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野
大家應該知道,宿便是個偽概念。有人問,不用擔心自己沒有一天一拉 有毒素,那幾天不拉也沒事嗎?
通常,正常人每天或隔天會有一次大便,這屬于一種相對正常的排便習慣跟規(guī)律,如果不符合這種規(guī)律,就可能是便秘。便秘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個:
1.腸道菌群失調。
2.飲食習慣不好。吃得太精細,不愛吃粗糧,食量少飲食不均衡,吃肉多吃果蔬少。這難以保證每日便便的“分量”,以致沒得東西拉。
3.經(jīng)常憋住便意。由于各種原因,在有便意時耽擱了沒去排便,然后便意消退,最終引發(fā)功能性便秘。
4.排便習慣不好。比如蹲坑的時候不專心,非得玩手機、看報紙,無限拉長如廁時間,蹲半天便便還待在直腸里,久久等不到大腦發(fā)射信號。
5.不愛運動又不愛喝水。運動太少,意味著結腸蠕動減少,不利于排便。喝水太少,很可能導致便便水分不足,而變得干硬,很難被排出來。
6.上了年紀。事實就是老年人出現(xiàn)便秘的狀況更普遍。本身身體機能會有所下降,加上活動減少,綜合起來就更容易導致便秘。
1.多食粗糧
粗糧富含纖維素,能刺激腸道,加速蠕動,幫助糞便成型,令排便更通暢。另外,需清淡飲食,以防腸道菌群失調。
2.喝足夠水
在吃膳食纖維的同時,要配合喝足夠多的水,使其發(fā)揮潤腸的作用。便便含的水分多,會更易排出。
3.適當運動
通過運動促進腸道蠕動,讓排便更順暢。散步、慢跑、做體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堅持合理定期鍛煉就好。
4.不憋便意
最好是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可避免便秘發(fā)生。有便意的時候就去廁所,不要憋著。
5.別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會令腸道菌群失調,一般癥狀是腹瀉,嚴重可發(fā)展為偽膜性腸炎。
一般便秘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多喝水等可以改善,但如果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就需要治療了:
排便困難:
排便很吃力很艱難,糞便干硬像羊糞一樣,有時候會便血;不借助其他輔助手法無法排便,比如吃瀉藥。
排便稀疏:
排便時間間隔太長,譬如每周排一到兩次,也就是隔三四天再排便,甚至七天、十天才排便一次,那就是嚴重的便秘癥狀,這種情況也是需要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