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痹谇安痪门e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出發(fā),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大要求,堅定了廣大思政課教師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的信心和決心,為我們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不斷加強,思政課成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青少年學生處在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關鍵期,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學校思政課就是要培養(yǎng)、鞏固和發(fā)展好青少年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破解他們可能遇到的懈怠、困惑等成長困境,防止少數(shù)青少年學生“三觀”發(fā)生重大變化甚至顛覆性改變。
但毋庸諱言的是,在不少人看來,思政課往往等同于“無聊無用課”“枯燥乏味課”。在一些學校里,我們仍然聽到不少同學、教師對思政課的“吐槽”:同樣內容學了幾遍,內容無法緊跟現(xiàn)實,說教色彩較重,教師水平不一,課程專業(yè)性不強,社會實踐不好組織,好的專家講座不好請,同學聽講不認真,對教材、考試等管得過死,講課用視頻資料時長也有限制等等。
讓思政課“活起來”“火起來”,一方面要改變思政課“內容高大不接地、概念抽象冷冰冰、理論高深無大用”的刻板印象。事實上,思政課的內容應該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比如教育學生愛國,將“一帶一路”等時下最熱的話題帶入課堂,將諸多“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對世界經(jīng)濟、社會、民生等的貢獻帶入課堂,恐怕比單純的說教更管用。只有恢復思政課來自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真身,塑造接地氣、貼近生活、務實管用的新形象,夯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年的發(fā)展路徑,才能讓思政課從內容上“活起來”“火起來”。
讓思政課“活起來”“火起來”,另一方面要主動適應青少年學生獲取知識、接受信息的習慣,做到形式有創(chuàng)新。在信息多元的時代背景下,思政課應盡量有即時性、互動性、溝通性,宜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比如,充分運用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等手段和元素,通過課堂演講辯論、知識競賽、線上線下配合教學,課堂教學同微電影、紀錄片相結合,將課堂搬到校外實踐活動,將文藝表演融入思政課堂等等,這樣的思政課才會別開生面、有益有趣,才會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總而言之,好的思政課不要端著表情,不要板著面孔,而要華麗轉身,滿足青少年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從內容到形式都“活起來”“火起來”,這樣才能使思政課知識內化為學生良好的個性修養(yǎng),外化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覺行動,才能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