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淑青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不斷推廣,經(jīng)典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因此,本文以“小學階段”為視角,以“古詩詞教育”為內(nèi)容,以“吟誦與聲韻分析”為切入點對小學古詩詞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將吟誦與聲韻分析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必要性。
關(guān)鍵詞:吟誦與聲韻 小學古詩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8-0201-02
小學階段的學生像一張白紙,正確的教學方式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由于古詩詞在語言結(jié)構(gòu)、價值觀、含義等方面與現(xiàn)代語言有著很大的差異,現(xiàn)代人學習起來常常會因難以理解而無法記憶,因此為實現(xiàn)小學古詩詞教育的有效性,對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應用方式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吟誦與聲韻分析的關(guān)系
吟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讀書方式,從先秦流傳至今,有著悠久的歷史。吟誦是指運用聲音的長短、高低、緩急等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有節(jié)奏地讀,行腔使調(diào)時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隨意性,聽起來像唱歌。
聲韻分析是指從文體、押韻、詩句聲韻去分析一首詩詞的聲韻。我們在吟誦的過程中是遵循詩詞的聲韻去分析理解的,對吟誦時聲音的處理的原因和效果,平聲字拉長、入聲字短促進行具體的分析。聲韻分析讓吟誦更加有理有據(jù),能夠把握詩歌總體意境。
吟誦是古詩詞的聲音表達的一種方式,進行聲韻的分析能更好地突出吟誦的特點,也更好地體現(xiàn)了聲音表達情感的吟誦初衷。吟誦和聲韻分析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
二、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古詩詞吟誦與聲韻分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古詩詞的教學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老師對教學的重視程度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理念、備課內(nèi)容上,因為它們決定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吟誦和聲韻分析不僅需要老師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還需要有吟誦功底和分析能力。聲韻分析是輔助吟誦的,很多老師不僅沒有在備課的時候做好聲韻分析,在教學實施階段也只是教學生讀兩三遍,對吟誦的情感沒有進行深入分析,主要因為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吟誦只會消耗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無法按時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再加上沒有吟誦功底,所以不重視對古詩詞吟誦與聲韻分析在教學當中的運用。
2.古詩詞教學方式的單一
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為了確保教學進度,一般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喜歡切割古詩詞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側(cè)重于講授自己了解的那一部分,導致學生只能獲得老師掌握的那部分知識,不能全面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想要學生全面了解古詩,首先老師必須站在古詩詞教學的整體視角,改變教學方式,不是一味地講授而是讓學生參與進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探討古詩詞的意境,將古詩詞的上下句關(guān)系銜接起來,從而更好地掌握古詩詞當中的內(nèi)容和學習價值。
3.缺乏古詩詞的學習氛圍
環(huán)境對事物的影響是巨大的,良好的氛圍能夠推動事物的發(fā)展。學生想要更好地學習古詩詞經(jīng)典文化,不僅需要學校老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們的重視。大多老師缺乏吟誦古詩詞的功底和聲韻分析的能力,不能夠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對古詩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十分短暫的,需要課外的一些活動來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但在學校方面并沒有去舉辦一些后續(xù)的課外活動,例如課外吟誦興趣小組、吟誦古詩詞比賽等。學校和家長們對古詩詞的學習上缺乏互動性,家長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古詩詞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如果學生在一個十分熱愛古詩詞文化的家庭氛圍中成長,那學生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能夠提高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因此,想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氛圍,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學校的支持、家長的參與來攜手共同創(chuàng)造吟誦古詩詞的學習氛圍。
