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蓮
摘 要:小學語文中填充趣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當長時間的讓學生感到語文是有趣的,這就需要教師費一番功夫,學生喜歡什么,教師要多了解,從學生的視角去分析問題,展開對語文的解說。小學生對學習一開始抱有濃厚的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容易感到枯燥,語文若是一直利用單一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的熱情提不起來,他們對語文的認知能力也就停滯不前。教師應運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拓展語文的知識體系,營造出輕松的氛圍構(gòu)建語文的虛擬情境,學生步入語文的趣味世界中,主動的摸索語文的真知灼見,感悟語文的生動妙趣。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小學語文 運用
趣味性教學應順應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構(gòu)建語文的認知模型,通俗易懂的闡述語文的知識內(nèi)容,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呈遞出來,便于學生的自己領悟,學生在語文的互動中,闡述了獨到的見解,得到了教師的鼓勵與學生的認可,他們在內(nèi)心形成一種化解問題的滿足,興趣感也就逐步提高。教師應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求知特點,他們的好奇心強烈,自主意識淺薄,對動態(tài)場景、故事懸疑具有天生的探索欲望,教師將這些都充分的利用起來,整合語文的教學體系,創(chuàng)建出豐富性、活力性的語文空間,學生的興趣更濃,可有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生成。
一、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加趣味性
多媒體能夠直觀的導入圖文信息,是新時期語文趣味環(huán)境構(gòu)建的法門,教師應與時俱進,掌握更多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課件的制作,課后的小視頻傳輸,公眾號信息的語文知識歸納、幻燈片的圖片猜測式放映、繪圖軟件的現(xiàn)場趣味描繪等,將語文的文字以靈動的模式展現(xiàn),學生在多媒體的引導下,獲得語文的熏陶,審美享受中,對語文的理解潛移默化的深入。教師應多結(jié)合學生的喜好去搜尋素材,保障讓學生第一眼看到多媒體中的視頻時,就能夠被充分的吸引,也保障學生會不由自主的互動表達觀點,只有如此,才能夠在趣味的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語言與畫面、視覺和聽覺、感知和理解融為一體,創(chuàng)設出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的空間和環(huán)境。如學習《九寨溝》時,我按課文順序播放九寨溝錄像的精彩剪輯,學生欣賞了幕幕優(yōu)雅美麗的自然景致之后,在看、聽、想中仔細體味“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的優(yōu)美境界,從而激起一股熱愛之情、自豪之情、贊美之情,學生在趣味盎然、情緒興奮的狀態(tài)下,學生對課文學習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巧設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睂τ谛W語文教師而言,良好的課堂開端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其一整節(jié)課都能處于高亢的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但由于教師平時都習慣了白開水似的教學方式,突然要采用趣味性教學法進行教學,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捉襟見肘。為保證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可以先從導入開始進行趣味性教學,利用小游戲、小問題或者猜謎語的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其能盡快融入到教學當中來,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如學習到《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這篇課文時,教師在開始上課之前,可先提出幾個問題,如“字典里面除了字還有什么?”“字典公公家里為什么會發(fā)生爭吵?”等等,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并開始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尋找相關的答案。閱讀過后,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字典公公家里之所以會發(fā)生爭吵,主要是因為每個標點符號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此時,教師可在此詢問學生:“你們覺得哪個標點符號最有道理?”學生便會各抒己見,就文章的內(nèi)容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得課堂教學進入空前活躍的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講小故事提高學習熱情
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具有極大的魅力與吸引力,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將故事穿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一直保持認真聽課的狀態(tài),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但由于故事容易劍走偏鋒,從而使得教學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情況,為此,教師應謹慎選擇故事,也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自己設計故事,從而使得故事與教學內(nèi)容能夠合二為一,以加深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如學習到《蜜蜂引路》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可能不理解文章所講的內(nèi)容,或者對文章內(nèi)容沒有興趣,教師可先給學生們講一個臨場編小故事“一個晴朗的上午,光頭強想去拜訪在山里養(yǎng)蜂的朋友,但由于他不知道路怎么走,地圖也看不懂。這時候,他看到在陽光下采花粉的蜜蜂,心里頓時有了主意,跟著蜜蜂走就一定能找到朋友家。果不其然,跟著蜜蜂翻越了幾個山嶺后,光頭強果然找到了朋友家。”學生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這時候,教師告知學生:“其實我講的這個故事與課本的故事差不多,我們可以看看課本的故事是怎么講的。”由此,學生便會認真學習這篇課文。
四、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拓展學習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拓展學習,針對所學的語文文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簡介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況,通過拓展后續(xù)事件,加深學生對文章的了解與記憶。在學習到小學古詩詞時,教師可以講解詩人的其他作品并引領學生分析詩人是在何種心情下寫下這首古詩詞的,表達了內(nèi)心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拓展性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趣味性,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批判性思維進行學習,例如《歸園田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這種悠閑自得與世脫俗的思想感情是否有價值?有的同學會認為“這是逃避社會,逃避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這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通過不同的答案,引領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推行素質(zhì)教育,實踐教學氛圍更加輕松,也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引領趣味性教學,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知識是那樣的豐富多彩,通過創(chuàng)新古板,單一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上的互動,探究縮近師生間的交流距離,有助于構(gòu)建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趣味化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曾盈.試論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趣味閱讀教學[J].作文成功(旬),2016,18(01):67.
[2]鄭德萍.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6(52):441.
[3]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0):111-112.
[4]施春亞.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