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在巡查晚自修的時候,看見佳豪看著書偷笑。我輕輕地走到他身旁,他嚇了一跳,趕忙把書往桌肚里面塞。我把那本書扯出來一看,是一本《讀者》。我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出來。走出教室,我簡單地和他交流了一下,叮囑他要利用好晚自修的時間,整理、復習好一天的學習內容。他也向我保證自己會做到的。走的時候,我就把這本《讀者》拿回辦公室,按照“慣例”沒收了它。
期末考試結束后,佳豪跑到我辦公室問:“老師,我那本《讀者》呢?”當時我一愣,心里想:什么《讀者》?這時他又提醒我說:“前段時間,您在晚自修課上收走的那本?!边@時候我才反應過來,滿臉尷尬地說:“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我找找看吧!”我把抽屜和柜子都仔細翻了一遍,可就是不見那本《讀者》。我便隨意地說:“找不到了。不就是一本《讀者》嘛,要它干什么呢?”這時,佳豪認真地說:“我花了七塊錢買的,還沒有看完就讓您收走了,我打算繼續(xù)看完的?!蔽矣终f:“一本《讀者》有啥好看的?不看也罷?!彼麉s不依不饒地說:“這肯定不行!看與不看,您都應該把我的那本《讀者》歸還給我。您只能保存,不能隨便處理?!边@時,我面部僵硬,不知如何是好。過了一會,我跟他說:“老師可能沒有保存好,已經丟失了。這件事你說怎么處理比較好呢?”他說:“這本《讀者》我花了七塊錢買的,您是我老師,我給您打個折,五塊錢吧!”
當時我非常惱火,但我還是壓制了心里的怒火,把五塊錢給他了。事后我仔細想想,佳豪的說法、做法也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我身上。在學生違規(guī)時,教師可以暫時收管學生的物品,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擁有了物品的所有權,更不用說隨意處置了。丟失了收管的物品,當然應該退賠,更何況佳豪還很給我這個班主任面子,通情達理地給我打了個折呢?佳豪真是給當了多年班主任的我上了一課,很鮮活,很生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班主任遇到此類問題基本上是以其自身的強勢“壓倒”學生,而很少認真面對、體認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更沒有“回擊”的可能。這樣的強勢,往往會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讓學生更加反感、抵觸班主任。班主任之所以這樣強勢,是因為在他們的心里,“師道尊嚴”很重要,學生必須無條件尊重教師,必須承認教師的權威。班主任當然可以憑借其年齡、身份、職務等取得權威地位,但是,這種權威是外賦的,而不是內生的。真正的權威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在相互平等的基礎上,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學識水平等內在素養(yǎng)贏得對方的尊重。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先尊重學生,而后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然后才能有“師道尊嚴”。因此,遇到問題時,班主任不能簡單地以成人身份、教師身份試圖強勢“壓倒”學生,而要多和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事情的原委,把握學生的心理。然后,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反觀問題,分析并認同學生言行的合理性。在此基礎上再去處理問題,往往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贏得學生的尊重。
要我退賠時,佳豪給我打了個折;但是,他給我上的這一課,卻是實實在在,一點也沒打折。
(方明,海門市四甲中學,226141)
責任編輯:楊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