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卡藝術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卡諾文化遺址中,從一些簡單的彩繪紋飾就可以窺探現如今唐卡藝術的先河。唐卡的種類相對比較豐富,在其中繪畫藝術是最為流行的一種,一般是通過繪畫獨特審美特征以及交易開展有關宗教膜拜職能的凸顯以及宗教信仰的激發(fā)。本文首先對唐卡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之后著重分析了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關鍵詞:唐卡;繪畫藝術;審美特征
唐卡繪畫藝術主要發(fā)揮的線描作用,將其作為造型骨架實現藏族審美傳統(tǒng)的展現。一直以來,線描技法已經發(fā)展成為了衡量唐卡繪畫大師實際水平以及審美價值評估的重要的標志。對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進行分析考察,對于實現唐卡藝術傳承發(fā)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唐卡相關概述
在中國,藏族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它的文化也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卡在藏族文化中代表的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宗教藝術品。具體來說,它也是用彩鍛裝裱而成的一副卷軸畫,這種繪畫一直以來都被藏族人們作為一種相對重要的畫中。唐卡的實際內容較為豐富,不僅包含姿態(tài)多變的佛像,同時也有反映藏族歷史以及民族風情的畫面??偟膩碚f,唐卡的構圖比較嚴謹,并且也非常的豐富與多變,其畫法主要是使用白描以及工筆重彩的方式為主。其實際品種不僅有彩繪唐卡,還有印刷唐卡、刺繡、織錦等等多種類型。在藏族民族文化藝術領域,唐卡繪畫藝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文化寶藏。在世界美術領域中,帶有藏族特色的藝術珍寶同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卡繪畫藝術的領域十分豐富,并且題材也相對比較的廣泛,涵蓋歷史人物傳記、宗教佛僧的傳承等等,多數藝術作品都可以在唐門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甚至可以將藏族民族的壯闊都濃縮到一副圖畫中。最重要的是唐卡對于文化的建設以及美術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二、唐卡繪畫藝術審美特征
(一)嬌艷與和諧的色彩
在唐門繪畫藝術中,對于色彩的處理主要是畫師在進行線條勾勒的前提使用不同的顏料以及添色工藝的處理來開展,可以促使以往相對精致的線條逐漸趨向于鮮明與藝術化,以此來培養(yǎng)唐卡繪畫藝術所具備的審美成就,由此也顯示出了藏族民眾的勇敢、勤勞以及熱情的民族性格與審美情趣。
(1)巧妙發(fā)揮色彩象征
一般來說,唐卡繪畫藝術往往具備相對深刻的重要意義,并且有著非常強烈的裝飾意義,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繪畫環(huán)節(jié)中排列秩序以及顏色純度等等的控制方面。唐卡繪畫與壁紙之間較多使用的都是黃、紅、藍等等相對純正的顏色,并且其中包含著十分包含以及相對獨特的意義。舉例說明,黃色主要代表的是和平與解脫,藍色主要代表的是威武與雄壯,紅色則代表的是權勢統(tǒng)治,綠色指的是賦予與豐盛。種種顏色共同組成樂對世間變化的演化規(guī)律,像是鯨魚、童子、大象、龍女,它們主要代表的是智慧、禪定、清規(guī)戒律等等相似的含義。
(2)合理營造透視化空間氛圍
唐卡繪畫藝術在透視效果的處理方式上主要使用到的是散點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跳脫以往傳統(tǒng)時空所帶來的限制性因素,水相同的主體背景但是不同時代以及區(qū)域的事物充分融合到一起,以此來衍生出更多情節(jié)相對緊密的藝術之作。
(3)應用色彩對比反差效應
在唐卡繪畫中,最常用的顏色就是淺藍、紅色、黃色、金色,這些都是在壁紙色彩活躍中存在的一些比較主體的旋律,同時也是在對比與和諧處理措施方式的影響之下促使畫作的實際飽和程度以及冷暖屬性變得更加和諧,形成一種最佳的發(fā)展狀態(tài),通過這種方式促使繪畫的內容以及形式逐漸趨向于自然融合的發(fā)展趨勢,并且凸顯出相對較高層次的一種藝術以及審美特征,例如千手觀音的手臂,它主要是將線條、色彩、構圖等等相互結合起來,促使多種手姿能夠被更加鮮明的展現出來,同時搭配上端莊賢淑的氣質以及純凈的延伸,促使所有的繪畫作品的藝術美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二)多樣化的線條
壁畫在經歷磨光、上膠、構圖位置確定之后,首先需要做的是起稿。將壁畫中包含的人物與畫面等等各種事物的輪廓都要用炭條將他們勾勒出來。另一方面,在整個繪畫的過程中,起稿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骨架作用,它對于壁畫質量的優(yōu)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寺廟中的壁畫多數都是一些專業(yè)水平高的手藝人來完成的。對于繪畫中包含的各種線條,有專門的學者曾經表明,無論是數學還是畫家所使用的線條,都可以對所有的可視化對象進行界定以及描繪。古代人類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線條,通過對其進行運轉、變幻、構思與組合等等,促使線條呈現出一種優(yōu)勢絕妙的美感,不同組合構思等等表現出的畫面效果與韻味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些韻味既有活潑、輕松、流暢,也有挺拔、豪放、古樸等等多種不同種類??偟膩碚f,唐卡線條所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心靈與靈魂方面的享受。
結語:
綜上所述,唐卡繪畫藝術表現的是一種樸野相互統(tǒng)一的視覺性效果,實現色彩、線條與構圖等等的融合之后,會令觀賞群體在審美的靜觀之中達到心曠神怡的效果。并且這些審美表現特征更深層次的蘊含著多數藏族民眾的藝術品格以及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張華.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淺論[J].大眾文藝,2016(17):130.
[2]白瑩.淺析唐卡繪畫的獨特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5(05):110.
作者簡介:
端智彭措,男,1998年8月24日,青海玉樹人,藏族,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視覺傳達設計(唐卡)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