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俊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能再出現(xiàn)只面向部分優(yōu)秀學生的情況,所以這就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堅持因材施教原則.要針對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智力情況、接受能力等來設計教學,在這樣有的放矢的教學過程中,相信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會具有積極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學習能力,真正促使全班學生獲得共同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因材施教;原則
以往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總是采用大班授課模式,雖然教學生的是同一位教師,但是考試時總能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較大,是困擾教師教學的難點所在.究其原因,這和教師的教學手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無趣有直接的關系,由于學生吃的是“大鍋飯”,所以學習中會遇到較多疑惑性問題,但由于膽小不敢質疑,加上教師不能及時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教學,使得學生的疑惑點越來越多,再加上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意識薄弱,導致學生間的學習差距越拉越大,不益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筆者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的研究至關重要.
一、摸清學情,合理分組
較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總會過于關心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所以會“埋頭苦干”,不去過問班級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比如,學優(yōu)生是否真正地吃飽了,學困生是否真正地消化了.因此,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xiàn)因材施教,就需要摸清楚學生的學習基礎、智商情況及學習態(tài)度.具體而言就是哪些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反應慢;哪些學生的學習總處于一知半解狀態(tài);哪些學生容易自暴自棄,上課喜歡做各種小動作;等等.這樣教師才能針對學生的學習實情來教學,才能明確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及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潛力等科學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在教學中選擇適合各層次學生發(fā)展的學習內容及方式,實施針對性的教學.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可以使用智力測驗分數和學業(yè)成績分成幾個水平相近的小組,以便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水平的小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恰當的教學.通過分類建組給學生貼標簽的形式,能使教師在教學中選擇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及方法.普遍而言,在實施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成績與能力劃分為三個層次,即A組、B組和C組.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此三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備課、教學與指導.
二、有的放矢,采取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對教師而言,面對全班的學生,想要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掌握有效的知識與能力,是非常難的一項工作.為了有效提升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就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有效的備課.此備課關乎著A組、B組和C組三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可以選擇從B組學生的學習實情來著手進行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措施.實際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時,切不可選擇難度大、坡度較陡的知識內容,以便于各組學生都能夠理解基礎知識.比如,在學習概念知識時,其學習基準點在B組學生身上,所以需要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給B、C兩組學生透徹理解的空間,讓全班學生都與教師的教學步伐相一致.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具有發(fā)展性意義的數學問題,既能給予A組學生吃飽的機會,又能夠良好地啟發(fā)B、C組的學生.當然實際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在合適的時機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肯定、表揚與引導,讓他們始終保持學習、思考及發(fā)展的積極性.
三、分層布置作業(yè),提供發(fā)展機會
以往統(tǒng)一的布置作業(yè)方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產生了不滿,所以因材施教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采取分層布置作業(yè)的方式.如A組學生,可以布置基礎性及拓展性的作業(yè);B組需要布置基礎性的作業(yè)及難度稍大的作業(yè);C組學生需要多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作業(yè).批改各層次學生的作業(yè)時,需要以鼓勵引導為主,批評為輔,激發(fā)學生學習及練習興趣.
四、堅持科學分層評價策略
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除了備課、講課、做作業(yè)分層外,還需要進行分層的評價,這是至關重要的,是確保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前提.實際分層評價過程中,既要評價每個組取得的成就,還需要對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合理評價.對A組學生的評價需要在贊美的同時,提醒他們切不可驕傲,仍需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就;對B組的學生,需要在肯定他們的同時,讓他們養(yǎng)成每次檢測都制訂一個小目標的習慣,相信學期結束后會取得明顯進步;對C組學生,需要以肯定與表揚為主,即使他們學習中存在較多錯誤,但也不能直接批評,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找出錯誤的根源并糾正,然后要對他們進行注意事項的囑咐.
五、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因材施教策略十分必要,能給每名學生不斷感受學習的快樂及成功的機會,是確保全班學生共同提高及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需要對因材施教教學理念、途徑進行研究與合理運用,為數學教育事業(yè)的順利推進提供積極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麗坤.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因材施教[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6):111-112.
[2]蔣衛(wèi)梅.小學數學教育要尊重個性,因材施教[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