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偉
我國陶瓷藝術歷經數(shù)百年時間,其中包括大量藝術品,紫砂陶藝便是其中之一。紫砂壺藝術品同時兼具實用性、美觀性,壺藝藝術的審美,也需要從功能、形式、文化韻味三個方面加以體現(xiàn)。紫砂壺藝術設計中運用到的諸多元素,主要是從自然、生活中獲取,設計人員使用藝術手法為其賦予文化內涵,從而成為藝術品。下面圍繞紫砂壺作品《渾然天成》展開分析。
一、 紫砂壺藝術設計觀念
1.實用性
紫砂壺原料為紫泥、綠泥、紅泥,含鐵量非常高,將其制作成壺具,并且用于泡茶對人體健康有益,這是紫砂壺實用性功能的體現(xiàn)。除此之外,因為紫砂壺有非常好的透氣性,可以保留茶水原來的香氣,將泡茶功效發(fā)揮到最大。
2. 美觀性
紫砂壺作為茶具,也需要保證外觀的美感。因為其存在時間比較悠久,藝術設計時要將民族書畫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例如紫砂壺作品《渾然天成》,該壺具的壺身、壺嘴為方形,壺把帶有弧度,壺面紋刻《陋室銘》,整體呈現(xiàn)古樸、雅致、大氣之感。壺鈕部分的設計用樹樁的形狀,與壺面上的銘文呼應,點出紫砂壺作品的主題,即渾然天成的高雅境界。
二、紫砂壺藝術設計審美的體現(xiàn)
1. 功能審美
紫砂壺最基礎的功能是作為一個盛水容器,小巧玲瓏,方便手持與飲水。功能審美的體現(xiàn)與功能性這兩者之間存在差異,除了盛水容器這一功能外,也將人們使用紫砂壺時所獲得的愉悅之感充分體現(xiàn)出來。對于其功能審美的體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紫砂壺藝術設計中的原料。紫砂泥本身有非常好的性能,例如雙重氣孔結構,壺具燒制之后,紫砂壺可以充分吸附茶汁,將茶汁變質時間延長。紫砂泥的這種雙重氣孔結構,在紫砂壺藝術設計中應用,也具有冷熱急變的優(yōu)勢,即便是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下注入沸水,也不會出現(xiàn)壺具爆裂的現(xiàn)象,將紫砂壺放置于文火之上煮茶,完全不會出現(xiàn)壺具燒裂問題。
2. 形式審美
紫砂壺藝術設計屬于設計樣式,除了實際應用中的功能價值以外,也有形式方面的美感。例如,紫砂泥料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使紫砂壺的造型設計具有多樣化特點,紫砂陶瓷手藝人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與經驗積累,對于造型形態(tài)掌握的能力非常熟練,例如對稱、節(jié)奏與統(tǒng)一等形式,可以在紫砂壺造型設計當中熟練運用,使紫砂壺具有造型上的簡潔性、形式上的美觀性等特點。另外,泥質色彩是紫砂壺美感呈現(xiàn)的一個重要元素,紫砂泥有幾十種不同的顏色,但是這些顏色并不艷俗,呈現(xiàn)在紫砂壺具上更顯樸實、雅致的效果。將多種泥色配比在一起,可以獲得一些其他的顏色,例如朱砂紫、海棠紅等,顏色的多樣性使紫砂壺形式更具藝術感。
3. 文化韻味
紫砂壺形式上的美感除了表現(xiàn)在簡潔、高雅的外觀,還表現(xiàn)在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作為有數(shù)百年發(fā)展歷史的藝術品,紫砂壺藝術設計和茶文化相輔相成,所以在造型、裝飾與制作等多個方面都借鑒了茶文化的內容。另外,受到古代文人生活習慣、審美觀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紫砂壺藝術設計不僅十分精巧雅致,還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韻味,這種藝術與文化的多重結合,奠定了紫砂壺在我國藝術領域的獨特地位。
三、紫砂壺藝術設計審美的鑒賞
第一,紫砂壺茶具在藝術設計時選擇的主要原料包括紫泥、黃泥等,這些材料本身具有藝術美感。在裝飾方面,以古詩、古畫、古樹等比較常見,加上泥料的運用,使紫砂壺的設計主題更加深化,突出壺體穩(wěn)重性與禪學內涵。由筆者所設計的《渾然天成》這一紫砂壺作品,泥料主要為紫泥,選材、顏色之間的搭配十分點題,使壺具作品的藝術性顯著提升。
第二,紫砂壺作品《渾然天成》的壺蓋設計非常精妙,作為壺具的最抓人眼球的部位,這一套具的壺蓋、蓋鈕具有極強的藝術感。首先,壺蓋采用蓋式設計,中間部位凸起成弧形,使整體造型更具形式感。其次,壺鈕部分借鑒樹樁元素,顏色和整體壺身顏色相同,與壺身所呈現(xiàn)的古樸、穩(wěn)重之感對應,是這一壺具的亮點。與此同時,壺蓋部位的弧形與壺把、壺底座的弧形設計也相互對應,使壺的造型在沉穩(wěn)、古樸之外又增添了一點可愛。
第三,《渾然天成》這個作品將我國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表現(xiàn)出來,透過壺身上的裝飾銘文,可以表現(xiàn)出設計者內心的平淡以及對高雅境界的向往。
綜上所述,要想體現(xiàn)紫砂壺藝術設計的美觀度,需要從造型、形式、文化韻味三個方面加強重視,采用合適的藝術設計手法,為其賦予深厚的內涵,同時突出紫砂壺作品的藝術性與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