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饞
孛兒只斤·忽必烈一生征戰(zhàn),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元朝,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位中華歷史上能征善戰(zhàn)的蒙古族君主,還是一位美食家。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詣,還頗有點“冰火兩重天”的意味。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當時的大都風貌同草原上大相異趣,夏季天氣酷熱,生鮮食物保存十分不易。這對喜愛奶食的忽必烈和蒙古貴族來說實在是件惱人的事:新鮮的牛羊奶,放幾個時辰就變質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忽必烈靈機一動,讓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塊,以延長保存時間。
這個無心之舉讓忽必烈有了意外發(fā)現:牛奶和冰塊融合之后的“奶冰”比鮮牛奶更味美。后來忽必烈又讓人在“奶冰”中加入蜜餞、水果等“佐料”,沒想到,顏色更鮮艷,口味更好。
后來,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旅行,受到忽必烈的接見與賞賜,忽必烈把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賜給了馬可·波羅。據說馬可·波羅將這一制作工藝帶回歐洲,經過改良,形成了如今受人喜愛的冰淇淋。
說完了“冰”,再來說說“火”。大家都知道,蒙古草原盛產牛羊,馬背上長大的忽必烈自然也是以牛羊肉為主食。據說南宋末年,忽必烈率軍南下遠征,經過幾天的激戰(zhàn),三軍將士人困馬乏,思鄉(xiāng)情切。這時候,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故鄉(xiāng)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肥壯的牛羊,想起在家鄉(xiāng)同戰(zhàn)士們一起烤羊肉的情形。為了提振士氣,他命人從附近村落找來幾只肥羊,并吩咐廚師馬上燒火烤肉。
誰知,正當廚師準備烤羊的時候,探子飛馬來報,敵人正在逼近。為了在大仗前激勵將士們,不讓他們留有遺憾,忽必烈在帳內大呼廚子馬上上羊肉。廚師們個個都嚇出一身冷汗:現在戰(zhàn)事危急,如果因為一頓肉貽誤了戰(zhàn)機,他們這些廚子都會性命不保??墒牵赃^烤肉的人都知道,古法烤肉動輒幾個時辰,片刻之間,怎么能上桌呢?在這個時候,一個年輕廚師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進鍋里,等肉色稍一變白,就立刻撈到碗里,撒上細鹽,送給忽必烈。
忽必烈狼吞虎咽地吃了幾碗,連連說好。吃完后,他翻身上馬繼續(xù)殺敵。最終,旗開得勝,生擒敵將。
在慶功宴上,忽必烈又想起了當時的羊肉,讓廚師再依法炮制來分給將士們。廚師精選優(yōu)質綿羊嫩肉,切成均勻的薄片,再配上麻醬、腐乳、韭菜花等多種佐料,涮后鮮嫩可口,將士們吃后贊不絕口。廚師趁機請忽必烈為此菜賜名,忽必烈想了想,說:“干脆就叫涮羊肉吧?!币坏里L靡大江南北的名菜據說正是由此得名。
(責任編輯: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