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 貓飯團(tuán)
冬天吃羊肉的飲食習(xí)慣由來已久,羊肉早已是冬日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羊肉的制作花樣可謂是洋洋大觀,從清早的一碗醒神羊湯到午間一碗燙熱心腸的羊肉泡饃,從招待貴客的清真羊肉大菜到家庭大快朵頤的清燉蘿卜羊肉,從味道鮮美的京涮手切羊肉到外焦里嫩的烤小羊排……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如何把羊肉做得酥爛無膻味,都是一門學(xué)問。新年伊始,我們一起聊聊如何吃羊肉。
食羊肉早就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或刺激貪婪的味蕾,更是演變成了一種社會風(fēng)尚,用當(dāng)下的熱詞來說就是“潮人必備”。
高曉松有一本歷史雜書《魚羊野史》,不由得讓人把魚羊和“鮮”字的由來聯(lián)系起來。中國壽星彭祖,據(jù)說活了八百多歲,他的妻子將魚和羊肉混在一起燒煮,沒想到異常美味,為了形容這種特別的味道,取名“羊方藏魚”,創(chuàng)造了“鮮”字。羊在古人的心里一直是珍貴而美好的,查閱《說文解字》也能看到很多“羊”字的痕跡,比如:“美”字,是羊大而肥美;而“羞”字,在甲骨文中是個象形字,描繪了一個人手里拿著羊的畫面,表示進(jìn)獻(xiàn)美好食物的意思。古人之所以這么重視羊,只因為羊肉在當(dāng)時是一種非常珍貴且?guī)в须A級性的食物。
周代的《禮記》中將牛、羊、豬稱為“大牢”,并記述此為只有國君及卿大夫才有資格享用的佳品。羊肉統(tǒng)治中國人的餐桌,成為獨(dú)一無二的主流肉食長達(dá)千年,《太平廣記》中記載,在家修行的居士也抵制不住羊肉的美味誘惑,可見當(dāng)時的人們幾乎都淪為了羊肉的狂熱粉。宋朝曾經(jīng)有一斤羊肉頂20斤豬肉的記載,加上元朝游牧民族的統(tǒng)治者非??粗匮蛉?,羊肉更是成了大家的心頭好。
食羊肉早就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或刺激貪婪的味蕾,更是演變成了一種社會風(fēng)尚,用當(dāng)下的熱詞來說就是“潮人必備”。據(jù)記載,宋朝宮廷御廚一年消耗羊肉43萬斤,而豬肉只有4100斤,后來“御廚止用羊肉”甚至成了兩宋皇室的“祖宗家法”。宋代曾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边@句話的意思是,通熟蘇軾文章的人,能吃羊肉;不懂蘇軾文章的人,只能喝菜湯了。蘇軾作為宋朝icon,一舉一動都受到文人粉絲的追捧,他的飲食習(xí)慣亦然。
蘇軾被貶官后依然倔強(qiáng)地生活著,并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他喜歡吃羊肉,甚至憑借自己多年對美食的造詣,不斷發(fā)明改進(jìn)羊肉的吃法。蘇軾發(fā)現(xiàn)杏仁茶和羊肉同煮,滋補(bǔ)身體,口感更佳;羊肉和胡桃合煮,能消除羊肉的膻腥之味。蘇軾還私下囑咐殺羊的人,給他留下一般沒人要的羊脊骨,終日在羊脊骨間摘剔碎肉,自稱就像吃海鮮蝦蟹的感覺和味道,后人也把他視為“羊蝎子”的創(chuàng)始人。
制造吃羊機(jī)會的陜北人
陜北人特別善于制造吃羊肉的機(jī)會,關(guān)于羊肉的諺語至今流傳:六月六,新麥子饃饃熬羊肉——是六月六新麥上的時候要吃羊肉面慶祝;九月九、家家有,蕎面饸饹羊腥湯——是重陽節(jié)的時候要吃羊肉饸饹過節(jié)。冬至?xí)r,家家要熬羊骨架,吃羊頭,叫“熬冬”,就像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防止凍掉耳朵一樣,陜北人吃羊頭也是象征。家里親戚來了,會殺羊表示歡迎的誠意;祭祀還愿時也會殺羊;各種節(jié)日更是不用說,羊肉會做大菜。
分羊肉大有講究
