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旦
生活中,我愛讀書,愛旅行,無論是與書相伴,還是人在旅途,唇齒舌間的巧克力總能讓我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工作中,我愛鉆研,愛創(chuàng)新,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語文教學(xué),代表著愛的“巧克力”成了我的制勝法寶。下面,我來揭示這塊“巧克力”的獨特配方。
配方一:“巧”解尷尬,懂得尊重
習(xí)作課上,孩子們正在介紹好朋友,沉默的小田與熱鬧的孩子們格格不入,我走到他身邊,問及他的好友,一個聲音冒出來:“他成績差,我們不和他玩!”孩子們開始細(xì)數(shù)他的缺點,小田的臉漲得通紅。我示意安靜,說:“小田的好朋友就是我??!他經(jīng)常幫助我呢!”大家都很羨慕小田,我接著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懂得尊重和包容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從那以后,小田的學(xué)習(xí)進(jìn)步了,課后還能看到他和大家打成一片。他的改變,讓我想起了英國哲學(xué)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一句話:“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之后,尊重與羞辱對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刺激。”
配方二:“克”制情緒,收獲信任
小澤是班級中的大塊頭,不愛學(xué)習(xí),卻愛用“拳頭”說話,我必須“克”制情緒,才能獲得他的信任,使巧勁才能打開他的心鎖。有一次,因為和同學(xué)打架敗下陣來,他竟拿班上的桌椅板凳出氣,情緒非常激動。同學(xué)們嚇壞了,跑來向我告狀。見此情形,我對同學(xué)們說:“我們先讓他冷靜一下,相信他等會兒會把桌椅歸位的?!卑胄r后,一切恢復(fù)了原樣。三天后,他又“舊病復(fù)發(fā)”,我卻“違心”地表揚了他,說:“小澤有進(jìn)步了,上次推到了桌椅板凳,這次卻只推倒了桌子,大家是不是該給他鼓掌呢?”同學(xué)們雖有不解,但還是跟我一起鼓起了掌。小澤很不好意思,立即把桌子扶好了。往后,暴脾氣的小澤遇事不再沖動,他變得愛勞動,愛親近老師和同學(xué),我還給他封了個勞動小組長的“官”,幫他找回了自尊和自信,我也找到了那把不尋常的鑰匙——信任。
配方三:“力”使巧處,靜待花開
在一次考試中,小宇的語文得了59分。他找到我說:“吳老師,您就再給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不然回家我又得挨罵啦!”我說:“作文絕對不給加分;但是,我可以幫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樣?要是覺得不劃算就不要借了?!彼ба勒f:“我借?!苯Y(jié)果,在下次考試中,他語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還剩81分。小宇的進(jìn)步讓我很受鼓舞,耐心等待,居然可以收到如此回報。從此以后,我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在班級中放起了“高利貸”,積分可以借,獎品可以透支,表揚信可以提前發(f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放貸、收貸,孩子們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進(jìn)步。
思路一變天地寬!這些讓我記憶猶新的“巧克力”每每想起還是那樣香氣濃郁,回味無窮。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后其實是愛在流動、交織和反饋。與孩子相伴的時光里,我因愛而生巧,因巧而懂克,因克而明白力該使在巧處,這就是我的“巧克力”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