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家長朋友們討論一個概念,叫形象思維。所謂形象思維,也就是人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的形象、情感以及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事物的個別特征去把握一般規(guī)律,從而創(chuàng)作出藝術(shù)美的思維方式。
4~12歲是開發(fā)孩子形象思維最好的時期,怎樣帶著孩子一起想象,也是家長的基本“工作”。所以,我們常說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聽、去看、去想……什么像什么、什么似什么。所以,這課課文中說的“項鏈”啊,還真的與眾不同呢。
大家好,我是張加佳老師,今天由我?guī)ьI各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語文朗讀。
巧讀課文
文章一開始就調(diào)動了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海風撲面,藍、黃、白的色彩,寬、遠、長的視野,嘩嘩的浪花聲,柔軟的觸覺……一切的美好,猶如一段優(yōu)美的風光片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篇文章巧用心思的地方就是聯(lián)想。海浪在沙灘上留下海螺、貝殼,小娃娃迎上去撿,穿起項鏈掛在胸前。這一系列動作都是具體的、真實的,這里的項鏈也是真實的項鏈。然而,作者筆觸再向前推,孩子們在沙灘上落下的腳印,不正像金色的“項鏈”,掛在大海的胸前嗎?這里的“項鏈”是想象的,是象征意義上的“項鏈”,掛在“大海胸前”更是一種“大氣磅礴”的想象。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相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