陜北、寧夏、內(nèi)蒙古這些產(chǎn)羊大戶,不但善于烹羊,也發(fā)展出了一套吃羊的文化。作為招待客人的一家之主,如何給大家分羊可是門學(xué)問。如果貴客喜歡吃肥肉,就把“羊胸叉”給他,這個部分離羊心臟最近,代表了主家和客人心連心;如果客人喜歡吃瘦肉,就把羊肩胛給他,容易啃又是最好的“活動的肉”;如果客人是年輕男孩,就把羊腿分給他,拿著吃起來豪爽,也代表了讓他大展宏圖的愿望;如果客人是女孩,就把羊排分給她,肥瘦合適并且吃相可以很斯文。如果主人給你羊頭則代表你是老大,給你羊臉則代表給你面子。主人家分肉真是很多內(nèi)涵啊。
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段、不同部位的羊肉,其烹飪方法也不同。
羊湯,吊起一口鮮
說起羊湯大家并不陌生,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幾家不起眼的羊湯小館。羊湯是一種統(tǒng)稱,全國各地的做法不同,食材也各不相同。在食材的選擇上,或山羊或綿羊;在部位的選擇上,或羊肉或羊雜或羊骨頭??傊驕浞值伢w現(xiàn)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地域性,不管是羊肉湯、羊雜湯、羊肚湯還是羊頭湯、羊腸湯,大鍋旺火寬湯做出來的才更有滋味。吊一鍋羊湯并不是件簡單的事,無論原料上有多不同,但是熬煮出來的味道必須是誘人的。
羊肉泡饃,香氣四溢
羊肉泡饃,從宋太祖趙匡胤時期便已經(jīng)風(fēng)靡。一碗單調(diào)的肉湯+面餅,看似豪放粗狂,實則精致復(fù)雜,它烹制精細(xì)、肉爛湯濃、肥而不膩,讓人食后回味無窮。
吃羊肉泡饃如果坐以待食就吃不出其特有的風(fēng)味,用餐者自己動手掰出來的饃吃起來才香。與快餐相比較,羊肉泡饃無疑屬于“慢餐”,古時候很多人一邊聽?wèi)蚧蛘咭贿厱?,一邊?xì)細(xì)地掰饃。因為泡饃從煮湯到掰饃都是一個慢活,而整個掰饃過程更是可以磨蹭半天,讓人既可以休息片刻,又可以瀏覽市井風(fēng)貌,所以羊肉泡饃其實也是一種休閑餐。
京涮,一入銅鍋深似海
京涮里面的門道和藝術(shù),真的已經(jīng)不單單是吃肉喝酒這么簡單了。擦得锃亮的紅銅火鍋,中間一柱高高的煙囪,海米干貝、枸杞蔥姜配上骨湯抑或是白水做鍋底,把羊肉、白菜、粉絲、凍豆腐一字排開,再開上一瓶北京人不離口的二鍋頭,這頓關(guān)于“銅鍋”的故事就算成了。京涮的羊肉一定要肥、嫩、鮮,肉太結(jié)實了,容易發(fā)緊,做不到入口松軟;太瘦了,又不飽滿,容易發(fā)柴。所以,倘若在哪家館子吃到了咬著費(fèi)勁的涮羊肉,那么老板一定是沒有深諳其中的門道。
全羊宴,羊肉唱主角
民國初年,全羊席已日臻完善,成為禮儀莊重、程式嚴(yán)謹(jǐn)、菜肴精致、配膳合理的盛筵,全羊菜品多達(dá)108道。全羊席在全國的清真大店才吃得到,做法當(dāng)然也十分講究,根據(jù)全羊軀干各部肌肉組織的分布不同,用不同的烹調(diào)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異的羊肉大菜,比如炒羊肉最好用羊腿肉,燉菜最好選擇羊的肋排。
中廚出鏡:竇銳
西安皇冠假日酒店御皇軒中餐廳及宴會廳行政總廚,在25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一直秉持著專注、細(xì)致的理念。在他的帶領(lǐng)下,御皇軒中餐廳廚師團(tuán)隊于2015年5月圓滿完成了“習(xí)莫會”的國宴接待任務(wù),為中餐走向世界奉獻(xiàn)著自己的力量。
西廚出鏡:劉重陽
90后新銳B&G51法餐廳廚師,2011~2013年在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任西餐廚師,2015年至今在西安皇冠假日酒店任廚師主管。擅長對西餐進(jìn)行創(chuàng)意制作,最喜歡“地獄廚神”Gordon Ramsey。
秋冬不吃羊,羊就掉膘啦!
