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雙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探析

      2019-06-11 11:15楊浩
      關鍵詞:貧困生班會輔導員

      楊浩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穩(wěn)步發(fā)展,在校貧困生人數(shù)卻日益增多,高職院校中經濟貧困生演化成了心理貧困的現(xiàn)象逐漸突出。針對高職院校雙困生問題進行分析,探究高職院校貧困生產生心理貧困問題的原因,從積極心理學、自我意識與教育、主題班會引導、樹立勵志典型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經濟貧困;心理貧困;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1-0190-03

      一、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凸顯

      近年來,基于國家對高等職業(yè)院校發(fā)展的大力支

      持,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穩(wěn)步發(fā)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高職在校學生數(shù)量已經突破1000萬,但是其中貧困生占比超過了40%[1]。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2017年10月,提交《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的學生數(shù)量占總人數(shù)的45%,其中通過認定的學生數(shù)量占比達到38%。貧困生通常是指在校學生家庭經濟收入低下,同時在學習、生活及其他方面沒有經濟保障的大學生[2]。誠然,家庭經濟貧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訓練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激發(fā)學生改變現(xiàn)狀的決心,但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經濟貧困生演化成了心理貧困生,一方面學生間接或直接地承受著一定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提前的經濟壓力可能會導致學生精神世界的焦慮自卑和負向迷茫。這類雙貧困的狀態(tài)會引發(fā)各種負面問題。

      筆者根據(jù)一年時間對學校貧困生的談心、談話活動和心理測試(UPI)發(fā)現(xiàn),與非貧困生相比,貧困生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貧困的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智幼稚,消極悲觀

      班級超過半數(shù)的貧困生認為自己情緒波動較大,在自尊心受到真實的或者假想的威脅時會對他人大吼大叫,很少能包容地看待問題,很少想到要尋求輔導員的協(xié)調和幫助。超過半數(shù)的貧困生認為自己的前途渺茫,學習能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更有甚者直接感嘆命運對自己不公平,唯有暴富才能改變自己的現(xiàn)狀。貧困生容易對條件好的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內心十分敏感,經常質疑對方的成果。

      (二)缺乏目標,不夠專注

      貧困生目標意識缺乏有兩種情況:(1)不知道如何規(guī)劃好學業(yè),尤其是在近期學業(yè)安排空白的情況下,在學習上渾渾噩噩,他們很少主動思考或求教如何將專業(yè)學好,認為只要考試及格就算完成任務;(2)缺乏長遠目標,在職業(yè)生涯以及人生規(guī)劃中懶于思考或表現(xiàn)浮躁。他們不清楚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綜合素質以應對日后的就業(yè)競爭,一會兒熱衷于興趣學習,一會兒又盲目參加各類社團活動,一旦新奇心理消退或者時間安排得不合理則會變得倦怠,感嘆“沒得意思”,直言要做“佛系青年”。

      (三)不切實際,眼高手低

      一些貧困生專業(yè)知識不扎實,缺乏核心競爭力,卻在職業(yè)規(guī)劃中固執(zhí)地渴望高收入的好單位。由于對自己缺乏正確認識,他們制訂的目標貪大求全,不切實際,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綻放光芒,讓師生刮目相看,但是由于缺乏耐心,成績經常很平庸甚至直線下滑,這時又會感到自信心遭受打擊。一旦形成惡性循環(huán),他們則會對課堂失去興趣和耐心,期望在校外大顯身手做各種兼職,卻耽誤了學業(yè)任務。

      (四)社交缺乏,自我封閉

      貧困生更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和周圍學生交往。在被問到如果寢室某個學生出現(xiàn)失眠或者情緒低下時,貧困生更傾向于不會去關注。超過三分之二的貧困生很少主動與輔導員聯(lián)系、很少與父母溝通。若本人被心理測試(UPI)檢測到可能存在心理障礙,學校也配有心理專職教師的情況下,有超過一半的貧困生表示不可能去,認為“那是很丟人的事情”。

      二、高職院校經濟貧困生產生心理貧困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高職院校貧困生在經濟能力和家庭背景方面處于劣勢,這種劣勢導致了他們嚴重的自卑心理和敏感心態(tài),但是班級大環(huán)境的光鮮和亮麗會使他們形成一種無形的憂慮。如果他們進入大學后仍帶有自己家庭所屬的社會身份特征,則會覺得別人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自己,從而常常自我偽裝,我行我素,負面的情緒和心理也會伴隨產生。他們對待金錢有強烈的渴望,但是家庭現(xiàn)狀會讓他們陷入一種無形的憂慮和焦灼中,所以常常會形成強烈的功利性,不良的金錢觀和交友觀,對一些經濟條件更好的學生往往產生要么依賴要么敵意的態(tài)度[3]。

