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云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新課標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和任務,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了,這就需要廣大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以此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本文針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有效教學策略,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
引言: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只有不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才能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最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便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落實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辫b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空間和機會,以便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調(diào)動一切有利因素為學生的閱讀活動做準備,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以便發(fā)現(xiàn)閱讀的魅力,從而愛上閱讀。其次,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傳授多樣性的閱讀方法,針對不同的閱讀文本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例如,在閱讀《春》這篇課文時,教師要為學生講授記敘文的閱讀方法,注重體會其中的情感,可采用小組合作的閱讀方式;在閱讀《皇帝的新裝》時,教師要為學生講授童話類的閱讀方法,注重人物的活靈活現(xiàn),可采用角色扮演的閱讀方式。
二、明確三維教學目標,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因此,在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第一,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要認識到三維目標是有機、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三維目標的實施,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xiàn);第二,在實施策略的過程中,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選擇恰當?shù)慕虒W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探究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第三,在評價的方法上,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在課堂上學生表現(xiàn)是否活躍、興奮、激動,作為我們評價“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達成的依據(jù)。例如,在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1. 知識和能力:積累字詞,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nèi)容;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并從中分析聞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2. 過程和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習聞一多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以及他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斗不息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三、培養(yǎng)學生探究興趣,構建全新知識體系
閱讀教學是文本解讀的過程,它是一個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過程,即通過讀者對語言文字的確認,以及對詞語意義和音像視圖的解碼,然后進行意義重構和綜合,使讀者與文本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互動過程激活了讀者的社會知識、先前經(jīng)驗、期望以及直覺,使其與文本進行交流、碰撞和對話,并理解文本,從而獲得精神參與的愉悅。長期以來的閱讀教學,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經(jīng)歷,把閱讀教學局限在課堂、課文和各類語文知識點上。其實,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jīng)驗、生活世界當作重要的課程資源,盡可能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的興趣,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新知識的建構,最終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在學習《真正的英雄》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身邊遇到或聽到的英雄事跡進行介紹和分享,促使學生能夠對于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進行搜集和整理,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遷移”,最終為構建全新的知識體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四、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滿足學生個性差異
每個初中生的先天智力、學習能力和生長環(huán)境都具有差異性,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便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鑒于此,語文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促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體驗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閱讀,以便提高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那些不知從何讀起的同學,能做到對文本進行以認讀為起點的理解性閱讀;讓那些能捕捉信息、整體感知的同學做到以質(zhì)疑為核心的研究性閱讀;讓那些能賞析評價的同學做到以借鑒為目的的欣賞性閱讀。教師都應對他們的個性化閱讀給以充分的理解和賞識,讓他們體會到收獲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便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還需要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拘一格、面向全體,找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閱讀水平,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地位日漸顯著,只有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為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自主性和探究性的發(fā)展,以便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終生閱讀的正確觀念。
參考文獻
[1] 翟倩.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5(11).
[2] 吳紹沂.淺析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