為什么要秋冬吃羊?很多小伙伴從營養(yǎng)學(xué)的角度來考量,認(rèn)為羊肉適合秋冬進(jìn)補(bǔ),所以秋冬吃羊。然而竇廚說,從口感上來說,秋冬是最適合吃羊的時候,因為經(jīng)過夏天和初秋豐美水草的滋養(yǎng),秋冬的羊是最肥美的,而隨著天氣漸冷,草木凋零,羊也沒了食物,就開始掉膘啦。
橫山羊肉為什么不太膻?
陜北的橫山羊都不是圈養(yǎng),也不吃飼料,而是放養(yǎng)在山上吃草。它們愛吃一種當(dāng)?shù)亟械亟返囊安?,這種野草帶有花椒的清香,就等于羊從小吃著去膻味的調(diào)料長大,所以自身羊膻氣不重,也無需用紅燒、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蓋膻氣。對于不太膻的橫山羊肉,只用白湯水煮就能發(fā)出那種透骨的清香。
西餐常用的羊肉部位有哪些?
冬天是吃羊肉的好時節(jié),羊肉是西餐里常見的肉類,在法國和意大利菜系里,羊肉也是能在群雄割據(jù)的肉類界占一方的大食材。西餐中較為常見的羊肉部位一般是羊排、羊小腿和羊大腿,羊排肉質(zhì)細(xì)嫩不宜久煮,而羊小腿和羊大腿則適合慢煮,肉軟而有韌性。
西餐里如何處理羊肉?
一般來說,經(jīng)過法式切割的羊排,油脂與肉的比例較好;處理羊小腿和羊大腿,可以先用刀把表面多余的脂肪去掉再開始烹調(diào)。烹調(diào)羊肉的香草小助手,通常以迷迭香和百里香為首,還有大蒜也很適合為羊肉調(diào)味。而烤制羊肉通常會佐以薄荷醬、紅酒醬和芥末醬等,都是經(jīng)典搭配??偟膩碚f,西式的羊肉烹調(diào)手法都是“重醬”配羊,用比較濃烈的醬汁搭配羊肉本身的風(fēng)味。
材料:
羊肉1000克,芹菜50克,白蘿卜200克,小米椒10克,鹽15克,料酒50克,茶油50克,胡椒粉3克,辣椒醬、姜、蒜各10克,八角5克,桂皮3克
做法:
1.羊肉切成大塊,洗凈后放入沸水中大火汆3分鐘,取出待用;芹菜用直刀法切3寸長段;白蘿卜用滾刀法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待用。
2.砂煲內(nèi)放入清水1000克,大火燒開后加入八角、桂皮調(diào)味,放入羊肉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1小時,待羊肉九成熟后取出,切5毫米厚的大片,原湯留下待用。
3.炒鍋上火放茶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姜、蒜爆香,放羊肉大火煸2分鐘,再放入小米椒、辣椒醬煸1分鐘,烹入料酒、胡椒粉、鹽調(diào)味,然后加入原湯、芹菜、白蘿卜旺火燒開后出鍋即成。
材料:
橫山羊腱子1000克,白蘿卜500克,紅蘿卜500克 ,香菜50克,小香蔥50克,花椒10克,八角10克,老姜一塊,米酒半瓶,鹽少許
做法:
