(nèi)生生共讀同一本書或師生共讀一本書,一周讀完,把自己的想法都隨文寫下來。一周后就這本書開展交流討論會。記得那次交流《窗邊的小豆豆》,大家對小豆豆之前在學校的做法褒貶不一,對泰明的死傷心不已,對運動會的獎品充滿期待……讓學生了解書中內(nèi)容的同時也認識到每一本書中的文字都是有聲音的,有圖像的,都是有溫度的,從而體會閱讀的快樂。
4. 制作手抄報、寫讀后感等使學生想讀
暑假有兩個月時間,學生的閱讀量而不僅僅在于一兩本書,為了讓暑假課外閱讀能有效進行,在放假前布置以“親近文學”為主題制作手抄報、寫讀后感活動。開學后,用半天時間交流,如果讀同一本書,分類交流,同學們滔滔不絕,要結束了還意猶未盡。隨后將手抄報和讀后感貼在教室的圖書角旁,同學們閱讀后可以寫下自己意見和想法,讓交流向縱深發(fā)展。同時也起到了推薦書目的作用,一些孩子讀了讀后感,看了手抄報,會迫不及待地想讀那本書了,形成一種閱讀期待。
指導孩子讀好課外書,好讀課外書,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學好各門功課打下了基礎,為孩子打下了精神的底色,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在海. 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養(yǎng)成[J]. 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18(4).
[2] 唐隆平. 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 語文課內(nèi)外,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