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加強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四個自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簡要概括高職高專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性、再對影響高職高專學生思想特點的因素進行分析,最后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同感、整合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路徑三大教育路徑為切入點,探析高職高專學生“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的落實。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個自信
隨著我國各領域的全方面發(fā)展進步,我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有著越來越高的認同與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中,高職高專學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八膫€自信”是我國新時代學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內容,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讓“四個自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高職高專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性
近年來,國內外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在此環(huán)境下,我國高職高專學生“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的實施有著重要意義,同時是符合新時代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
(一)“四個自信”是黨和國家對新時代學生提出的要求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當代高職高專學生從各方面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元化,信息技術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信息駁雜、真實性與可靠性難以保證的問題,容易使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意識受到外來思想與大量負面信息的侵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堅定“四個自信”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在受到各類思想與信息的沖擊中能夠保護自身的思想意識不受腐蝕。同時,高職高專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中流砥柱,肩負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命運,學生抱有的理念不僅對其個人,對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與前途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的實施能夠避免中華民族未來的發(fā)展道路與方向發(fā)生本質上的偏移[1]。
(二)“四個自信”符合新時代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實踐提煉出的智慧結晶,不僅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中做出正確的指引,同時具有符合當代學生進步與發(fā)展的內涵與特質,能夠引領當代學生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充分關注到國家的發(fā)展與進步,將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發(fā)展相結合,實現國家與個人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在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體現個人價值,在實現中國夢的同時實現個人的夢想。
二、影響高職高專學生思想特點的因素
隨著當前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能夠對學生思想構成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外界因素三個視角進行分析,對能夠為學生思想帶來影響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以便為高職高專院校展開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參考。
(一)從教育者角度分析
首先,從教育者角度展開分析,我國高職高專的教師普遍缺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及敏銳度,對黨的治國理政思想和國家當前的發(fā)展現狀缺少足夠的關注。高職高專教師作為學生政治思想上的引導者,應宣傳積極向上、符合國家發(fā)展與進步的思想理念,而在當前部分高職高專院校中,一些教師宣揚的思想觀念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個自信”內容相違,使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與社會主義的認知產生偏移,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二)從學生角度分析
在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下,一些高職高專學生在各類文化、思想與信息的影響下,思想意識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方向相遠離,政治觀念相對弱化,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受不良思想的影響個人利己主義嚴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缺少充分的了解與足夠的信心。導致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難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從外界影響角度分析
當前高職高專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多元化、思想開放的時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各國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進行不斷的交流,與此同時,自身的價值觀、思想理念也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互相滲透和影響。我國在與其他國家建立溝通與聯(lián)系的同時,這些外來的思想與價值觀也在對當代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由于高職高專的學生身心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階段,往往通過吸收外界的信息、知識促進自身意識的形成,但與此同時,學生在接受外界信息的過程中也是較為盲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如缺少教師、家長正確的引導,一旦受到消極思想的影響,會對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產生影響。
三、高職高專學生“四個自信”政治認同的教育路徑
(一)提高學生思想認同感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師首先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意識,對“四個自信”有深刻的理解,只有教師自身對“四個自信”產生深切的認同,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以自身的熱情與信念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對“四個自信”產生認同。在此基礎上,通過“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引導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民族文化、民族發(fā)展的成就產生認同,發(fā)自內心的感到自豪。對此,高職高專的思想政治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以極富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理解,將“四個自信”的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們正確認識到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從而對“四個自信”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1]。
(二)合理設計教育內容
以高職高專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將學生的個人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在“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對課程的內容以及知識結構進行科學、完善的設計,確保教育的合理性、教育性與科學性。首先,對教育開展的主題進行明確,政治認同教育的內容中需要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結合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使高職高專學生對黨的路線方針有充分的了解,從而建立認同,提升其綜合政治素養(yǎng)。其次,高職高專思政教師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成果導入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基礎上,領會我國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與新戰(zhàn)略,強化學生的政治信念。最后,通過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開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三)創(chuàng)新教育路徑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fā)展,網絡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微信、微博、公眾號等網絡平臺通過網絡的便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備的交通工具與信息、知識的獲取渠道,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通過網絡覆蓋的各種信息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網絡信息具有較高的自由度與滲透性,瀏覽朋友圈與微博已逐漸成為當代年輕人生的習慣。因此,高職高專在開展“四個自信”政治認同的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迎合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與信息平臺的優(yōu)勢,通過校園官方論壇、微博、公眾號等平臺,為學生定期推送與“四個自信”相關的知識、內容以及國家的相關動態(tài),鼓勵學生展開主題探討,從而對“四個自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3]。
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思政教師應對堅定學生“四個自信”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有足夠的重視,做好長期性的心理準備。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與教學內容有足夠的了解與掌握,在教學中融入新的時代內容與要求,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培養(yǎng)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接班人。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際環(huán)境不斷產生變化。在這一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職高專學校應對學生的“四個自信”政治認同的教育產生足夠的重視。對此,高職高專思政教師需要加強自身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積極引領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行了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同感,對教育內容與知識結構進行合理的構建與整合,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的路徑開展“四個自信”政治認同的教育,幫助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將其培養(yǎng)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文輝,周建軍.高職高專學生“四個自信”政治認同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9(04):75-78.
[2] 高興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個自信”教育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4):63-64+79.
[3] 劉波.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方法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8(12):68-69.
作者簡介:陳飛瑩(1987.11- ),漢族,廣東清遠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