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皛 黃亞川 李依晨
(江蘇省常熟市植保植檢站,江蘇 常熟 215500)
煙粉虱為半翅目粉虱科植食性害蟲,原發(fā)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寄主達400余種[1],常熟地區(qū)煙粉虱常見寄主有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蔬菜作物,還有部分花卉園藝植物。煙粉虱的幼蟲、成蟲均通過吸食植株的汁液來危害作物,使植株變黃、萎蔫,種群數(shù)量大時,其分泌的蜜露可引發(fā)煤污病,造成植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刺吸式的取食方式還可傳播病毒[2~4]。常熟地區(qū)煙粉虱每年發(fā)生11~15代,世代重疊,煙粉虱在大棚或溫室內(nèi)越冬,因此冬季溫室、大棚內(nèi)的煙粉虱基數(shù)是判斷次年田間煙粉虱發(fā)生程度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煙粉虱發(fā)育適宜溫度26~28℃,在25~30℃、相對濕度70%以上的條件下,完成1代只需20 d左右。煙粉虱可耐40℃以上高溫,夏季高溫干旱的大棚有利于煙粉虱的繁殖[5~6]。煙粉虱雌蟲可產(chǎn)卵300粒以上,繁殖能力強,成蟲體型小不易被發(fā)現(xiàn),一旦被發(fā)現(xiàn)其種群數(shù)量往往已很大。此外,煙粉虱成蟲有翅,可遷飛,進入盛發(fā)期后可轉移危害。為有效防治煙粉虱危害,我們于2018年夏季開展了藥劑防治煙粉虱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藥劑為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24%螺蟲乙酯懸浮劑(拜耳中國有限公司生產(chǎn))、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chǎn))、煙粉虱專用性誘劑(常州寧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供試作物為辣椒,試驗時辣椒株高1 m左右,田間長勢一致。
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667 m2用量4 g、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67 m2用量30 g、24%螺蟲乙酯懸浮劑667 m2用量20 mL、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667 m2用量10 mL、“黃板+煙粉虱性誘劑”667 m2設置108套以及空白對照。每小區(qū)面積56 m2,不設重復。7月20日采用植?;? WBD-18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對辣椒植株葉面均勻噴藥,667 m2用水量45 kg。7月23日、25日、27日、31日,即用藥后3 d、5 d、7 d、11 d分別調(diào)查各處理煙粉虱成蟲數(shù)量并計算相對防效。每處理隨機調(diào)查11個點,每個點取植株中上部3片葉。
不同處理對煙粉虱防治效果的影響見表1。
表1 各處理煙粉虱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用藥后3 d,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處理煙粉虱的防效最高,達85.29%,其次為“黃板+性誘劑”處理(66.46%),其它處理相差不大(防效均在53%左右);用藥后5 d,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處理和“黃板+性誘劑”處理的防效分別為82.61%和71.93%,仍高于其它處理,其它3個處理的防效仍然相差不大,但較用藥后3 d的防效有明顯提升;用藥后7 d,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處理的防效最高(80.61%),其次為“黃板+性誘劑”處理(71.52%),24%螺蟲乙酯懸浮劑處理的防效為70.51%(與“黃板+性誘劑”處理相當);用藥后11 d,24%螺蟲乙酯懸浮劑處理的防效最高,為82.28%,其他處理的防效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試驗結果表明,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短期內(nèi)對煙粉虱防治效果較好,但后期防效有所下降;24%螺蟲乙酯懸浮劑后期的防效較好,但速效性不佳,建議在煙粉虱若蟲較多的情況下使用;“黃板+性誘劑”處理防治煙粉虱效果比較穩(wěn)定,可在蟲口密度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應用。
為有效防治煙粉虱危害,除藥劑防治外還應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措施。
及時摘除植株老葉、黃葉,特別要及時摘除植株中下部蟲卵和若蟲多的葉片,并將其帶出種植區(qū)域;清除田間雜草及前茬作物殘體,大水漫灌,殺死土壤中蟲卵;煙粉虱盛發(fā)期盡量避免連片種植茄子、辣椒、黃瓜等茄果類和瓜類作物。
煙粉虱成蟲具有很強的趨黃性,可懸掛黃板誘殺。隨著植株的生長,應及時調(diào)節(jié)黃板的懸掛高度。
可利用煙粉虱天敵進行防治,如麗蚜小蜂、草蛉、瓢蟲以及一些真菌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