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倩
摘要:文章結(jié)合新聞采訪實際情況,從多個層面總結(jié)了新聞采訪技巧的應(yīng)用,以期為今后更好的在新聞實踐中應(yīng)用新聞采訪技巧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新聞采訪;新聞實踐;采訪技巧
新聞采訪是最常見的新聞實踐,這一活動最能體現(xiàn)記者的職業(yè)特征,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要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也稱之為采訪技巧,將這些技巧巧妙地使用,便是一個記者最寶貴的財富。在新聞采訪實踐中,需要熟練地采訪技巧有很多種,本文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采訪新聞技巧的應(yīng)用。
一、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新聞現(xiàn)場
新聞采訪要想成功,首先取決于新聞的真實性和實效性。在采訪實踐中,記者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新聞現(xiàn)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記者在第一時間獲得一手信息和獨家信息,特別是一些重大的新聞,趕往新聞現(xiàn)場以及做出反應(yīng)的速度,決定著記者能否在第一時間獲取獨家信息。所以在新聞實踐中,一定要注重新聞的實效性,盡最大可能在新聞現(xiàn)場遭受破壞之前就達到現(xiàn)場,同時,以最快速度開啟報道模式。最新鮮的新聞信息,是吸引觀眾視線的關(guān)鍵,同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重磅新聞”,提高新聞價值。
二、熟練掌握新聞采訪提問技巧
在采訪實踐中,記者首先要確定新聞采訪的主題及訪問的大方向,然后圍繞這一主題和方向進行采訪提問,并且有針對性地引導(dǎo)被訪問者圍繞主題進行回答,記者盡量不提與采訪無關(guān)的話題,在新聞采訪實踐中,記者必須要掌握的提問采訪技巧有以下幾種。
(一)正面提問
對于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一些正式的新聞發(fā)布會,記者在采訪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提問機會,在進行提問時,直奔主題,緊抓關(guān)鍵點,在專訪重要人物時,正面提問只適合于性格外向或者是不抵觸采訪的人物,即便是這樣,在進行正面提問時,也要掌握好度,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總的原則就是不能超越正常的交流范圍,不碰觸新聞的倫理底線。在采訪時,心態(tài)要保持尊重和平等,立場客觀,盡可能地不要使用帶有歧視、侮辱的言辭,對于那些抵觸采訪的人物,盡可能地不要使用正面提問這一方式,以免讓受訪者產(chǎn)生警戒心理。
(二)迂回提問及引導(dǎo)性提問
對于那些抵觸采訪、不信任采訪的受訪者而言,使用正面提問會適得其反,所以說在采訪實踐中,對于這樣的受訪者,建議使用緊扣主題的迂回提問,尤其是那些社會新聞事件的中心人物,采訪這些人物時,可以先聊一些輕松的話題,然后再慢慢找合適的切入點,別讓受訪者覺得切入主題的方式太唐突。采訪的時候,盡量不要提新聞的關(guān)鍵點,要用積極引導(dǎo)的方式讓受訪者接受關(guān)鍵話題的采訪。使用迂回方法,旁敲側(cè)擊,逐步引導(dǎo)。對記者而言,是對采訪能力的一個大考驗。
(三)其他提問技巧
在前文中介紹的這兩種提問采訪方法,是最常用的采訪方法,除此之外,在采訪實踐中,還會用到假設(shè)提問法、激將法、錯問法、設(shè)問法等提問采訪方法,不管使用哪種,最重要的是記者提問的問題要保持一個度,確保自己所提的問題,既要達到采訪的目的,又要反映出采訪的主題。
三、在傾聽中找線索
在采訪實踐中,記者要善于傾聽,要專注于采訪,對采訪感興趣,就傾聽技巧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一)要聽事件全貌
采訪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完整地了解整個事件,因此,記者必須要通過自己的采訪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通常狀況下,受訪者也希望用采訪的方式,將整個事件告知大家,新聞記者傾聽受訪者講述整個事件的真實情況,也十分有助于記者開展后續(xù)訪問,傾聽受訪者的闡述,可以幫助記者加深對事件的認(rèn)識,記者還可以從受訪者的講述態(tài)度中,通過觀察講述者的神情以及對整個事件的主觀態(tài)度,然后結(jié)合記者自己對事件的實地采訪,從中找到新聞的主線索和關(guān)鍵點。
