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空氣和氧氣”專題復習的探索與實踐

      2019-04-22 03:58王元龍
      化學教與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專題復習探索與實踐

      王元龍

      摘要: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我們身邊一種常見的物質(zhì),用途比較廣泛,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氧氣是初中化學的核心物質(zhì)之一,其化學性質(zhì)和制法是本專題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關鍵詞:空氣和氧氣;專題復習;探索與實踐

      文章編號:1008-0546(2019)02-0042-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初中化學在九年級才啟蒙,新授課和復習課的教學時間加起來不到十個月,教師面臨的困難是課時少、任務重、周期短,根本不可能進行單元復習,新授課一結(jié)束,就要立馬轉(zhuǎn)人專題復習。在今年專題復習中,通過重溫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之“我們周圍的空氣”和仔細翻閱化學教材(人教版)第二單元,我對“空氣和氧氣”專題的教學設計經(jīng)過深思,重新建構(gòu),經(jīng)過反復研討,確定以氧氣為主線設立五個學習活動。

      一、理念設計

      專題復習應依據(jù)課標要求,依托化學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梳理基礎知識和實驗基本技能,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網(wǎng)絡化,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專題復習仍然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專題復習還要注意降低教學起點,安排一系列學習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復習教學中來,彰顯他們的風采。專題復習要統(tǒng)籌安排,有計劃地實施,注重滲透化學學科思想和解題方法。

      二、課標要求

      三、教材解讀

      “空氣和氧氣”是初中化學復習第一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的第一個專題。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zhì),盡管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廣泛用于生產(chǎn)化肥和化工產(chǎn)品、煉鋼、作電光源等領域,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其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能供給生物呼吸和支持可燃物燃燒。

      在復習“空氣和氧氣”專題時,緊扣課標,既要突出重點(氧氣的制取和化學性質(zhì)等),又要兼顧對其他一些基礎知識(空氣的成分及用途、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一些基本概念辨析)的梳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的實驗裝置部分放在“專題十三:常見氣體的制取與凈化”里復習,在這里只梳理氧氣制取的一些相關內(nèi)容。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放在“專題二:碳和碳的化合物”里一并復習。

      四、教學實踐

      本專題的復習內(nèi)容劃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空氣的成分及用途,第二部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第三部分:氧氣的性質(zhì);第四部分:氧氣的制取,第五部分:基本概念辨析。這五個部分在教學設計中以五個學習活動呈現(xiàn)。采用PPT和導學案輔助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大大提高課堂容量,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也有利于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能力的形成。

      【引入】猜謎語: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時時刻刻離不了。(打一身邊的物質(zhì))

      活動一:空氣的成分及用途

      安排這個活動是引導學生梳理空氣的成分及用途,夯實基礎。

      (1)成分

      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占4/5且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的是(填化學式,下同),體積分數(shù)約占1/5,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2)用途

      ①氮氣(N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是因為氮氣中含有_元素的緣故;常用作保護氣,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液氮能提供環(huán)境,醫(yī)療上用于冷凍麻醉手術,交通上用于超導磁懸浮列車。

      ②氧氣(O2):供給呼吸,例如_______、_______等;支持燃燒,例如_______、_______等。

      ③稀有氣體:作保護氣,因為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作電光源,如航標燈、強照明燈、閃光燈、霓虹燈等,是因為稀有氣體在通電時會發(fā)出_______。

      活動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圖2)

      安排這個活動是引導學生回顧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原理、實驗現(xiàn)象,以此得出實驗結(jié)論并對探究過程進行反思。

      【原理】利用可燃物燃燒消耗空氣中氧氣,使集氣瓶內(nèi)氣壓_______(填“高”、“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進入瓶內(nèi)水的體積恰好是其中氧氣的體積。

      【現(xiàn)象】(1)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_______,放熱;(2)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升約占其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

      【結(jié)論】_______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反思】1.集氣瓶中預先裝少量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實驗時,如果進入集氣瓶內(nèi)水的體積少于其中空氣總體積的1/5,原因有哪些?(答兩條)_______、_______。

      3.此實驗還證明了氮氣的哪些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三:氧氣的性質(zhì)

      設計這個活動是復習鞏固氧氣的性質(zhì),特別是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氧氣的性質(zhì)包括其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對于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只要求學生記住五個方面(色、味、態(tài)、密、溶)即可。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是本專題的重點之一,在組織復習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時,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進行梳理,并且要站在九年級化學教材上、下冊的高度來構(gòu)建,教學方法是上臺搶寫。用表格來引導學生比較C、S、Fe等物質(zhì)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發(fā)生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1)物理性質(zhì)(填表)

