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拜
摘 要:由于大環(huán)境的影響,農村的小學生比較簡單,同時他們的認知、是非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在小學階段老師要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德育,讓學生知道對錯、能辨是非,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的性格。這是素質教育要求,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老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外生活,積極進行引導。要重視社會對學生德育的影響,發(fā)揮其德育作用。重視示范作用,促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措施;方法
不管是農村小學還是城里的小學,在給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是老師必須要思考和關注問題。只是農村的德育教育老師要針對農村學生的特征和農村教育的環(huán)境,認識到農村教育資源的匱乏等因素。由于城市化發(fā)展的不斷深入,大多數(shù)農村人員進城務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這讓孩子在成長關鍵時期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學生所有的德育教育工作都落到老師身上。針對這種情況,農村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師一定要更加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德育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具體的教育中不斷進行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小學德育教育的問題,推動德育教育的發(fā)展。
一、老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外生活,積極進行引導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成績老師要關注,思想品德、課外生活等老師也要給予一定的關心。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有老師的監(jiān)督和指導,可是他們課外生活教育就沒有那么緊密,尤其是農村的小學生,父母要不么在身邊,要么忙于農活,這不但影響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還容易讓孩子出現(xiàn)危險,影響孩子的成長。還有由于農村孩子課外活動資源比較匱乏,活動單一。如果老師能盡自己能力在學生課外活動中伸出援助之手,就會給學生留下比較好的印象,還可以逐漸建立起比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在老師參與、幫助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會更加深入,觀察會更加仔細,實施起德育教育來,就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的順其自然,效果也會更好。例如,學生在生活中有沒有什么問題?學生在課外進行什么活動、放學后在家里都干些什么?這些都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發(fā)現(xiàn),也了解不到的,只有通過關心學生的課外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必須的幫助,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正常的發(fā)展,保證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要重視社會對學生德育的影響,發(fā)揮其德育的作用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育重才智,輕德育的現(xiàn)象十分重要,這顯然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也使孩子的成長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比如,學生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學生除了成績好,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愛心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這都是不健康的教育導致的結果。所以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家庭、學校是關鍵,社會對學生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形形色色的事情都存在,為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社會一定要努力給學生呈現(xiàn)積極、陽光的一面。發(fā)現(xiàn)不良的事情出現(xiàn),那么社會輿論也要積極引導。只要人人都能為小學生著想,能認識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每一個人就能為德育出一份力,讓社會、家庭、學校聯(lián)合起來,做好農村小學的德育工作,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發(fā)展。
三、重視示范作用,促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都還不夠成熟,他們言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尤其是他們身邊的人,如,父母、老師、同學,還有他們周圍那些熟悉的人等。所以,老師對學生進行教育,一定要注意身體力行,要時刻把自己當成模范和表率。因為老師本身的行為處事、言語,學生都會有意識地去記在心里的,如果老師的言行不一,學生就會不自覺地產生比較的心理,影響學生認識和學習,對德育不利。所以,作為老師在德育教育時,堅持以身為范尤其重要,否則對學生的教育就有可能適得其反,難以達成預期效果。當然,這種示范作用不能只限于老師,還要延伸到家長和社會上,鼓勵家長做好榜樣,這樣對孩的影響和德育才能更加有效。
總之,現(xiàn)代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遵從素質教育要求,積極探索和嘗試,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措施,全面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檀傳寶.高低與遠近:對于“德育回歸生活”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5(1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中小學德育工作文獻規(guī)章要覽[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注:本文系甘肅省隴南市教育科學研究2016年度規(guī)劃課題《農村小學德育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LN[2016]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