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強
摘 要:作業(yè)作為數學學習當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運算的練習,同時可以深入理解課本知識。新課改條件下,降低了學生的作業(yè)量,需要老師利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化作業(yè)設計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寫作業(yè)的時候積極思考和運用數學知識,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數學教學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生活化
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基礎知識不是很牢固,學習目標也不是很清晰明確。所以,沒有更大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難理解和應用運算方法及概念等問題,可是對這些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融會貫通,需要經過大量做題來實現,在學生的計算中,會理解和領會數學知識的合理應用。這就說明作業(yè)對數學教學有重要作用。老師在設計數學作業(yè)時,要考慮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學習程度,使學生完成作業(yè)時,有參與感和成就感,進而要求老師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數學作業(yè)。
一、小學時期的學習特點
小學階段是學生剛剛開始接受學校教育,是初級教育階段,要結合完整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開始更好地學習,這個過程包括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學會科學知識、應用學習能力等過程。這個學習過程,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要利用各種練習進行幫助,才可以通過實踐過程體會和感受相應的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方法和目的[1]??墒?,課堂教學時,小學生的特點是懶惰,好動,不能集中注意力,課堂教學是要求學生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這樣的要求小學生很難做到。學生的作業(yè)又占用了課余時間,學生通常會反感課后作業(yè),認為這是占用了自己的玩耍時間。而數學是學生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工具和必須具備的素質。所以,數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學習中需要大量的計算和練習,數學老師在進行設計作業(yè)時,要應用相應的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在作業(yè)的練習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生活化設計數學作業(yè)的方法
1.強化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數學教材當中的知識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可是教材當中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得比較少。這樣就需要數學老師深入挖掘教材課本的數學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建立聯系。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yè)過程中,可以體會到運用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效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時的樂趣,同時也嘗試自己親自解決一些問題[2]。比如,學習了人教版下冊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知識后,老師設計的數學作業(yè)是,課后陪媽媽到超市購物,幫助媽媽計算,在第二天的課堂分享購物計算過程。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家長要看到學生的進步,盡量讓學生參與生活當中的計算,并鼓勵和表揚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結合生活素材進行實際教學
數學教學中設計作業(yè)要求老師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應用生活素材開展教學。要了解和清楚相應的數學內容和生活當中的哪些方面聯系密切,怎么應用。比如,購物、商場折扣、銀行利率、坐車、規(guī)劃房間等各種生活場景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也是和數學知識聯系緊密的,老師要對生活當中的這些素材進行收集和整理,把這些素材都設計到數學教學中,應用到作業(yè)中,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創(chuàng)新,增強學生學習欲望,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比如,學習了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多邊形的面積”知識后,老師給學生設計生活化的作業(yè),親身測量和計算班級及自己家里客廳的面積;如果讓學生計算需要應用多少快地磚,怎么計算?同時學生要把計算結果和實際數據相比,檢查自己計算的對錯,并進行分析,然后在班級分享交流。學生經常性的這樣練習,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學習生活化,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3.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
數學是學生的基礎學科,是區(qū)別于自然科學的數學知識研究,具體學習時,很多時候都脫離了生活,很多知識比較理論化。可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不會對理論和研究有很大興趣,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學生了解生活和世界的部分,小學生對生活和世界很好奇。數學老師要科學合理利用這個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很多應用題設計,可是很多應用題都偏向理論化和書面化,學生要抽象化數學問題并進行計算,不能把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相連?,F在設計的應用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著一起,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培養(yǎng)其觀察生活和解決問題的習慣。例如,要做火車,應該選擇坐哪班車,原因是什么?如果想購買學習用品,應該去哪家買?原因是什么?在這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多角度考慮問題,應用數學知識思考問題;比如上面的問題要考慮質量、價格;要考慮自己錢包里的錢、行車時間等,然后根據這些內容綜合判斷。所以,數學知識不能只是單純的計算,需要和生活中的各種決策和應用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應用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是一種工具學科,在生活實踐當中應用的同時可以獲得知識。數學知識的來源是生活,在進行數學的學習中,老師在教學中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利用數學作業(yè)題目,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通過解決日常生活當中的問題,進行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開發(fā)學生思維,把數學學習和生活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文金萍.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7(35):116-117.
[2]馬振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6(48):7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