(二)著重傾聽受訪者講述的重點
可以將新聞采訪理解成為記者和受訪者二者之間的交流博弈,在采訪實踐中,記者的思維要高度集中,反應(yīng)快速,對新聞的線索要高度敏感,要有很強的線索嗅覺,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傾聽中提煉出最具價值的線索,記者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總結(jié)出體現(xiàn)主題的價值信息,深入提升新聞采訪的價值,體現(xiàn)采訪的質(zhì)量和深度。
(三)傾聽代表性事例
新聞傳播有著很強的大眾性,而新聞事件則是新聞傳播的關(guān)鍵表現(xiàn)方式。任一新聞事件,只要和采訪主題有關(guān),有很強的典型性,可以感動人們,記者都應(yīng)提高對事件的興趣,耐心傾聽受訪者關(guān)于事件的闡述。從某種角度而言,新聞采訪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該過程要全面反映事件全貌,采訪時,記者要多傾聽,特別是一些社會普遍關(guān)注的事件,記者要善于用、典型的事件,傳遞某些社會價值觀。除此之外,在采訪中,記者還要善于傾聽、分析那些有分歧的聲音而不是害怕這些分歧,積極拓寬自己的思維,甚至還要特意挖掘針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善于從分歧中尋找新線索,從而深化對事件的認(rèn)知,讓新聞采訪更加有深度、有價值。
四、強化非語言符號的認(rèn)識和使用
非語言符號,不以人的語言表達為語言符號,而是以視覺、聽覺等信息獲取方式獲得的語言符號。采訪實踐中,常用的非語言符號有受訪者的眼神、情緒、神態(tài)等,這些非語言符號往往更能展示受訪者的真實感受,在采訪實踐中,記者要善于傾聽受訪者的話語,更要善于觀察受訪者的非語言符號,比如說受訪者的表情、情緒等,記者要善于從這些非語言符號中提取有價值的線索,方便自己做出相應(yīng)的判斷。與此同時,記者也要善于用自己的非語言符號和受訪者進行溝通,比如說:保持微笑、目光平等等。記者要善于將受訪者的這些非語言符號進行轉(zhuǎn)換,而后與受訪者進行語言交流,語言與非語言符號同時使用,可以讓記者和受訪者之間的交流更加完善、高效。
五、做好采訪記錄
在采訪時,記者要結(jié)合不同的采訪形式,選擇相應(yīng)的記錄方式,另外,記者還要熟練一些記錄的小技巧。通常情況下,常見的采訪記錄方法有心記、筆記、錄像、錄音等,其中最常用的記錄方法有兩種:心記、筆記,這兩種方法主要用于簡單的人物專訪或是會議采訪,在使用筆記時,要靈活運用,先是要深入理解受訪者的闡述觀點,抓住受訪者的闡述重點,通常使用縮記法,在記錄時,可以按照自己的習(xí)慣進行,前提是記錄要有條理性,記錄好新聞事件的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遇到的問題、涉及到的關(guān)鍵點,另外,記錄的筆速要控制好。
六、做好求證核實工作
在采訪時,新聞記者經(jīng)常會遇到模棱兩可、難以判斷的情況,受訪者可能會有意回避某些話題,或是對某些情節(jié)有抵觸心理,這就需要記者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核實事件真相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盡量使用自然巧妙或者是任何受訪者可以接受的形式進行核實。在進行事件核實時,既要牢記新聞報道的職責(zé),還要充分考慮受訪者的情緒,二者都非常關(guān)鍵,盡最大努力,讓整個采訪過程得以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七、總結(jié)
總之,記者要想讓自己的采訪更高質(zhì),就要在實踐中認(rèn)真學(xué)習(xí)、靈活使用采訪所需要的技巧,有效串接新聞采訪的每一個步驟,確保新聞采訪的完整性和流暢性,讓新聞采訪的水平和質(zhì)量都得到很大地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嵐.基于新聞采訪特征分析的采訪技巧探討[J].新聞傳播,2017(04).
[2]張云鳳.基于新聞采訪特征分析的采訪技巧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6(13).
[3]于顯亮.新聞采訪中的傾聽與提問技巧分析[J].新聞傳播,2017(11).
(作者單位:濰坊日報社諸城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