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斯
義務教育德育課程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正式啟用道德與法治教材,逐步替代小學階段沿用多年的1—2年級品德與生活、3—6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新教材以基礎性的行為規(guī)則和法律常識為主,側重法治意識、遵法守法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法治意識、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課程關注的重點。“德于形式,知行分離”歷來是困擾德育課程一線教師的難題。為了真正建立兒童的、生活的、開放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我校道德與法治研修團隊在廣西特級教師、柳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唐麗的引領下,對照我校“516”教學模式,提煉出了“立足兒童生活,建設開放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科發(fā)展策略,即基于兒童原生活開發(fā)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課程、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進而把學到的知識和道理自覺地運用于生活,指導自己的行為改進,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近年來,我校研修團隊利用唐麗“集慧”特級教師工作坊教研平臺,先后在多所學校借班執(zhí)教研討課,受到了廣泛好評,學科教學策略的運用日臻成熟。下面筆者以本市所用教科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自己拿主意”的第三個主題內容《學習、生活有計劃》為例,談談我校道德與法治課程如何在“516”教學模式中建設“知行合一”樂學開放課堂。
一、教材分析
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旨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chuàng)造樂趣的童年生活中,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本課主題《學習、生活有計劃》在教材文本中主要包括如下內容:①用小多多在生活中的拖拉現(xiàn)象為例,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拖拖拉拉。②用樂樂的例子讓學生感知,磨磨蹭蹭的人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只有抓緊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③用小松鼠的事例告訴大家,如果不抓緊時間做事,就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④用齊白石爺爺事例給大家樹立榜樣,體會“今日事今日畢”和“堅持”的重要性。⑤用“今日行動卡”指導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條理地做事。“今日事今日畢”是全課“知行合一”教學的核心。
現(xiàn)行道德與法治課程依舊沿用2011年修訂的課程標準。對照課程標準分析教材,我校研修團隊認為,以上內容可從以下三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健康、安全地生活”層面,要求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即按時作息、生活有規(guī)律;第二,“愉快、積極地生活”層面,要求有應對挑戰(zhàn)的信心與勇氣,即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愿意主動想辦法去解決;第三,“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層面,要求學會做事、學會關心,即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不拖拉。基于此,筆者設計了本課如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懂得“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
行為與習慣方面:認識做事拖拉、磨蹭的表現(xiàn),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明白做事拖拉、磨蹭的危害,懂得要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做事。
知識與技能方面: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二、學情調研及“516”模式下的學科教學策略
做事磨蹭在低年級小學生中是普遍現(xiàn)象,可是,學生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處在怎樣的水平,其行為改進的空間又在哪里呢?為了了解學生的原生活和原認知基礎,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516”模式核心思想,我校研修團隊組織了一次針對二年級小學生的“真心話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師長的教育下,對于拖拉現(xiàn)象已有一定認知,不過只能看到事情的表象,不會查找深層的原因;清楚拖拉的危害,比如時間不夠用、晚上睡得晚、學習跟不上節(jié)奏等,而且多數(shù)學生知道做事拖拉是個壞習慣,只是很少聯(lián)系自身行為進行調整、改進,有些學生則苦于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綜合以上調研結論,我校研修團隊確定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重點是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了解如何做到學習、生活有計劃;難點是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養(yǎng)成學習、生活有計劃的好習慣。為了高效達成教學目標,筆者把問題切分為學生可以理解的三個小問題,即“什么是學習、生活有計劃”“為什么要做到學習、生活有計劃”“怎樣做到學習、生活有計劃”,用問題引領教學深入;為了凸顯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目標達成的層次性、有效性,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筆者整合了教材中的相關案例,決定用繪本故事《拖拖拉拉國》創(chuàng)設情境主線,結合“516”教學模式,用故事中的主人公蘇小懶被送到拖拖拉拉國、在拖拖拉拉國的經歷以及終獲解救的故事內容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分層認識做事拖拉的問題是什么、危害是什么,并將本班學生作為蘇小懶的同學帶入故事情境當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幫助蘇小懶把關時間安排表、“解救”蘇小懶,從中產生獲得感和美好的人際交往體驗,進而產生自我改進的愿望,達成知行合一的學習目標。
三、教學實施過程
“516”教學模式突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課堂教學體現(xiàn)民主性、問題性、探究性、全員性、合作性“五個定性”,包括激趣導入、預習定標、合作探究、互動展示、拓展延伸、反饋目標“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本課中,我們把“預習定標”調整到課前,以“真心話問卷”拉開學習活動序幕,基于學情調研精準定位課堂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準備適宜的課程資源,設計高效的教學實施過程,切實消除“德于形式,知行分離”的學科教學弊端。
(一)以繪本閱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以反饋課前調研結果維持學生的注意力
本環(huán)節(jié)操作的重點是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營造有利于學生保持注意力、積極參與情境活動的教學氛圍。在本課中,筆者用《拖拖拉拉國》繪本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再相機導出課前調查結果,引導學生逐漸學會對照問題反省自身,實現(xiàn)自我覺察。
[活動一]《拖拖拉拉國》繪本閱讀
繪本《拖拖拉拉國》講述的是一個叫蘇小懶的小女孩,因為做事拖拉被媽媽送到了拖拖拉拉國,在拖拖拉拉國歷盡艱辛,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終于回到媽媽身邊的故事。繪本中蘇小懶的內心獨白,與學生當前年齡段的心理活動十分吻合,很容易將學生“帶入”故事的情境當中。當學生讀完繪本,筆者用課件配音朗讀了媽媽責怪蘇小懶的話之后,與學生展開了下面的對話。
師:媽媽為什么要把蘇小懶送到拖拖拉拉國?