      (2)化學性質(zhì)

      ①構(gòu)建思維導圖

      圖3中“——”兩種物質(zhì)可發(fā)生反應。上臺搶寫,寫出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物質(zhì)的化學式(除P外),然后在黑板上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個同學限寫一個。

      【反思歸納】從圖4可以看出:氧氣能與非金屬單質(zhì)(P、C、S、H2)、金屬單質(zhì)(Fe、Mg、Al、Cu)、化合物(CO、CH4、C2H5OH)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的氣體,在上述化學反應中具有_________性,是一種常見的劑。

      ②比較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

      【反思歸納】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除與可燃物的性質(zhì)、與空氣(或氧氣)的接觸面積等因素有關以外,還與空氣(或氧氣)_________的有關。

      活動四:氧氣的制取

      設計這個活動是復習鞏固氧氣的制取方法、收集方法、檢驗方法和驗滿方法。氧氣的制取方法也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進行梳理,教學方法也是上臺搶寫。收集方法、檢驗方法和驗滿方法引導學生用填空的方式來完成。

      (1)制取方法

      ①構(gòu)建思維導圖:圖5中“→”表示一步轉(zhuǎn)化,箭頭指向的物質(zhì)是生成物。再次上臺搶寫,寫出哪些物質(zhì)可制取氧氣,如果是化學方法的話,要求在黑板上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個同學限寫一個。

      ②思考:在上述方法中,哪些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

      【反思歸納】選擇制取氧氣的物質(zhì)時,一定要選擇含有_________元素的物質(zhì),因為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__不變。

      (2)收集方法

      1.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原因是_________。

      (3)檢驗方法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若木條復燃,證明瓶里裝的是氧氣。

      (4)驗滿方法

      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氧氣的收集方法有兩種,驗滿方法也有兩種: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集氣瓶口_________,證明氧氣已經(jīng)集滿。

      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_________,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經(jīng)集滿。

      活動五:基本概念辨析

      安排這個活動是以填寫表格的方式來辨析兩組概念:化合反應、分解反應與氧化反應、混合物與純凈物,以此來加深鞏固這些基本概念,知道相關概念之間的區(qū)別,便于應用。學生辨析化合反應、分解反應與氧化反應時可借助他們在板上書寫的關于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和制取的化學方程式,辨析混合物與純凈物時可用本節(jié)課出現(xiàn)的空氣、氧氣、紅磷、鎂、甲烷等物質(zhì)為例。當然,也可在鞏固訓練中設計這些內(nèi)容。

      五、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多年的化學教師,從教學實踐到教學研究,從理性思考到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觀念的提升似鳳凰涅槃,其中辛苦不言而喻。思想決定行動,想法決定做法。只有在教學中加強研究,課堂上學生充滿活力、生機盎然,那么夯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習能力才會落到實處。

      本專題設計的五個學習活動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相互聯(lián)系,以氧氣為主線,不斷遞進。其思維導圖如下:

      本專題的教學設計從“知識為本”走向“思想為本”,教學內(nèi)容從“面面俱到”走向“簡約實用”,教學方式從“邊講邊練”走向“精講精練”。力求形式上求新,內(nèi)容上求實,方式上求變。

      專題復習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重視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專題復習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永才,倪娟.“離子反應”高三專題復習課教學實錄與反思[J].化學教與學,2013(12):34-37

      [3]范慶英,肖紅梅.淺談初中化學專題復習策略[J].化學教與學,2015(6):74-75

      猜你喜歡
      專題復習探索與實踐
      談中考專題復習之動態(tài)型問題的教學
      談中考專題復習之動態(tài)型問題的教學
      化學“微專題”復習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關于當代高等院校大學生就業(yè)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依托重點實驗室平臺 促進開放式實驗教學
      淺談素質(zhì)教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管理模式在職業(yè)技能培訓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
      將數(shù)學建模思想融入土建類專業(yè)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芻議*
      論高中物理電路知識的學習方法及解題思路
      江陵县| 利川市| 嫩江县| 页游| 介休市| 秦安县| 岗巴县| 黄平县| 涿鹿县| 锡林郭勒盟| 奈曼旗| 通辽市| 乐清市| 板桥市| 河北省| 余江县| 鲁甸县| 昌都县| 邵东县| 汽车| 渭南市| 乐至县| 甘德县| 临泽县| 涟水县| 肥城市| 双江| 丽水市| 泗阳县| 芦溪县| 韶山市| 尼玛县| 东明县| 长武县| 资阳市| 大同县| 南汇区| 沽源县| 玉树县| 昂仁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