      (二)學校因素

      1997年,高校開始實行收費制度,這對貧困家庭產生經濟壓力,學費大幅度增長讓貧困學生經常要為學費、生活費甚至家庭的經濟狀況操心。通常情況下,大學生承受著改變家庭狀況的期望,而貧困一定程度上將拖延他們前進的步伐,這種反差往往會加重學生的自卑心理。同時,校園中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一定程度上需要以經濟作基礎,貧困生不敢輕易和經濟條件好的學生深入交往,結果即是他們很難融入大學生活,喪失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加深了心理貧困。同時,學校雖然設置了心理咨詢中心,但是師資數(shù)量不足是常態(tài),這也是客觀原因。

      (三)個人因素

      貧困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性格特征,難以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認為天生的條件差于別人,輸在起跑線就等于輸在每條線,因此,自信心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弱。另外,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也是貧困生心理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貧困生不能積極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困境,為了表現(xiàn)得與周圍學生一樣,又假裝平靜。這種刻意的掩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也悄悄影響著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

      三、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貧困問題的解決對策

      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對雙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兩種方案:(1)將心理貧困簡單歸結于疾病治療,對有心理問題的貧困生采取的干預措施是心理咨詢矯正和藥物治療[4]。但這種模式的弊端在于,雙困生很可能抗拒心理咨詢與治療,同時這種模式只能滿足少數(shù)雙困生的心理需求,廣大學生的心理成長發(fā)展性需求難以得到滿足。(2)將雙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內化于德育教育中,即把心理貧困問題歸結于思想意識問題,部分原因是教育資源有限以及對雙困狀態(tài)的理解不夠

      深入。

      (一)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原則培養(yǎng)雙困生樂觀積極的品質

      傳統(tǒng)心理學理論主要致力于消除各種心理問題,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積極心理學則是把重心放在如何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和品質的培養(yǎng)方面[4]。具體來說,教育不但要引導學生在能力上取長補短,也要揚長避短。當前高校雙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積極心理學范疇,堅持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引導雙困生勇敢面向未來,以積極的理念與行動激發(fā)雙困生積極求知并獲得樂觀的情感體驗,使積極和樂觀融入雙困生的人格品質和思維認知過程[5]。

      (二)幫助雙困生建立主體性意識

      雙困生正確認識自我的一個簡易途徑就是通過行為判斷認識自我。例如,當雙困生為社會公益活動做出有益行為的時候,他們會產生相應的價值感;當雙困生為校園活動做出有益行為的時候,他們會產生相應的充實感[6]。當這種自我認識的反饋開始豐富和強化自我效能感時,雙困生將會非常想準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雙困生缺乏明確目標的情況下,他們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較。因此,輔導員在引導雙困生規(guī)劃人生目標和職業(yè)生涯時,周圍的勵志人物、正面事例和國家政策方針都可以被用來作為他們推進自我成熟度、發(fā)展自我的重要參照。在雙困生逐漸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輔導員要指引他們勇于深入內心,深刻發(fā)掘自我,強化“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的認知判斷。在雙困生積極進取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充分體會到自我實現(xiàn)的連續(xù)感和完整感,恪守自我的獨立和情緒的控制,始終關注人生精神意義的成長,注重心性修養(yǎng)和道德實踐。

      (三)以主題班會為載體

      高職院校的主題班會是對雙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是輔導員與雙困生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圍繞某個相關主題而進行的全班性討論活動,雙困生會輕松地進入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通過多樣的主題、方式、總結,班會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雙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從消極、被動、補救向積極、主動、預防的方向轉型,從輔導員、專職心理教師的專門服務向全員參與的全過程、全方位服務方向轉型[6]。例如,當雙困生出現(xiàn)對學習沒興趣,對班級活動不積極,班集體意識淡薄時,可以制訂“重溫美好”為主題的班會,通過PPT、電影、音樂等設計重現(xiàn)大學以來學生一起走過的時光,如軍訓、聚餐、班級比賽等活動,雙困生重溫過去的美好,將增強對班級的凝聚力;當雙困生受到校園網貸的誘惑,表現(xiàn)出對金錢的崇拜時,輔導員可以采取全體學生經驗交流式、咨詢答疑等形式講述網貸的底層金融邏輯,科普金融知識,不僅能使雙困生認識到網貸有危害,還能讓他們領略金融世界的風采,從而間接提高他們學習新事物的積極性。最后,輔導員要鼓勵雙困生對班會、學生和自己的收獲進行總結和點評,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會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此延伸到對平時的學習、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反思,并通過相互交流,增加學生間的理解和感恩[7]。主題班會結束后,輔導員需要通過進入課堂、走入寢室、與學生談心及學生家長訪談等方式鞏固成果。輔導員要發(fā)掘雙困生的“閃光點”,為他們在班級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機會,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信心,并通過同伴互助,與班里的班委、黨員、積極分子等結成對子,在實現(xiàn)各自的人生規(guī)劃過程中相互協(xié)作,共同努力。