生:因為她做什么事情都是拖拖拉拉的;她的姑姑來了,家里亂糟糟的,她還在玩玩具。
師:讓她收拾桌子,可她卻在——
生:玩玩具。
師:沒有把該做的事情安排好,做事拖拖拉拉,這可是壞習慣,難怪媽媽生氣了。可是這樣的拖拉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不信你們看——(課件出示問卷調查中的四幅圖,略)你們是這樣的蘇小懶嗎?(有學生微笑點頭,有學生說“不是”)課前同學們填寫了“真心話問卷”,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果好嗎?(生點頭;師課件呈現(xiàn)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圖1)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總要家長催著寫作業(yè)的人數(shù)最多,一邊寫作業(yè)一邊想其他事的也很多;我發(fā)現(xiàn)了愛說“等一等”的人數(shù)最少;我發(fā)現(xiàn)每個選項都有人選……
師:看來我們的確都有拖拖拉拉的毛病。可是,我們都不想做蘇小懶、小拖拉。所以我們就應該學會——(師板書課題,生讀)學習、生活有計劃。
教師先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再抓住關鍵問題與學生交流,相機引出課前的“真心話問卷”調查結果,讓學生對照問題自我反省。
(二)合作探究:我們的大、小榜樣
教材不僅是“教本”,更是“學本”?!?16”教學倡導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反復解讀教材之后,我校研修團隊明確了生活中的現(xiàn)象、自我反思的獨白、童話故事的引領、自我規(guī)劃的嘗試幾個學習要素,決定從學生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增加一個“身邊的小榜樣”案例,樹立學生身邊的典型,安排大、小兩類榜樣人物的事跡,將“抓緊時間”“專心致志”“合理安排”幾個關鍵詞作為教學突破口,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的榜樣身上汲取經驗,學會計劃自己的學習、生活,使課程真正成為兒童的、生活的、開放的課程。
[活動二]我們的榜樣
師:說起學習、生活有計劃,齊白石爺爺可是我們學習的大榜樣,他是怎么做的?(生讀課本)為什么那么晚了,90歲的他還要堅持把畫畫完呢?不能明天再畫嗎?
生:不可以,因為今天畫不完,明天就要變成(畫)十幅畫了。
師:齊爺爺想告訴我們——(出示主題詞,生讀)今日事今日畢,明天還有明天的事呢。所以,學習、生活有計劃,要求我們做到——(貼板書,生讀)今日事今日畢。
師:其實,我們班里也有個值得大家學習的小榜樣。(微課播放該生事跡,略)她是誰?(生興奮地喊出小榜樣的名字)好,讓我們掌聲把她請出來?。ò駱由±钭呱现v臺)小李同學,你好!剛剛我們都看到了,你舞跳得特棒,能為我們現(xiàn)場展示一下嗎?(該生做舞蹈劈叉動作,學生熱烈鼓掌)小李同學,你可真厲害!你學跳舞多久了?
小李:我從四歲開始學,已經學了三年多了。
師:你都是用什么時間學習跳舞的?
小李:我每個星期六學跳舞,每次要練兩個小時呢。
師:三年多了你都是這樣練舞的,難怪你能把舞跳得那么棒!老師了解到,除了跳舞,你平時還要做很多事,都有些哪些事呢?
小李:看課外書,畫畫,每周還要去學口才……
師:那么多事情,你是怎么做完的?
小李:我會把這些事都排好隊,一放學回到家就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就可以畫畫、看書了,有時候還可以看看電視呢。
師:小李同學你真棒!大拇哥送一個,掌聲送給你?。◣熒恼疲±钕拢├蠋熛肟淇湫±?,因為她會抓緊時間練舞。我們班還有哪些同學會抓緊時間呢?請你這樣夸夸他——(課件出示:我要夸夸×××,因為他會抓緊時間? ? ?)
生1:我想夸夸×××,因為她會抓緊時間做作業(yè)。
師:你真會欣賞別人?。ㄗ叩奖豢鋵W生跟前)請問你平時都是用什么時間寫作業(yè)的?
生2:我一下課馬上寫。
師:那老師可要提醒你了,課間的時候要出去活動一下,注意用眼衛(wèi)生喲。
生3:我想夸夸×××,因為她會抓緊時間畫畫。
師:(走近該生)你平時都是用什么時間畫畫的?
