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弟
摘 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眾多傳世經(jīng)典,其中國學就是眾多明星中最璀璨的一顆。并且現(xiàn)在國家強調的國學教育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瑰寶。那么,如何有效地將國學教育運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探索和思考的。對國學教育在當前中學課堂中的開展進行一些粗淺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國學教育;運用
隨著國家對國學教育的重視,以及新課標的修訂實施,其中都加大了對中學生國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另外,央視《漢字聽寫大賽》《成語大賽》《漢語橋》的廣泛熱播,使國學教育在國民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上針對國學教育培養(yǎng)的補習班也應運而生并招生火爆,全民國學熱日益高漲。那么作為中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學校,更應該加大力度進行課堂教學中的國學教育。
國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更加需要我們年青一代的傳承和發(fā)展。青少年時期,是學習關鍵時期,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尤為重要,讓學生從青少年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觀,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那么,什么是國學教育呢?哪些又屬于國學教育呢?國學主要指以中國古典典籍為載體,表達中華民族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學術體系。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等,簡而言之就是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知識。國學熱興起于20世紀初,鼎盛于20世紀20年代,80年代又有了“尋根熱”,90年代國學熱再次興起遂至今。國學這一說,產生于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中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對于課本之外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欲望。那么,學校在中學時期向學生傳授國學相關知識,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而且能促進他們優(yōu)秀的愛國觀的培養(yǎng)。
在中學課堂中,國學教育怎樣貫穿其中呢?國學知識中相當一部分內容都是歷史知識,這又牽涉中學文言文教學?,F(xiàn)在我們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都有國學教育的內容,但以往教師往往在高考大指揮棒的要求下忽視這部分內容,一筆帶過甚至不講。這就讓這部分知識缺失。反觀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以及幼兒教育,都有了國學知識培養(yǎng),如《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很多小孩從小就會背誦。小學教育中也出現(xiàn)了《論語》《孟子》等四書的教學,但是高中由于高考的壓力使得這部分缺失,國學教育鏈斷了,我們不能不反思,高考分數(shù)和個人素養(yǎng)培養(yǎng)哪個更重要。因此我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去協(xié)調二者。我在講授書本內容的同時也會給學生講一些《論語》《大學》的內容,我都是以文言文考查斷句、翻譯的形式出現(xiàn),這樣讓學生一方面訓練了高考知識點,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其中的偉大智慧。另外對于熱播的《成語大賽》,我們班級內部也進行了一次成語比賽,有的同學甚至根據(jù)成語的出處給我們繪聲繪色講了非常精彩的小故事,臺下的同學也是聽得聚精會神,而且意猶未盡,后來在班級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同學們在準備階段掌握了大量成語內容,既達到了課堂教學要求,也使他們感受到了漢語這門奇妙的語言。
有效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這樣可以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比如,我在教《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時,就帶著同學們一起看了《刺秦》電影,通過電影直白的人物表演、戲劇斗爭場面,讓學生對這段史實有了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在觀影過程中,同學們都被荊軻的那種大無畏為國獻身的精神深深感染,看到最后荊軻被殺時,有些女生流下了淚水,在這次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愛國觀。
依托本地優(yōu)秀歷史文化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領略國學文化魅力。壽縣,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人輩出,在上《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我利用周末時間組織班級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去了廉頗墓,讓學生對于廉頗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廉頗那種知錯能改的美好品質,也懂得了他深深的愛國熱情。在講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時,我們又組織了一次爬八公山的活動,這樣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質,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古人的氣息。學生爬上山頂后都顯得很興奮,當把所在的地方與課本上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時,更是覺得自己穿越到了淝水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耳邊響起了千軍萬馬的聲音。
最后,在當前國學教育日益重要的形勢下,我們更不能有半點馬虎。畢竟它對學生知識水平、個人素養(yǎng)提高都有著重要意義。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我們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新的要求,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龔治理.談談國學教育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讀寫教育教學刊,2010(3).
[2]武徐波.淺談國學教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