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杰
近幾年,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瘜W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實驗題也是其中的重點題型,但因為涉及面廣,實踐性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讓學生了解化學實驗的規(guī)律,提高解答相關試題的能力,成了目前高中化學實驗課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高考實驗試題呈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注重考查學生的觀察、操作、分析、理解與實驗設計能力;注重考查學生對實驗和演示、反應原理和實驗原理的掌握情況;既注重課本中的基礎性實驗,又重視設置開放性試題;學科間綜合交叉特性明顯,等等。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熟記實驗基礎知識,掌握實驗原理,明晰實驗目的與要求,熟悉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等。遇到新的實驗情境時,要學會聯(lián)想到已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將會合理遷移。
在做化學實驗題前,要做好以下準備:
1.熟記實驗器材。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涉及很多實驗儀器,如,試管、蒸餾燒瓶、啟普發(fā)生器、錐形瓶、集氣瓶、滴瓶、U形管、洗氣瓶、干燥管,等等。不僅要熟記這些器材,還要熟悉這些器材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如試管的使用:加熱時試管外壁要擦干,要用試管夾進行夾取操作,或者用鐵夾將其固定在鐵架臺上;加熱固體物質時,固體要平鋪在管底,管口略向下傾斜;加熱液體時,加入的液體量不能超過容積的三分之一,等等。
2.牢記實驗步驟。做實驗時,操作步驟非常重要,如果弄錯順序,小則實驗失敗,大則造成事故,因此要牢記“從下往上”“從左到右”“先塞后定”“固體先放”“液體后加”?!皬南峦稀痹瓌t:如做Cl2實驗時,裝置順序是這樣的:先放好鐵架臺,再把酒精燈的位置擺正,然后再根據(jù)酒精燈的位置固定好鐵圈,放好石棉網(wǎng),最后固定圓底燒瓶。
在答題過程中要認真讀題,仔細分析每種儀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認真檢查裝置的每個流程,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作答。同時,作答時,一方面要簡化實驗步驟,另一方面要將復雜的實驗問題拆分成一系列小步驟,再將各個獨立實驗的結論綜合到一起。在把握這些原則的基礎上,注意歸納與總結,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1.多向對比,去偽存真。無論是哪個學科,在解相關試題時,多向對比都是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化學實驗題也不例外,需要學生思維縝密,認真審題,從而理出解題思路。如將鎂粉加入到溴水中,一段時間后,溴水的顏色逐漸褪去,怎樣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如下:(1)Br2+H2O = HBr+HBrO; (2)Mg+2HBr = MgBr2+H2↑,
Mg+ 2HBrO=Mg(BrO)2+H2↑。有學生認為在反應過程中,由于次溴酸不斷被消耗,第一個反應向右進行,所以溴水顏色逐漸褪去。也有學生認為,導致溴水顏色褪去的原因并不是這些。為了解開大家的疑惑,我們做了全面分析:將鎂粉加入含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溴水不褪色,則說明鎂不能與液溴發(fā)生反應,向溴水中加入鎂粉立即觀察現(xiàn)象,如果產(chǎn)生大量氣泡,則溴水褪色的原因是(1)。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詳細閱讀實驗相關信息并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還應該采取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從而達到撥開迷霧、去偽存真的目的。
2.收集整理,歸納總結。學習知識時,如果不善于歸納總結,所學的內(nèi)容將始終像一盤散沙,想用的時候,雖然知道它在那里,卻怎么也抓不起來。所以平時要多準備幾個錯題本,把一些容易弄混的概念、實驗步驟、物質反應的特殊現(xiàn)象進行歸納,用思維導圖等形式理出知識樹,把每個知識點掛在“樹”的相應位置上。如,按照直接加熱來劃分的普通玻璃儀器主要有三種:直接在燈焰上加熱的試管、硬質玻管等;隔著石棉網(wǎng)加熱的燒瓶、燒杯等;不能加熱的U型管、冷凝管等。在收集氣體時,根據(jù)氣體的物理或化學性質可采取的方法有排水集氣法、向上(下)排空氣集氣法等。因此,歸納總結法是符合學生認知體系的一種解題方法,平時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而言之,盡管高中化學實驗題紛繁復雜,但如果注重歸納總結,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當然,平時還是要注重實驗,多動手,多動腦,直接觀察與親身實驗都會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從而在面對實驗題時心中有數(shù)。透過實驗現(xiàn)象進行歸納總結,一方面能夠提升自己的實驗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舉一反三,摸透實驗試題的特性,掌握實驗規(guī)律,從而逐步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