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元
【摘 要】通過指導學生學習書法,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從三方面進行:一、提高認識,積極對待;二、授之以漁,刻苦學習;三、激發(fā)情趣,持之以恒。
【關鍵詞】書法教學;臨摹;審美情趣;書法美
在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分為四個學段,每個學段都對寫字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其中第四學段(7~9年級)對寫字的要求有兩點:1.在使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2.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然而,根據(jù)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歷,很少有語文教師具體指導學生寫正楷、行楷字,更不要說教他們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了。另外,新課標多處有“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這樣的提法和要求。這些提法和要求,不僅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有著密切關系,也同識字、寫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語文教師得重新認識、高度重視,不能把對學生的寫字能力的要求,僅僅停留在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上,而應提高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以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育上。同時,加強書法教學,也會為學生學習祖國的語文知識開辟出另一片廣闊的天地,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書法。它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它以漢字作為表現(xiàn)對象,以筆為創(chuàng)作工具,是一門獨特的線條造型藝術,它能在簡練的線條造型中,表達人類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書法教學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一重任。那么,如何具體去實施呢?筆者認為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做著手。
一、提高認識,積極對待
提高對寫字的認識,就是希望語文教師把對學生寫字的要求,不要只停留在書寫“正確、端正、整潔”上,當然,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對書寫作業(yè),應答試卷的要求,這無可厚非。但要提高到文化品位、審美情趣、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和教育上,就顯得遠遠不夠了。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并積極對待,這就很有必要把我國書法藝術方面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如漢字字體真草隸篆的藝術特點及其發(fā)展和演變。歷代有名的書法家,東晉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楷書四家:歐顏柳趙;北宋四家:蘇黃米蔡;明清大家:文征明、董其昌、趙之謙、鄧石如;近現(xiàn)代書家吳昌碩、于右任、沈尹默、啟功。
二、授之以漁,刻苦學習
大多語文教師都有一手漂亮的硬筆字,有些還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因為語文教師深知一手漂亮字的重要性,對自己來說是“門面”,對學生來說是臨摹的“字帖”。因此,他們都曾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臨摹和練習。對學生來說,真正臨摹和練習寫字的有幾人呢?一是沒有時間。筆者發(fā)現(xiàn)初中階段很少有學校排寫字課,即使有也是作業(yè)課,與真正意義上的寫字課相距甚遠。二是教師不重視。認為寫字的任務在小學已經(jīng)完成了,只要作業(yè)上試卷上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就行了。初中的學習任務那么重,哪有時間練呢?三是不懂方法。對怎么臨摹、如何選擇字帖等,一概不懂。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承擔導師的作用,多介紹有關寫字的知識和技巧,從點畫順序到間架結構,從字體特征到布局謀篇,從正楷到行楷,從硬筆到毛筆,從臨帖到創(chuàng)作等?;虬磁艑懽终n,或開展寫字興趣大課堂,或進行硬筆、毛筆書法比賽,或組織參觀當?shù)氐囊恍ㄕ?,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活動。不僅讓學生從書寫水平到審美情趣方面有所提高,也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還為將來進一步提高書法水平打下了基礎。
三、激發(fā)情趣,持之以恒
前面提到新課標對寫字要求的第二點是: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這可謂是對寫字的更高要求了,同時也告訴我們,要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就要通過臨摹名家書法這一途徑實現(xiàn)。的確如此,名家書法是通過時代的遴選、時間的檢驗而流傳下來的書法精品,有著最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在臨摹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書法的形象美,如點畫的神態(tài),結字的特點,布白的匠心,全篇的神韻等,在這一個個具體的形象中,感受書法的形象美,感受書法的情感美。書法的情感美是指書法家在書寫過程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如王羲之在書寫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時所流露出的對山水之美的熱愛和陶醉,顏真卿在書寫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時表現(xiàn)出的切膚悲慟和英風烈氣,蘇軾在書寫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時所傾訴的哀怨、屈辱、絕望、激憤之情。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切美術之本質,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感到愉悅。”人們之所以喜歡書法,正是因為書法作品能給人帶來的愉悅感。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從一筆一畫到一字一行,從書寫內(nèi)容到書寫過程,從紙張墨色到題款鈐章都給人帶來了愉悅感。教師可通過書法作品體現(xiàn)的美感,啟迪和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美感的享受。這就要讓學生在掌握練習的技能技巧之后,刻苦練習、持之以恒。經(jīng)過長期的練習和學習,再加上生活的歷練和人生閱歷,也許會在書法方面有所成就。
總之,我認為讓學生識字寫字、練習書法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習祖國廣闊的語文知識、開闊視野的過程,是一個發(fā)現(xiàn)美享愛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更應該是一個學習我國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愛國情懷的過程。我想,這才是寫字課的真正意義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