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
“選秀、侍寢、冷宮”,這是網紅餐廳逃不開的宿命。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從2017年開始,在網紅餐廳盛行的北上廣,每天都有800多家餐廳關門大吉,其中不乏一些曾經紅遍美食圈的店。
網紅餐廳輪番踴躍于2000年之后的十幾年中,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從人們經濟相對匱乏到選擇相對富足。映襯著時代的滾滾車輪,初代網紅餐廳紛紛落幕,它們順應時代而生,獲得短期利潤的同時也教育了市場,花過“冤枉錢”的消費者,不再迷信故事和人物。
網紅餐廳的“翻車”
近日,一家名為“柒本味”的南京日本料理店遭網友熱議。
起因是5月2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條視頻,安利南京的一家“規(guī)矩”很多的日料店。據網傳這家餐廳的用餐規(guī)則包括:沒有菜單、不能聊天、壽司必須一分鐘內吃完、食材從不打包、每餐最多只接待10位客人、還必須老客帶新客等。
視頻中,頂著中國版“壽司之神”稱號的店老板為顧客制作壽司。店內只有398、498和689元高昂價格的套餐,在“高端私房路線”的包裝下,顯得尤為誘人,唬住了不少網友。
此視頻在網絡上火了一天之后,遭遇光速翻車。一些資深日料食客,發(fā)現了其中的貓膩。比如視頻里三文魚要配蛋黃醬、壽司要泡在醬汁里、芥末都是管裝的烹飪方式,被戲稱是大學門口10元壽司店才會出現的操作。完全稱不上“正宗”,更別提動輒達幾百塊的價格了。有南京當地人表示,在進行“規(guī)矩營銷”前的柒本味還是有菜單的,價格也不貴,也就十幾元的飯團店。沒想到營銷之后,就飛上枝頭冒充高端日料。
隨后,此店更被扒出老板不穿廚師服、指甲很長、戴手表烹飪,甚至是在手上有傷口的時候切生食甜蝦的操作,則引發(fā)了更大的爭議。日料制作向來是以嚴謹著稱,真正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只要不工作的時候,都會戴上手套,以免手部受傷做起壽司來不禮貌、不專業(yè)??删W紅壽司店的老板不僅不符合堪稱嚴苛的日料規(guī)矩,顯然連中國的基本餐飲衛(wèi)生標準也過不去。
此店最終在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的突擊檢查后“徹底崩盤”,因為衛(wèi)生不合格被貼上了封條。執(zhí)法人員在檢查中發(fā)現,柒本味甚至連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都無法提供。
從火遍微博的高逼格壽司之神,到落下神壇人人喊打,柒本味只用了不到24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次姿勢標準的自殺式營銷。
事實上,柒本味的營銷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只不過那時還多是在報紙和電視臺上,受眾和傳播范圍注定了不會有這么多網友主動站出來“找茬”。把普通食客都能一眼看破的不專業(yè)細節(jié)塞進宣傳片,足以見得老板本人對日料的知識匱乏到什么地步。戲謔的是,反而就是這樣一個連基礎都做不好的餐廳,卻以“工匠精神”為噱頭賺了這么多年。
為吃排隊,“倍兒有面子”
柒本味式的宣傳策略已經成為了網紅餐廳的營銷套路。在開業(yè)之前就大規(guī)模網上推廣包裝,搭配以傳奇的故事和標題黨的噱頭,再有些饑餓營銷的戲碼,接下來就靜等自己的廣告在網絡平臺發(fā)酵。
但仍有大量消費者為此買單。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長沙網紅小龍蝦店“文和友”排隊人數竟達到7974桌。再次刷新了人們對網紅餐廳流量之大的認知。因社交媒體化,我們處于一個“網紅效應”的時代,一個小的機構影響力,可以延伸到千里之外。
