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 學習初中語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又一次提升,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初中語文在全面培養(yǎng)學生漢語能力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多元化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服務于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
[關鍵詞]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應用策略
所謂多元化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課堂理論傳授,將課堂從多個維度展開,采用多種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和學生都被教課形式所束縛,屬于一種低效率的理論傳授模式。在當今時代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應當樹立多元化的教學思維,從多個方面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真正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重擔,促進漢語文化的弘揚發(fā)展。
一、教師應當樹立多元化教學思維
改革創(chuàng)新注定是要理論先行,要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教師首先應當樹立多元化教學思維。多元化思維是一種發(fā)散的思維模式,要求教師要用全面系統(tǒng)的眼光來看待初中語文教學,即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中的理論傳授和課后的考試測驗,還有語文知識和語言文化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教師要形成一種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觀念,實施開放式教學,將教學與各種生活小事聯系起來。同時教師還要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多元化創(chuàng)新,教學工具不能局限于課本和教輔書,還有網絡、多媒體以及多種多樣的信息化資源。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語文教學只局限于課堂教學,就會使語文教育陷入一種怪圈子——脫離生活實踐,成為應試語文,因此要真正做好語文教育,教師應當用多元化的手段,深化教學效果,讓語文教育一方面服務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也能真正促進語言文化的弘揚發(fā)展。教師應當自覺參加相關論壇講座,積極同其他教師交流相關經驗,互通有無,讓多元化教學經驗成為范式標準。在多元化教學模式開展之前,教師應當積極主動自我學習,在思想中樹立多元化的教學思維,熟悉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掌握多種教學方式,真正成為一個教學手段過硬、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新時代教師。初中語文教學有著自身的獨特性,相比其他科目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教學方法也要區(qū)別于其他科目。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中應用就可以巧妙地破解這樣一個難題。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時代對于人才發(fā)展的需要,積極承擔起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重大責任。
二、多維度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多元化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掌握多種教學手段,從課上課下多個維度進行教學,實現全面的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等教學輔助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之中深刻領會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課堂教學是多元化教學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是教師必須重視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紫藤蘿瀑布》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關于紫藤蘿的資料,讓學生提前預習,有條件的可以實地觀察紫藤蘿的實物。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關于紫藤蘿以及作家宗璞的紀錄片或相關影視資料,在課上為學生播放。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紀錄片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熟悉紫藤蘿的外觀以及所傳達的精神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讀一遍課文,結合觀看的紀錄片發(fā)表對紫藤蘿的看法。散文講求形散而神不散,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紫藤蘿的外觀以及作家宗璞所處的時代背景,讓學生理解作者所傳達的生命的美好和堅強。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擬定話題,寫一篇關于紫藤蘿的讀后感。在讀后感的寫作中,要讓學生在行文中重點表達出個人對生命、對世界的觀點,形成一篇完整的散文式讀后感。通過這樣課上課下、讀寫結合的多維度教學,能夠分實現語文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語文的深刻內涵,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實施個性化教學
教學改革一直呼喚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隨著經濟社會多元化發(fā)展,學生個性也朝著開放的方向改變,傳統(tǒng)的定式思維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呼喚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模式意味著要實施個性化教學。個性化教學需要教師認識到自己肩上承擔的重大責任,把初中語文教學作為自己一生最鐘愛的事業(yè)來對待。這就要求教師要熟悉班級內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行為處事方式,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當然,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并不意味著教師要采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把性格相近的學生分配到一起,反而是要在班級教學中突出個性化,利用學生的差異性來促進班級學生整體的進步。個性化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教師清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進一步促進課堂的多元發(fā)展。例如在《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文中,教師可以將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篇課文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語言技能,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辯證的思維方式。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之前,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查閱資料,收集人類歷史上一些無意之中促成的發(fā)明,并讓學生對其中一些事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觀點,以供課堂上交流。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互相分享提前收集的案例資料,并互相討論,然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中教師要主動關照一些性格靦腆害羞的學生,主動請他們發(fā)言,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磨練其性格。正如文中所說,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師要鼓勵害羞的學生不怕錯誤,大膽發(fā)言,積極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觀點;針對一些自尊心很強的學生,教師要以鼓勵為主,不能直接否認他們的觀點,要逐步加以引導,讓他們自行更正觀點中有偏差的部分。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多總結學生特點,結合課文摸索適合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構建多維度課堂
多元化教學方式必須要有強大的教學資源網絡作為支撐,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整合教學資源,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資源庫,為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提供強大的內容支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處留心,時時留意,注意搜集保存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教學資料,并做好存檔,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網絡。多元化的教學要求教學形式不拘泥于課堂,而是以課堂為中心,輻射到課下的多個場景中。多元化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必經之路,隨著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學方式也必定會越來越多元化。多元化的基礎就是要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多維度的課堂,實現教學手段和內容的多元發(fā)展。整合教學資源是一項系統(tǒng)長期的工程,需要每一位教師參與其中。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PPT、視頻等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發(fā)送到線上的共享平臺,讓全體語文教師共享,搭建完整的教學資源網絡。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注重總結自己的經驗,同其他教師進行分享,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對于學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對于全體語文教師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是初中語文教師要牢記自己的責任,時刻注重整合資源,為多元化教學模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初中語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又一次提升,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時刻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自己的事業(yè)來看待,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積極做好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每一位教師還要不斷地探索。多元化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初中語文教學,尚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探索完善。
參考文獻
[1]鄭愛華.淺談多元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8):96.
[2]羅娟.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J].山海經,2018,(16):38.
[3]余大東.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8):228-229.
[4]朱聯.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8,(2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