1.橫山羊腱子洗凈,切成適當(dāng)大小;老姜切片;紅白蘿卜洗干凈,去皮,切成跟羊腱子一般的大小。
2.鍋內(nèi)加入冷水,放入老姜、米酒少許,將羊腱子倒入鍋中,用中小火慢慢過血水,不要讓水滾起來,水滾前就要熄火。(這步驟很重要,會把羊膻味除到最最少,如果大滾水放入,肉很快就緊,羊膻味出不來。)
3.將羊腱子取出,用冷水沖洗干凈,與紅白蘿卜一起放入干凈的鍋中,加入花椒、八角、老姜、米酒以及蓋過食材三公分的水,大火滾后用小火燉兩小時,直到羊腱子軟爛。
4.起鍋前用鹽調(diào)味,盛盤后撒上香菜和青蔥就可享用??梢哉焊獒u或豆瓣醬,味道很豐富,不蘸醬也清爽好吃。
材料:
橫山羊羊排1000克,洋蔥1個,香菜500克,小香蔥200克,花椒粒50克,孜然粒100克,黑胡椒粒100克,辣椒面100克,生抽100克,紹酒適量,獨(dú)頭蒜10個,姜200克,鹽適量
做法:
1.姜切片,蔥和香菜切段,洋蔥切粗絲,孜然粒用搟面杖搟碎;
2.取炒鍋,將少許鹽炒熱后加入花椒,共同炒熱;
3.將羊排洗凈,用刀尖在各面戳上若干個洞洞,放入盆中,加入炒過的鹽與花椒、生抽、紹酒、姜片、蔥段、洋蔥絲、香菜段,搓揉均勻后放入保鮮盒,置于冰箱冷藏室中腌48小時;
4.將腌好后的羊肉取出放入盆中,加入辣椒面、黑胡椒粒以及多半孜然,搓揉均勻并敲打數(shù)次,然后靜置2小時;
5.烤箱預(yù)熱190度,在烤盤底部鋪一層錫紙(留出包合的量),將腌羊排時用的洋蔥、香菜放入烤盤底層;
6.將羊排與去了皮的獨(dú)頭蒜碼好放進(jìn)烤盤,再將腌料均勻倒上,用錫紙將羊排包合緊密,放至烤箱內(nèi)烤半小時;
7. 出烤箱后裝盤,撒少許鹽和孜然即可食用。
材料:
羊排260克,黃芥末30克,蜂蜜30克,紅酒40克,香葉5克,迷迭香5克,法香5克,黑胡椒鹽5克,白玉菇15克,蟹味菇15克,蘆筍10克
做法:
1.羊排去筋膜打花刀,加紅酒、迷迭香、香葉、黑胡椒鹽腌入味(約2小時);
2.煎鍋加熱,放少量油,放入羊排,先煎油面,煎出金黃羊油后再煎剩下面上色;
3.煎好后盛入盤中靜置3~5分鐘,然后入烤箱180度烤5~6分鐘,出烤箱備用;
4.將白玉菇、蟹味菇、蘆筍等配菜炒熟備用;
5.黃芥末與蜂蜜以4:1比例調(diào)配;
6.將羊排表面抹法香,裝盤,淋上黃芥末與蜂蜜汁,放配菜即可。
材料:
干果碎20克,菠菜20克,羊腿肉260克,蜂蜜15克,紅酒40克,香葉5克,迷迭香5克,黑胡椒鹽5克,白玉菇15克,蟹味菇15克,蘆筍15克,黑白芝麻5克,黑醋5克
做法:
1.羊腿肉切厚片,加入香葉、迷迭香、黑胡椒鹽、適量紅酒腌入味,之后抹上干果碎和菠菜,卷好,用耐烤繩綁好入烤箱180度烤5~6分鐘;
2.出烤箱靜置3分鐘,均勻撒上黑白芝麻;
3.將白玉菇、蟹味菇、蘆筍等配菜炒熟備用;
4.黑醋加適量紅酒,待酒精蒸發(fā)后加蜂蜜調(diào)味;
5.將烤羊腿肉卷裝盤,淋上黑醋蜂蜜汁,放上配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