生4:我每周兩次在放學后去學校外面學畫畫,每天寫完作業(yè)后再練習畫一幅畫。
師:老師希望你以后能成為一個大畫家。
生5:我想夸夸×××,因為他會抓緊時間踢足球。
師:(走近該生)你都是用什么時間踢足球的?
生6:我放學后就去踢足球。
師:老師希望你能成為一名足球健將!(轉向全體)抓緊時間,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板書:抓緊時間)。老師把大家的做法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把它送給蘇小懶吧。(課件呈現(xiàn)兒歌內容,如圖2;生讀)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一樣多。抓緊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課件呈現(xiàn)蘇小懶的不同意見:等一等,作業(yè)可以晚點寫,睡覺可以晚點睡)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
生:不同意,我們不能睡那么晚!
師:對啊,科學的睡眠時間,我們小學生每天要睡夠10個小時,這樣對我們的生長發(fā)育才有好處。(繼續(xù)呈現(xiàn)蘇小懶的不同意見:別著急,邊寫作業(yè)邊發(fā)呆,邊看電視邊讀書,再晚做完才睡覺。我也是“今日事今日畢”?。。┠銈兺鈫幔?/p>
生:不同意,這樣我們會做錯很多題。
師:“今日事今日畢”,需要我們做事——(張貼板書)專心致志。生活中,有無數(shù)個等一等。早上起晚,再等等,就會——
生:遲到。
師:動車要開了,再等等,就會——
生:趕不上車。
師:生病了,等一等再去醫(yī)院,就會——
生:病得更嚴重。
師:無數(shù)個拖拉等一等,被耽誤的事加在一起,就會——(播放動漫微視頻,展現(xiàn)學生被壓垮的情形,略)??吹竭@,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對同學說什么?(出示主題文,如圖3;生讀)班主任也有話要對你們說呢。(班主任登臺:我很喜歡我們班,老師有個愿望,希望我們班的孩子都能夠排隊快靜齊、做作業(yè)不拖拉。老師的愿望能夠實現(xiàn)嗎?)
生:可以的!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用大、小榜樣為例,展開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人機合作,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逐漸明白“今日事今日畢”,必須抓緊時間、專心做事的道理。
(三)互動展示,探究合理安排時間的策略方法
互動展示包括互動和展示兩個環(huán)節(jié),旨在為問題解決尋找策略方法。在本課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問題回歸兒童生活,融入兒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活動,筆者以兒童的“學”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作為蘇小懶的同學幫助蘇小懶、解救蘇小懶脫離拖拖拉拉國的教學情境,將學生“代入”故事當中。具體說來,便是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為蘇小懶設計的時間安排表把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再由教師幫助總結、提升合理安排時間的策略方法。
[活動三]救救蘇小懶
蘇小懶受不了拖拖拉拉國的苦,想離開??墒菄醪辉S蘇小懶離開,給她出了份考題,讓她設計一份時間安排表:如果能過關,她就可以離開,不過機會只有一次。蘇小懶設計好了時間安排表(如圖4),想讓同學們幫忙把把關。(播放蘇小懶話外音:同學們,快救救我!拖拖拉拉國什么都拖拉。農民拖拖拉拉不種地;醫(yī)生拖拖拉拉不治病;就連我打工賺的錢,老板也拖拖拉拉不發(fā)給我。我餓,我病……我,我,我要回家?。┰趺窗殃P呢?教師課件展示小組討論話題(如圖5),讓學生對照要求,在小組內展開討論,給出一致意見。
以上教學,教師要給夠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小組討論結束后,派代表上臺展示本組討論結果,教師相機幫助提升,滲透健康常識等。在本課中,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理由,但凡設計合理的教師都給予肯定,重點是總結“合理安排”時間的如下方法:重要的事情趕早做,一定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放到后面做;做事要分清主次,先做重要的事,再做喜歡的事。(過程略)
(四)拓展延伸,設計“我”的時間安排表,落實“知行合一”教學目標
為了回歸生活,讓學生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實現(xiàn)時間上的合理安排,筆者設計了本課的第四個教學活動——“我”的時間安排表。
[活動四]我”的時間安排表
學生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工具優(yōu)學派制作自己的時間安排表,教師從中選擇一名學生的時間安排表供大家集體討論、評價,教師適時點評并小結:安排好時間,有條理地做事,就能開心地學、愉快地玩,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很快樂。(過程略)
(五)反饋目標
先讓學生談談“我的收獲”,教師再板書總結本課學習目標。在本課中,教師板書提煉要點:抓緊時間,合理安排,“今日事今日畢”,養(yǎng)成學習、生活有計劃的好習慣。(過程略)
本課立足于兒童的原生活、原認知,緊緊圍繞樂樂課程的核心理念設計教學,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516”教學模式的運用使得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清晰、合理的教學層次,教學重點、難點一目了然,課堂上教師樂教善教、學生樂學善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責編 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