當下,炫耀性消費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擴大了。網紅餐廳本身就是最佳談資,最好用的社交貨幣。如果去網紅餐廳不是為了拍照和玩樂,那將毫無意義。
因此餐廳設計了不少噱頭。原木色調配暖色光,掛壁上放著罐子,墻上有手繪。菜單主打幾款人氣必點,味道無所謂,關鍵要奇特好看,甚至怪里怪氣,冒著煙躥著火,一端上來就讓人圍著咔咔拍照的那種。
食物不精美,還可以拿感情來湊。餐廳名字要文藝,比如“某小姐某少爺”“在某地遇見某某”“某某的小幸福”之類。最好再給每道菜起一些不知所云的名字?!芭私鹕徝撘隆绷钊讼肴敕欠牵缓蠖松蟻硪坏チ似さ乃}卜。點一個“心痛的滋味”,給你一杯30塊錢的白開水。與韓寒小說《一座池城》的同名文藝菜肴,就拿紅薯和土豆隨便擺個盤完事兒。
“雕爺牛腩”的服務員臉上蒙著薄紗,介紹他們家的桌椅和竹簾全部是沖突主義。湊湊火鍋還在菜單上寫了火鍋的故事、以及不同鍋底有哪些社交功能。為吃排隊已經變成一種現代行為藝術,一種以從眾心理為基礎、耗費時間成本為代價、混雜著廉價的新奇感和參與感的奇葩產物。
作為網紅餐廳的衣食父母,排隊的年輕人心中油然生出一種“責任感”。為吃排隊,“倍兒有面子”。正因有他們的存在,網紅餐廳人氣爆棚,資本方聞風而來。以喜茶為例,2016年獲得了超1億元的融資,而2018年獲得4億元B輪融資。
“資本投資網紅餐廳,通常是獲得短期利益的?!睆V東省商業(yè)經濟學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教授表示,“網紅本身就不是一個很持久的形態(tài)。二者的結合是一種短期資本投資,帶有投機性。”
“廉價的參與感”
網紅餐廳的經營者都是營銷大佬,但在管理餐廳上他們還是小學生。
賣煎餅的“黃太吉”黃了,“趙小姐不等位”餐廳真的慢慢不等位了,“徹思叔叔”“瑞可爺爺”甜品店消失,“瑞蜜可烏云冰淇淋”停業(yè),韓寒投資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也很難再遇見,高峰期曾有60多家店,如今所剩無幾。
在互聯網的草莽時代,餐廳的名頭都是通過食客的口口相傳,甚至給尋常餐廳帶來一些傳奇色彩。有一些餐廳屬于“墻外開花墻內香”,先是在國際媒體上被報道,被選入各種類型的“旅行攻略”。
北京甘家口的柴記牛肉面,最早被日本記者發(fā)現,采訪的文章刊發(fā)在日本報紙上,在很長一段時間,甘家口牛肉面的墻上貼著當年日本記者采訪時的照片。柴記牛肉面的老太太身體硬朗,經常在店里走來走去,一碗牛肉面,加一小碗牛肉是標配,多少個匆忙的飯點兒,這碗味道濃郁偏咸的牛肉面慰藉著外省青年的胃口。
這就是“網紅餐廳”的雛形,但伴隨更多餐飲玩家的入局,“網紅餐廳”漸漸走形,淪為傳播紅利時代的寵兒。
2012年以后的5年里,人們目睹了傳統媒體的大規(guī)模衰退,也成為“消費升級”大潮中的一分子;“網紅”的含義隨著社交網絡的發(fā)展而不斷拓展,網紅餐廳開始更新換代。人們在消費網紅餐廳的同時,在廉價的參與感中,獲得某種意義上的自我感動與自我承認。為了保持在集體中的存在感,情不自禁地被時代的消費浪潮所控制。
隨著“網紅”一詞的濫用,網紅的范疇已經變得更為寬泛。甚至,對于“網紅”來講,生命力的周期也會被限定為短期。就好像,一個女孩的璀璨時光,就那么幾年一樣,網紅也是稍縱即逝。消費時代的本質,就是迭代頻率高?!暗駹斉k睢鼻案吖茉嘎?,來餐廳獵奇的人達到總客流量的60%?;仡^客僅占10%-20%。
無論能否成為“老店”,似乎已經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階段,能收割足夠的流量,而流量在當下就是產出。所以,對于“網紅飯店排隊7000桌”的事情來講,無論飯店接待能力能否承受,好像早已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滿負荷的運營下,“網紅飯店”已經足夠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