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紅旗
經常有同仁打電話相詢,問我,你店里現(xiàn)在賣的啥特色菜???有時候去一家新店應聘,老板也總是先問一句,你會啥特色菜???
每每此時,我都會陷入沉思:啥叫特色菜?顧名思義,特色菜就是有特色的菜,是一家酒店的招牌菜,也可以說是一家酒店的靈魂,能幫助不知道吃啥才好的食客指點迷津。既然是有特色的招牌菜,就要色、香、味、形、器俱全,缺一不可。但普天之下,就那么多種原料,你做他也做。若說做出特色,無非就是你的烹調讓原料本身的滋味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罷了,適合了“上帝”的口味,得到了“上帝”的肯定,這就是特色菜,就可以拿出來當成招牌菜,推而廣之了。但也不是每一道特色菜都是萬能的,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
特色菜也有它的局限性,還記得,多年前,我曾經做過一道特色菜——極品爆肚王。是將鹵熟的牛肚切成一指寬的條,搭配干紅椒節(jié)和蔥白段油爆而成,最后跟剛出爐的小燒餅一起上桌,一直賣的很火。后來,我去了另一個地方事廚,仍然以這道菜為特色招牌菜,但并沒有收到預期的火爆場面,因為當?shù)厝瞬毁I賬。倒是另一道在別的地方賣的并不是很好的特色菜——農家回鍋老公雞,賣火了。通過此事,我覺得,我們應該用一種正確方法寬容的對待特色菜,允許它的局限性,在它到了新環(huán)境不能“火”時,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果斷放棄,不是糾結它為什么不能“火”,而是應該積極研制另一道。
根據(jù)我多年的事廚經驗,特色菜的創(chuàng)制并非如翻越天塹般困難。一道菜如果想成為暢銷的特色菜,首先,不管它制作簡繁與否,造型美丑與否,關鍵一點是適合“上帝”的口味。你總不能強逼著一個嗜辣的人去違心的贊美甜菜,也不能讓一個素食主義者去饕餮大魚大肉吧,故“食無定味,適口者珍”之說流傳至今。
其次,盛器也很重要,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是因為美器賞心悅目,可以抬高美食的身價,給食者帶來精神上的享受。美器之與美食,猶如綠葉之與紅花,看似無所謂,其實意義重大。
再次,價格要合理。一座城市再繁榮昌盛,真正有錢人還是一小部分的。所以,推出的特色菜,不論它原料多么新奇,滋味多么美好,要讓大部分人消費的起。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一傳十,十傳百地推廣下去。
最后一點同樣不可小覷,分量要足。不要讓食者覺得菜量太少,不敢下筷子。雖然我們不主張鋪張浪費,但一道菜主料多少,輔料多少,每次都要盡量一樣,不要多一次少一次,沒有穩(wěn)定性。
還有一點也是必須要分清的,就是特色菜與創(chuàng)新菜的區(qū)別,不能混為一談。創(chuàng)新菜可以輕浮,改改搭配,換換口味,換換盛器,總之,簡單的三拳兩腳都算創(chuàng)新;但特色菜卻不行,要求完美,必須經過一番歲月沉淀,經過了眾人的百般“推敲”才行,稍微有一點瑕疵都不能令食者拍案叫絕。創(chuàng)新菜就像百米短跑,沖出去就行,不需要你堅持多久;而特色菜卻是馬拉松,你必須穩(wěn)扎穩(wěn)打,不能快一陣慢一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精益求精,不偷工減料,否則你就堅持不到最后。
若想創(chuàng)制一款屬于自己的特色菜,我個人以為,首先對烹飪事業(yè)要懷有敬畏之心,做每一件事都盡心盡力,不敷衍了事。也許有新入廚者會說自己經驗不足。當然經驗豐富是優(yōu)勢,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覺得,經驗也抵不過滿腔熱情和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如果幸運,你在研制特色菜的過程中,說不定也會遇到像王致和發(fā)明豆腐乳的“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樣,得來全不費工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