      四、樹立勵志模范

      榜樣的優(yōu)秀事跡可以讓雙困生看到希望和力量,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孤獨,能夠激勵雙困生把不利因素轉化為內在動力,增強他們不屈不撓的品質[8]。當雙困生意識到貧困的現(xiàn)狀是可以被改變的,困難是暫時的,個人的成長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時,他們將更有熱情地完善人生規(guī)劃和職業(yè)生涯,更有干勁地在苦難中展望自己的未來,更有共鳴地為夢想而努力奮斗。這將是解決雙困生心理問題的最直接方法。高職院校都有勵志獎學金、助學金和校內勤工助學的名額,這些學生中都有不少勵志的榜樣。學??梢杂眠@些模范的經歷與故事為載體經常開展講座和報告,同時還可以聘請社會上的勵志典型做主題教育活動,上述措施將激發(fā)雙困生的情緒體驗,幫助雙困生走出心理困境。為了幫助更多的雙困生,學校在目前已有的以國家助學金為主校內資助為輔的基礎上,還可以擴展高職學生勤工助學崗位數(shù),甚至鼓勵設立貧困生創(chuàng)業(yè)園,鼓勵貧困生利用業(yè)余時間發(fā)揮專業(yè)特長進行創(chuàng)業(yè),如果條件許可,可以提供資金支持。目的是讓雙困生形成“努力踮踮腳尖,自己也能夠成為勵志模范”的觀念,最終形成正向的循環(huán)反饋,讓雙困生群體中的個體與個體間產生良性互動,共同進步。

      總之,針對經濟貧困和心理貧困的“雙困生”,高職院校輔導員采用積極心理學原理,培養(yǎng)雙困生自我意識與教育,利用主題班會引導、樹立勵志典型等措施,更加關注他們的內心需求、興趣特長和人生規(guī)劃,不斷改善班級環(huán)境,豐富班級人文情懷,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活動,對雙困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干預和引導,健全雙困生對自身基本素質的全面審視,促使他們掌控好理想自我和現(xiàn)實自我之間的差距,使理想自我對現(xiàn)實自我保持適當?shù)膹埩?。認識到自身現(xiàn)實和可能的全部潛力,不斷面向更高的人生發(fā)展方向激發(fā)自己、提升自己,從而從更高的維度治愈雙困生的心理貧困問題。

      參考文獻:

      [1]董英山.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4(5):104-105.

      [2]王曉麗.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12):89-90.

      [3]龔國富,魏自濤,王櫻娜.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4):97-98.

      [4]張元洪,孔慶娜.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2):134-136.

      [5]張忠宇,夏寶慧.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6):132-133.

      [6]陳中建.幸福感教育:大學生精神成長的現(xiàn)代性訴求[J].中國青年研究,2014(9):111-115.

      [7]錢家榮.班主任的心理教育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以心理班會課實施為例[J].師資建設,2017(12):45-47.

      [8]劉永生.當代優(yōu)秀大學生的成長路徑特征及啟示:基于3所名牌大學10位青年學子優(yōu)質就業(yè)的質性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6):93-98.

      編輯 馮永霞

      猜你喜歡
      貧困生班會輔導員
      媽媽畫上老年妝出席班會孩子落淚
      貧困生的隱私與尊嚴亦當細心呵護
      淺談如何發(fā)揮主題班會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時效性
      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大學用話費查“裝窮”貧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資格
      微班會:管窺班會的現(xiàn)實與未來
      莫與貧困生“搶飯吃”
      “有為”也應“有位”
      新津县| 屯留县| 银川市| 涟水县| 社会| 周宁县| 威信县| 凌云县| 上犹县| 旬阳县| 盐池县| 扶绥县| 孟村| 定陶县| 乐业县| 阿拉善左旗| 三门峡市| 常熟市| 长阳| 逊克县| 宿松县| 福建省| 巴南区| 融水| 嵊泗县| 新源县| 香港 | 泉州市| 舟山市| 隆化县| 浑源县| 饶阳县| 兴和县| 湖南省| 政和县| 额尔古纳市| 宜宾市| 昆山市| 湘乡市| 南城县|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