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教學是一種有明確目的的認知活動。當下很多教師都表示在教學過程中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但是學生的課堂收獲卻并不理想。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很多小學數(shù)學教師所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性;教學
有效性課堂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教師在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激發(fā)學生自身擁有的巨大潛能,促進學生學習的行為和策略并獲得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的教學活動。[1]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一門知識最強勁的內在動力。缺乏興趣的強制性學習,不僅會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還會讓學生厭惡課堂。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有效注意時間較短,興趣對學習結果的影響更為明顯,他們的注意力甚至幾乎只會集中在其感興趣的地方。所以要想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把教材中的內容編制成小故事或小游戲,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也可以通過把課本上知識融進學生的日常生活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教師可以先在上課前準備10塊糖,課上對孩子們說,老師這里有10塊糖,要是每人分2塊糖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呢?然后教師為學生演示把2塊糖放為一堆,一共可以放5堆,分給五個小朋友。接著老師再說如果每個小朋友發(fā)3塊糖,又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呢?然后教師再次為學生演示,分給三個小朋友,但是手中還會剩一塊糖,最后教師再為學生引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相關知識。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過程從本質上來說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2]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是教師為中心,牽著學生走的填鴨式教育。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僅大多高分而低能,還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學習知識是老師的事”的錯誤觀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培養(yǎng)只會復制前人已有知識的機器。所以要改善這種狀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注意“放權”,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內角和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下面同學們就拿出量角器去量一量課本96頁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度數(shù),然后分別計算一下它們的內角和各是多少,一會兒教師要進行抽查。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不僅可以抓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感受探索知識的樂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由于遺傳基因、生活環(huán)境、學習習慣等因素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待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否則把簡單的問題給基礎較好的學生,會讓其感到缺乏挑戰(zhàn)性,讓基礎性較差的學生回答較難的問題,不僅會耗費大段的課上時間,還會讓學生因為回答不出問題而喪失學習信心。所以教師要把課堂上有些難度的問題留給基礎好的學生,將簡單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明確班級課堂制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氛圍,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建立在良好的班級課堂制度上的。明確班級課堂制度,教師可以作出規(guī)定:教師在發(fā)言時,班級的學生要立刻回到座位上坐好,認真聽講,不能隨便說話,不亂搞小動作;教師安排自主探究學習任務時,學生要認真去探究,不能打著學習的幌子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教師要求學生小組討論時,學生要認真思考,踴躍發(fā)言。另外,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除了學生要遵守良好的課堂制度之外,還要教師給予學生恰當?shù)脑u價作為激勵。例如當學生課堂表現(xiàn)良好時,教師要積極給予肯定,不吝贊美;當學生的答案錯誤或思路奇怪時,教師不能挖苦諷刺,要耐心引導給予幫助;當學生不遵守課堂制度時,教師可以用眼神示意,嚴重者可以委婉提醒或課下單獨談話,不能在課堂上嚴厲地批評指責,傷害學生自尊。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也就為高效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
總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不僅是傳授學生學科知識的必然要求,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教師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曹友霞.論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苑教育,2018(8):44.
[2]劉強.關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中華少年,2018(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