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紅
長期以來,教學的形式大多都是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預習、復習左右伴隨的形式進行語文教學的,這也是大家一提起課堂就覺得枯燥、無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在這個忙碌而又緊張的時代中,人們逐漸對簡短、快捷、高效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越來越感興趣。現(xiàn)代通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逐漸涌現(xiàn)出一系列的微事物----微課。
那么,什么是微課?“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是教師們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這種短視頻教學活動,能有效的觀察自己上課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于自己的教學展示有著清晰的認識,能通過現(xiàn)代媒體方式利用到課堂,自己能看到自己課堂上的語言、姿勢、動作形態(tài),課堂講授狀態(tài)獲得很大的自我認識,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
微課打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有效的教學情境,通過課內微小視頻的播放學習,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豐富情感體驗、解決重點疑難、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語言審美能力、理解歷史與相關文化知識等,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微課,短小精悍,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營造資源“小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音效,炫動的畫面,生動直觀,給學生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和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與教師創(chuàng)設的活動,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的才情。在教育領域,“微課”是將社會上展示自己的短視頻運用到傳統(tǒng)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tǒng)的聽評課模式??梢哉f微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它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身臨其境。教學實踐證明,精心的設計了教學情景可以很好的帶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夠讓學生積極的進入到課堂當中。不僅語文教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說要涉及到很多數(shù)學家的故事,語文講古代兒童的智慧的時候,可以引申一些古代智慧兒童的故事。有了微課的使用,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的視覺聽覺的調動,更能讓學生提升興趣,有參與其中的感覺,在課后的多次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對使用多媒體的課影響深刻,能較快的記憶起課上的相關內容,以及課件上標注的重點知識,可見學生在上課時是充滿興趣的,較之以前的純講授要有趣。
另外,微課等視頻形式的使用,能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更能帶學生身臨其境,比如說學習游記,就可觀看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能體會到游記所寫的地點景色,感受當?shù)氐娘L土人情,又如學習紅軍長征的文章,由于時間距今較長,學生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紅軍長征的不易和艱辛,但是現(xiàn)在使用微課等就可很好的觀看紅軍長征的視頻和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視頻當中,感悟紅軍的不易和艱辛,在長征過程當中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和咱們現(xiàn)在的一些小困難相比是多么的艱辛,所以讓學生能夠理解深刻而且還能學習頑強的品質。多媒體當中動畫轉換方式也讓學生感到新奇,比如說圖片與圖片之間的轉換方式,聲音的銜接以及動畫的播放等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看來,老師是非常有才華的,能為課件設計出這么神奇的課件,從而更加熱愛學習。
二、豐富課堂內容,延伸教學空間
以前上課的模式,老師在講授的過程,當中想要引申擴展一些知識就會非常困難,因為還要涉及很多板書及講解內容,但是有了微課之后就可以把相關的內容加入在微課上,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能夠擴展非常多的課外知識,讓學生覺得非常有意思,讓大家的時間空間都有很大的提升擴展。多媒體可以說是一個科學技術上的進步,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有聲有色的教學方式。課堂里、學校里,薄薄的教材都無法滿足學生的知識渴求,也就是說每節(jié)課都要為學生營造出多彩的課堂讓他們走到其中,給他們一個更大的世界和空間,讓他們學會站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微課就起到了這個作用,能夠很好的引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能夠創(chuàng)新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豐富了課堂內容也延展了教學空間。
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形成互動氛圍
在微課上,學生通過對視頻、文字、圖像等的賞析,能夠更好地對課文進行理解和掌握。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不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微課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視聽結合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微課手段將課本的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利于小學生去注意并理解。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務有著強烈的愿望。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文時,那種孤單送別友人的場景,無論我的教學語言多么富有藝術魅力,學生就是難以深刻體會。此時我通過微課將這一情境展示出來,學生立刻興趣盎然,入情入境。學習的靈性被激發(fā),學習之門瞬間寬敞。
總之,微課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的現(xiàn)象直觀、清晰、生動,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xiàn)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臨其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學生信息的接受量,有效促進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豐富情感體驗、解決重難點問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文學審美能力、理解歷史與相關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