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日趨多元化的當今教育領域中,我國在開展教學期間對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以及如何進行變革有了越來越高的重視。所謂變革就是在開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及學習理念進行徹底的更換,不僅有利于幫助教師在教學期間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對幫助學生們形成自我思考的能力也有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以高中數學為例,對信息化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行了相應的探究,從而為高中數學教學的持續(xù)推進提供更多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變革方式
一、 引言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推進,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相應的改變,教師逐漸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并且引導學生們結合信息技術學習高中數學知識。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為了對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變革,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開展相應的工作。
二、 信息化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變革
(一) 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高中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開展課程的教學期間,為了將新型的教學方式運用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課程的教學,從而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以及多樣化學習,這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由于信息技術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化,因此為了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需要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有助于教學課程開展的教學情境,進而開展課程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們進行《導數的概念》這一課程知識的教學時,由于相關概念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缺乏足夠的聯系,如果教師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措施對學生們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們缺乏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教師教學的持續(xù)推進。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可以到網絡上尋找與導數概念有關的教學資源,進而將變化率形象具體地融入課件中,讓學生可以更加直接地接觸到這一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們加深對導數變化率的理解,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教師在教學期間使用的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們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而信息技術具有形象、具體的特點,將其運用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開展與課程有關的教學活動,有利于讓學生們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幫助教師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們進行《概率》這一課程的教學時,由于概率是學生們的實際生活之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活動,比如購買彩票、購買股票等等。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期間就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與概率有關活動的收集和講解,從而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通過貼近生活的授課方式對這一教學內容進行學習。
三、 信息化條件下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 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讓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培養(yǎng)自己的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要讓學生們積極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有趣且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促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充足的興趣,對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例如,教師在講《二項式定理》這一課程知識的學習時,為了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地進行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將楊輝三角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之所以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興趣,主要是因為楊輝三角正好同時對應于二項式定理中的各系數,若學生對楊輝三角能夠熟記于心,則其對二項式定理也能有一個同等深刻的記憶,有利于學生們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 進行生活化的學習內容的學習
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習內容存在著較為抽象性的特點,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們加深對抽象性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就需要在數學課堂之中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們進行學習,學生們在形象生動的圖片以及影像等資料的幫助下促進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們進行《橢圓》這一課程知識的學習時,可以將生活之中形狀近似于橢圓形的物體向學生們進行展示,比如橄欖球,不僅有利于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著極大的幫助,進而投入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們對橢圓的概念和焦點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理解。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技術被逐漸運用到了教學過程中。將信息化技術合理運用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而教師和學生作為課程教學和學習的主要對象,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新時代的產物,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變革教學方式時,不僅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時還要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生們在這過程中則需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探究,進而對生活化的學習內容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持續(xù)改進,有利于學生們數學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創(chuàng)喜.信息化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4(7):66.
[2]仲生國.信息化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4(1):20.
[3]賈家新,肖學玲.信息化條件下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變革研究[J].長江叢刊,2017,3(7):218.
作者簡介:
徐創(chuàng)喜,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