三、古詩詞吟誦與聲韻分析對教學的好處
1.增強學生對古詩詞意境與韻律的理解
古詩詞的聲韻分析是將理解化成聲音的長短、輕重、高低、緩急,然后通過吟誦表達出來,使表達出來的聲音更加有韻味、意境、音韻、節(jié)奏、語言的美感。吟誦是一個緩慢、反復的過程,反復地吟誦,反復地琢磨,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思想感情以及包含的深層次的含義。在吟誦的過程中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古詩詞帶來的文化價值以及文化氣息,將其作為學習古詩詞的閱讀方法。老師對古詩詞進行聲韻分析和吟誦不僅可以提高自身對古詩詞的語感、欣賞、想象、體會、理解等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古詩詞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詩意理解能力、感情領(lǐng)悟能力。因此,通過對古詩詞進行吟誦與聲韻分析,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應該將其作為古詩詞教學的應用重點。
2.營造良好的學習古詩詞的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鼓舞、感召很敏感,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老師通過吟誦和聲韻分析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和熏陶學生,而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鼓勵差異、鼓勵創(chuàng)造、鼓勵想象、鼓勵個性,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當中的情境,在情境中暢想與陶醉,感受古詩詞藝術(shù)魅力,遨游在古詩詞學習的無盡想象空間。這種老師與學生互動式探討古詩詞的吟誦的教學氛圍,可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欣賞水平,加強古詩詞的記憶能力。因此,將吟誦和聲韻分析運用到古詩詞教學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吟誦與聲韻分析在古詩詞的運用
1.古詩詞的聲韻分析
聲韻分析步驟大致是文體、格律、韻律、入聲字、開閉口音、聲調(diào)組合、聲母、其他,例如《江南》這首詩,首先要詳細介紹它的文體,然后對詩的每一句進行細化,主要細化每句的用詞四聲、平仄,接著談押韻和旋律,而其中文體、韻、入聲字、開閉口音、聲調(diào)組合,等等,都整合到具體的詩句分析當中去。聲韻分析重點應該是韻律,因此最終確定如何吟誦是根據(jù)韻律層級的劃分。關(guān)于詩的韻律“音頓說”占據(jù)主流,“輕重說”居于邊緣。許多學者對詩詞韻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頓”和“逗”的研究上。因此我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暫且把五言近體詩的韻律層級劃分為詩行和頓兩級,把七言近體詩的韻律層級劃分為詩行、逗、頓三級,分別對應到語言學韻律層級中的韻律句、韻律短語、音步,從而得到每個音節(jié)間的停頓時長和音節(jié)時長,為吟誦提供依據(jù)。
2.古詩詞的吟誦表達
吟誦是將詩詞的韻、聲調(diào)、平仄、虛字用聲音表達出來。在韻方面,“iou/ou”這個韻母開口度圓細,口型由開到閉,把韻腳拖長才能使發(fā)音既悠長又柔和。在聲調(diào)方面,聲調(diào)中認為平上去入四聲,也各有性格。平聲的中正平和,上聲的矛盾性:小聲時的親密、弱小、婉轉(zhuǎn)、溫柔,大聲時的尖利猛烈。去聲的堅決有力,如擲地有聲,或曠遠明達。入聲的濁塞頓促,相對比較決絕、快速、極端、突出。平仄的意義也是分明的。“平聲低而長,經(jīng)常表示延展或話題。仄聲短而高,經(jīng)常表示強調(diào)和結(jié)果。所以有平長似話題,仄短似對話題的描述?!痹谔撛~方面,漢文依靠虛字來表達口氣,即靠虛字來表示語音的長短、高低、輕重、緩急,而漢詩是依靠格律來表達口氣,即靠格律來表示語音的長短、高低、輕重、緩急。所以虛字的基本讀法,是重讀和長讀,重讀和長讀都是突出、強調(diào)這個字的讀法。
五、結(jié)語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處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可以說是個人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目前,小學古詩詞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而通過古詩詞進行韻律分析與吟誦的實踐價值是很高的,對古詩詞教育的有效性具有推動性的影響作用。教師在備課階段對古詩詞進行充分的聲韻分析有利于提高吟誦的效果,吟誦的古詩詞教學方式能夠改變枯燥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少松.古詩詞文吟誦導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7.
[2]秦燕.創(chuàng)新吟誦法教學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J].文化傳承與比較,2018(7):23.
[3]李旭明.淺談吟誦對實現(xiàn)小學古詩教學目標的作用[J].語文學刊,2016(7):89.
[4]滕衛(wèi)米.古詩教學中的吟誦思辨與演繹[J].語文天地,2016(33):4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