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留意‘尋情、借機‘造情、適時‘煽情”三個方面提出開展激情作文教學的方法,并舉實例作以佐證。通過激情作文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作文、快速作文和真情作文的能力與習慣。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件令中小學語文教師叫苦不迭的事情,而寫作文更是讓學生哭爹叫娘的“任務”。學生覺得每次寫作文就如同上戰(zhàn)場,絞盡腦汁但還是捉襟見肘。教師煞費心思,學生搜腸刮肚,但總是收效甚微。如何有效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作文教學,關鍵要在“情”字上下工夫。
第一,留意“尋情”
寫作文是由激情刺激(沖擊)感情而產生的一種沖動,不是一種被動的制作。而我們的作文教學卻恰恰忽視了這一基本的原則。每一單元最后一課上完了,布置預習:“明天我們寫作文,下去以后準備有關××的資料!”一個“生產任務”一下達,學生漫無邊際,摸不著頭腦,愁云立即罩上了額頭,哪有什么“激情”可言?寫出來的文章會有真情實感嗎?不去抄襲,何來之文?
要避免作文的“空穴來風”,就得平時留意“尋情”。教師在每一單元教學之前,應把這一單元的寫作訓練重點牢牢掌握在心,并隨時思考這一訓練要點與學生的生活在哪一點上最相近,選擇一兩個最相近的切入點安排學生去體驗,也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留意,一發(fā)現(xiàn)有切入點可以馬上切入到作文教學。此時,學生的情緒正處于高漲時,對這些事例可以有明顯的外部感覺,再加上老師的相機引導,便可成就自己的文章。
剛接觸一事一議的文章,學生練習寫了兩次,總是不知所云,不是直接寫成了記敘文,就是直接開頭議論,大話、套話、空話連篇,幾乎沒有由一事引出恰當議論的寫法。在三番五次講解無果的情況下,教師想到了激情作文,演了一場戲:事先讓兩位學生課間在教室里打鬧,又安排了幾位班干部一人提一點建議。當我“大發(fā)雷霆”地“轟”他們出教室時,教室里一片寂靜,可以看出學生被這突如其來的震怒搞懵了。此時,班干部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我假意“釋放”他們,讓學生就這件事寫一篇文章,先具體敘述事件經過,然后把剛才這些見解確立成論點,寫成一篇一事一議的文章。兩課時下來,學生基本上都完成了作文。雖然欠精彩,也有50篇作文一個“模型”的缺點,但還是有了一事一議文章的樣式。我想這也許就是感情沖動的結果。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善于思考觀察,這樣的契機還是很多的。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最起碼能寫出自己的文章,避免了抄襲。久而久之,學生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有了心,留了心,也就會去記述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并會試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就是作文。
第二,借機“造情”
激情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但這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創(chuàng)設。因而學生的作文寫作不宜放到課外,而應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很多語文教師怕課堂作文影響教學時間,就把作文布置到課外讓學生去寫,或者先布置讓學生在課外寫底稿,只在課堂內謄寫。這樣做學生既得不到快速構思、列提綱作文的訓練,又給他們提供了抄襲作文的機會。課堂作文則可以由教師個別指導,讓學生體會作文的真正寫作要求。
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下簡稱《茅》),我用李清照《如夢令》詩詞寫意示范,然后讓學生對《茅》詩寫意,但是半個小時下來,有些同學只寫了一小段,有些甚至一字未動。我不免有些著急,讓同學們晚上睡覺時好好體會作者當時所處的境況,深切體會“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雨腳如麻未斷絕”和“布衾多年冷似鐵”下的“嬌兒惡臥踏里裂”是一種怎樣的“惡臥”,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自己處在那種境況下會想什么,杜甫想的是什么,體會作者那種“窮時憂黎元,濟世肯殺身”的思想境界。第二天,我一改清晨不寫作的習慣認識,利用早自習和第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繼續(xù)作文,兩節(jié)課下來,有80%的學生完成了作文。
第三,適時“煽情”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是膚淺的、表面的,很多時候不是學生未經歷觸動自己情感深處的事情,而是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不能調動對自己內心的情感,即寫作要求與內心情感產生不了“共鳴”。此時,則需要老師適時“煽情”,以調動情緒“共鳴”,并想法讓這種“共鳴”進行合理“傳染”。
命題作文《媽媽,我想對您說……》一布置,先讓學生口頭作文,說說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學生都覺得媽媽很辛苦,應該感謝媽媽,但都沒有典型的事例,也不能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此時,我給同學們講了一件我小時候的事:那時候家里窮,沒有看時間的鐘表,四年級時,有一次要到中心小學參加統(tǒng)考,媽媽很操心,半夜醒來看見院子里麻麻亮,就給我做飯,等飯吃完,天還是麻麻亮,原來正值月中,又是陰天,媽媽以為是天快亮了。學生一聽,這么普通的一件事你也講?我就勢煽情,就是要從普通的事中看出母愛的偉大。學生便想起了平時生活中媽媽的關心,有幾個學生還從媽媽的嘮叨聲中看出了母愛,表達了對母親的理解與深愛。
作文教學雖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始終一致的,那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真情作文、自主作文,寫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感情。激情作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
參考文獻:
[1]劉秀梅.作文教學中的激情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2]張愛新.激情拓思增趣[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Z1).
[3]瞿烯.作文教學中的激情感悟[J].寧德師專學報,2002(1).
作者簡介:楊彥萍,女,本科:漢語言文學,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關小學,一級教師,語文專業(yè)。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