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
摘要:班隊活動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形成良好個性的主要途徑;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認識能力不可忽視的條件。
關鍵詞:班隊活動;培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141-01
五月,花開的季節(jié),在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長沙市望城區(qū)開展了第三屆“雷鋒杯”主題班會競賽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兩天的學習時間,讓我看到了、聽到了很多精彩紛呈的班隊活動課,也感受頗多。
習主席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薄耙囵B(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作為班主任都認識到:班隊活動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形成良好個性的主要途徑;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認識能力不可忽視的條件。如何開展有效的班隊活動課,我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競賽活動,得到以下啟示:
1.主題,班隊活動的靈魂
主題班隊課是圍繞一個教育主題,在班主任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主持,全班同學都積極參加的集體教育活動。主題鮮明突出是班隊活動最重要的特點,因此選定主題對于主題班隊課來說尤為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弘揚雷鋒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說,“雷鋒是我們‘民族的脊梁”、“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我們要讓雷鋒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世世代代弘揚下去?!蔽覀儏^(qū)這次班會競賽活動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導廣大小學生從小知雷鋒、學雷鋒、做雷鋒,助力價值觀形成,深入推進“雷鋒精神引領品格教育”德育項目化建設,促進全區(qū)學校德育工作的新發(fā)展。我們的參賽老師們都能緊扣這個大主題,采取小切口著手法,選定班隊活動課的主題。如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尊老愛老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創(chuàng)新時代敬老風尚;《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紅色基因》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家風對于家庭、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主題都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一定社會背景與形勢而確定,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教育性,突出了基礎思想道德教育。
2.形式。班隊活動的主體
班隊活動要想達到理想教育目的,就必須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和教育內容的豐富性。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階段。他們思想活躍,樂于思考,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喜歡參加新穎有趣、有知識性、富于幻想的活動。所以這次班隊活動競賽,老師都能精心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邏輯嚴謹,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內容緊緊圍繞主題。如《“訂”人人心》這節(jié)班隊課,第一環(huán)節(jié)是“釘子精神我知曉”,通過一個同學拿著一塊插入了釘子的厚木板,然后講解釘子穿進厚木板的原理,讓學生們知道釘子的兩個長處:擠勁、鉆勁,明白釘子精神的核心。第二環(huán)節(jié)是“釘子精神在身邊”,看視頻,認識“洪荒少女”傅園慧,看到她身上為了0.01秒,抓緊時間,加強訓練,不斷鉆研提高速度的方法的釘子精神。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釘子精神我踐行”,生動、有趣的小品,同學們的精彩表演告訴大家:做事要有計劃,合理安排,認真執(zhí)行,能夠事半功倍。
3.學生。班隊活動的主人
主題班隊的策劃和實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但更重要的是相信學生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這次活動中每一節(jié)班隊課,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參與面比較廣,參與的熱情也很高。每堂課小主持人的精彩發(fā)言,以及他們的組織、協(xié)調、應變等能力讓我們佩服,也為他們點贊;其他孩子們臉上洋溢的自信與笑容,以及他們的表達力、表演力,團結的凝聚力都讓我們覺得孩子們真棒!《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紅色基因》班隊課的那位女主持人,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生,長得十分可愛,他一上臺,那股鎮(zhèn)定的神態(tài),迷人的微笑,以及嫻熟的動作和語言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總結,班隊活動的成果鞏固
做好總結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主題班隊中,學生的認識有時并不是一致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時還有分歧等。由于學生的年齡、知識和認識水平方面的原因,他們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而看不到本質。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利用總結讓學生認識活動的本質,認識到活動的目的,認識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師的總結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掌握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針對學生的認識,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給以集中、分辨、提煉和升華,使學生的認識有提高,行動有準則,前進有方向。
5.拓展。班隊活動的深化
德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過程。學生的品德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的,簡稱為知、情、意、行。這四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貫穿于一個人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始終。道德行為實踐是我們班隊課最終的目的,它能加深和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增強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所以,我們的班隊課不能僅僅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說教上,導致德育過程收效甚微。我們要力求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軌跡循序漸進,不斷深化。我們應該借題發(fā)揮,做好“追蹤教育”,用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生動活潑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
班隊活動讓學生生龍活虎,讓班級朝氣蓬勃。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路上應該認真組織開展各種班隊活動,充分為學生在思想上解渴,在能力上解弱,在成長中解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平臺,全方位助力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提升,讓學生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