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才
[摘 要]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不少學生存在著強迫癥的不良心理問題,導致他們的美術學習質量受到影響,同時也威脅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美術教師要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法幫助學生完成強迫癥的矯正。
[關鍵詞] 初中;美術;強迫癥;矯正
大量的教育研究表明,美術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指導學生調控心理狀態(tài),徹底突破心理障礙。強迫癥的存在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當中出現(xiàn)了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的情況,不僅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焦慮與痛苦,還影響到美術學習質量。教師要認清強迫癥的危害,并且對學生進行強迫癥的矯正和指導,讓美術課堂煥發(fā)生機活力,也讓學生的審美素質得到發(fā)展。
一、加強認知干預,奠定強迫癥矯正基礎
美術課程在提高學生審美素質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本來可以享受到初中美術課堂帶給他們的審美熏陶,并且從中完善自身的審美意識,提高感知美、鑒賞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但是不少學生因為在課堂學習當中存在著強迫癥的情況,影響到美術教育效果,同時也阻礙了審美教育的推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強迫癥表現(xiàn)有在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時認為他自己畫的作品質量差,一遍遍地擦掉或毀掉,重新繪畫;在美術學習當中過于焦慮,想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但是越控制越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為了對學生的強迫癥進行矯正,美術教師要從認知干預方面著手。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強迫癥的危害,讓學生從思想認知方面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高度重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特別指出強迫癥是可以進行矯正和完全消除的,讓學生消除過于擔憂恐懼的情緒,以免影響到強迫癥的矯正效果。另外,為了保證認知干預效果,教師可以通過轉移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及時阻斷學生的強迫思維,比如,讓學生鑒賞其他同學繪制的美術作品,或者是讓學生收集有關的美術素材。
二、加強心理支持,提升強迫癥矯正效果
強迫癥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問題,也是正處在青春期階段,初中生在美術學習當中遇到的一個巨大的阻礙。想要解決這一心理問題,注重在美術教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支持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措施。為了提高心理支持效果,為強迫癥的矯正打下堅實基礎,教師需要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了解和把控,并在心理方面給予學生必要的支持,而不是忽視學生的心理障礙或者是任由其自由發(fā)展。一方面,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在矯正學生的強迫癥時,先要對自身做一些調整和改進,保證自身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在心理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初中美術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強迫癥表現(xiàn)和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時,需要冷靜對待,掌握方式方法和心理健康指導的技巧。另一方面,教師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和美術教學進行必要整合,在美術教學中除了要滲透美,引導學生加強審美鑒賞之外,還要借助一定的美術作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和痛苦,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加強情感指導,鞏固強迫癥矯正質量
情感教育是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鞏固強迫癥矯正效果的重要措施。情感教育要求,將調動學生積極情感作為教育教學的突破口,體驗學生的內在感受,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密切師生互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學生強迫癥矯正當中,教師同樣也要注重情感指導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要把自己放到學生的位置,做到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感知,體會他們在美術學習當中面臨的壓力,而不是一味苛求,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走進初中生的內心,讓他們在美術學習當中感受到愉悅感,為他們強迫癥的自我矯正和自我教育打下基礎。另外,在美術教育教學的組織實施中,教師也要從情感教育出發(fā)注意從學生角度提出貼近他們身心特征的美術學習任務。比方說,在美術作業(yè)的設置方面,教師要避免過于苛責學生,也要避免提出難度過大的任務,而是要鼓勵學生自主發(fā)揮,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當中體驗成功,樹立美術學習自信心。
強迫癥在初中生群體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這一問題已經形成了一個危害深遠,同時影響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障礙。強迫癥問題讓初中生在美術課堂學習當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擾,使他們在日常學習當中不能夠有效約束和控制自身的行為,影響到他們從課堂學習當中獲得美術知識與美術實踐技能,也讓學生為此痛苦不堪。面對這樣的情況,初中美術教師要擔當起作為教師的教育指導責任,幫助學生克服美術學習當中的強迫癥情況,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樊娟.如何通過美術課堂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J].江西教育,2018(30):33-34.
[2]林春華.青少年心理階段與美術教學應對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0):201-203.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