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云
摘 要:語文是讓學生了解各種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習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中主要接觸的就是識字的內(nèi)容,同樣低年級的語文學習正是學生奠定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時期,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應(yīng)該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創(chuàng)新課堂識字教學方式,讓學生趣味識字,從而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主要介紹的是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使得識字更加有趣的策略,希望能夠給予廣大教師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趣味
中國漢字是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也是以識字教學為主,但是通過分析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識字的。要想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首先就應(yīng)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有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進而提高漢字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shè)識字情境,讓學生有效識字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較少,對新的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識字教學時首先應(yīng)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趣味的識字情境,可以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入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拉近語文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產(chǎn)生熟悉感,進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識字。
例如,在學習《口耳目》時,剛上課時,我走進教室,跟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美術(shù)課,每一個小朋友畫出自己的自畫像,包括我們的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等,看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睂W生聽到要畫自己,紛紛動起筆來。不一會兒一幅幅小人兒就出現(xiàn)了,然后我讓學生仔細看看自己畫得眼睛、嘴巴和耳朵,然后說:“同學們都畫得非常好,那么既然我們都會畫我們的眼睛耳朵,有誰會用漢字寫出來呢?”學生都沉默不語,然后我接著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幾個字,看看我們畫出來的形狀和漢字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都提起精神,端正坐姿進行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yīng)該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生出學習的動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情緒,進而有效地學習。
二、利用教育游戲,讓學生快樂識字
游戲教學是教師在低年級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教學方法,因為低年級的學生活潑愛玩的天性,所以在課堂中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將漢字與游戲進行整合,組織學生進行識字游戲,進而使學生在享受游戲的過程中認識漢字。
例如,在一次漢字復習課上,我?guī)ьI(lǐng)學生進行了一個這樣的游戲:我首先在黑板中寫出幾個漢字,比如,日、大等,然后讓學生在這些字上加上一筆,變成一個新的漢字,回答出一個獎勵一朵小紅花。學生聽到要玩游戲,便爭先恐后地想要上臺參加,然后我選出了幾個學生讓他們進行第一個回合的參與,我看著學生寫出了“目”“白”“田”“天”“太”等漢字。在幾個回合的游戲中,學生回顧和認識了很多漢字,使學生對這些漢字的印象進一步加深。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將漢字游戲運用到課堂中,活躍課堂的氛圍,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認識更多的漢字。
三、滲透漢字文化,提高學生漢字素養(yǎng)
我國古人在造字時融入了深厚的思想和含義,根據(jù)我國古代的造字法,我們可以知道一共有六種造字法,分別是:形聲、象形、會意、指事、轉(zhuǎn)注和假借。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也應(yīng)該有意識地向?qū)W生滲透我國古人的造字方法,以此來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同時又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日月水火》時,我先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一張?zhí)?、月亮、火和水的簡筆畫,然后在它們的下方對應(yīng)的寫出日月水火這幾個字,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有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它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比如月亮就是彎彎的,而“月”字就像是一個月亮一樣也是彎彎的。同理其他幾個字也是一樣。隨后我告訴學生:“我國古人在造字時,有一部分的字就是按照它們本來的樣子進行細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字,今天學的這幾個字就是這樣,這種造字方法,我們稱之為象形?!睂W生恍然大悟,以后再看到這些事物時就會想起這幾個漢字。因此,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漢字文化的滲透,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漢字的含義,進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豐富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注重捕捉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的識字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境,并采用有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漢字的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不能忽略漢字背后所蘊含的文化,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小娟.論趣味識字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42-43.
[2]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9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