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覃小園 劉為臣 謝曉蕾 李鎮(zhèn)堯
【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診斷中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應用價值,以期提高肺癌診斷準確率。方法: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28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研究對象,選取同期與我院接受診斷的28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受試者靜脈血中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并與正常值范圍進行對比。觀察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對象進行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及肺癌組不同標志物單獨及聯合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準確度。結果:肺癌組四項標志物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特異性低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敏感性與準確性均顯著高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較正常人高,采用聯合檢測方法,能夠明顯提高檢測的水平,對于肺癌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因此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聯合檢測;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
肺癌是我國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不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而且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影響著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在日常傳統(tǒng)的肺癌患者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檢查手段:第一,病理學檢查手段;第二,細胞學檢查手段;第三,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手段。而由于在肺癌患者患病初期,其并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上述三種傳統(tǒng)型的檢查手段并不能夠對肺癌問題進行有效的查驗,通常在肺癌患者己經進入肺癌晚期或者轉移階段時才能夠才查驗出。因此,上述三種傳統(tǒng)型的肺癌檢查手段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肺癌患者的治療,造成肺癌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影響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身體健康。現階段隨著我國肺癌癥狀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檢測手段也不斷向更加科學化、先進化的方向發(fā)展,逐漸出現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受試者靜脈血中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并與正常值范圍進行對比的方式。采用聯合檢測方法對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能夠有效對患者的患病情況進行檢測,進而避免出現肺癌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的問題出現。為了對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有效性以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本文在研究中將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并對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對象實施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檢測方式,對肺癌組不同標志物單獨及聯合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準確度進行詳細的對比與分析。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28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研究對象,選取同期與我院接受診斷的28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肺癌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齡為21歲~79歲,平均年齡為(49.63±0.81)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為20歲~81歲,平均年齡為(49.98±1.25)歲。兩組患者資料有可比性(P>0.05)。肺癌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經影像學、病理組織等手段,確診患有肺癌。排除標準:①依從性交叉、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⑧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
1.2方法
本次研究選取的所有受試者,均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3mL的靜脈血液用于分析。所取靜脈血液經16cm離心半徑及l(fā)0min離心后降血清分離,并于當日進行檢測。靜脈血液中血清CEA、CAl99、CAl25、CYFRA-21均嚴格按照檢測說明書操作予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檢測結果若顯示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高于正常值范圍,則判定結果為陽性。其中,CEA正常值范圍ong·mL-1。-5ng·mL-1、CAl99正常值范圍ou·mL-1-35u·mL-1、CAl25正常值范圍ou·mL-1-35u·mL-1、CYFRA-21正常值范圍on·mL-1-3.3ng·mL-1。
1.3觀察指標
觀察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對象進行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包括CEA(血清中癌胚抗原)、CAl99(糖類抗原199)、CAl25(糖類抗原125)和CYFRA-21(細胞角蛋白19片段);肺癌組不同標志物單獨及聯合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準確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l9.0統(tǒng)計軟件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照組與肺癌組四項標志物表達水平對比結果
根據表1可以發(fā)現,肺癌組四項標志物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l。
2.2肺癌組不同標志物單獨及聯合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準確度對比結果
根據表2可以發(fā)現,肺癌組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特異性低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敏感性與準確性均顯著高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肺癌作為一種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惡性腫瘤病癥,影響著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在肺癌病癥的檢測中,傳統(tǒng)型的肺癌檢查手段并舉具有較好的肺癌檢測效果,僅在肺癌患者已經進入肺癌晚期或者轉移階段時才能夠才查驗出,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肺癌患者的治療以及身體健康。針對該種情況,我國肺癌癥狀的臨床研究小組對肺癌檢測方法進行不斷深入研究,逐漸研究出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受試者靜脈血中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并與正常值范圍進行對比的檢測方式。該種檢測方式不僅能夠及時對肺癌患者的病癥情況進行檢測,而且能夠抓緊最佳治療時機,最大程度提升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中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28例肺癌患者作為肺癌組研究對象,選取同期與我院接受診斷的28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在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具體實施中,應重點對四項標志物表達水平進行檢測,以判定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方式的有效性以及應用價值。同時,還應對不同標志物單獨及聯合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準確度進行重點測量,進而對聯合檢測方法使用性能進行重點的、清晰的了解。在本文受試者進行聯合檢測時期,應保障檢測者處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進而避免由于食物能量的獲取影響檢測的準確性。在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受試者靜脈血中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之后應與血清水平正常值進行對比,進而對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情況進行判斷,為肺癌患者的病情階段分析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本文具體數據研究與臨床調查后得知,肺癌組四項標志物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特異性低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標志物聯合診斷敏感性與準確性均顯著高于不同標志物單獨診斷,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較正常人高,采用聯合檢測方法,可以有效對肺癌患者的患病階段與情況進行清晰的了解,進而確定治療手段。同時,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方式能夠明顯提高肺癌的檢測水平,對于肺癌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支持作用,能夠抓緊最佳治療時機,最大程度提升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在肺癌患者的病情檢測中,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值得被推廣應用,并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