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公司培訓大會上,老板向員工道出心中感悟:“職場中,只要心中‘無我,就能步步為‘贏。贏的三部曲,就是儒家的慎獨、道家的不爭、佛家的放下……”臺下員工開始竊竊私語:“無私奉獻固然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但領導總不能以高尚之名搞道德綁架吧!古人不是也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嗎?我們付出后追求合理的回報不對嗎?”
其實老板和員工都沒有錯,而且觀點出奇的一致。還是先看看金庸先生怎么說吧!“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涂。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蔽覀兪欠窨梢苑催^來說:職場江湖,世人糊涂反聰明;名利場上,心中無我終有我。
“心中無我”始于儒家的“為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后達到一個大我的境界。
“心中無我”可以是目標,也可以是手段,是道家的不爭之爭,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心中無我”的結果是修成正果,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空了,地藏菩薩就自然成佛了。
中國有句民間諺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最初的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后來常被誤解為,人如果不為自己著想,那么就會為天地所不容。誤解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正解。
看似兩種相反的理解,其實殊途同歸。一個人如果真正為自己著想,就必須修身,容不得半點虛假。
有人問法師:“你一個人的時候吃肉嗎?”
法師反問:“如果沒有警察,你開車的時候還系安全帶嗎?”
法師由此給出答案:只要是為自己做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那就不管有沒有人在場都一樣。這是對“為己之學”通俗的解釋。
為己之學早已成為古人的必修課?!洞髮W》中說,“小人閑居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有他人在場時,小人就會試圖偽裝自己,“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只有“誠于中”,才能“形于外”。所以,“君子慎其獨也”,即一個人獨處時也要行善事、注重修身?!洞髮W》有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物格、知至、意誠、心正,是有正確的知見,是身修的因;家齊、國治、天下平,是個人的成就,是身修的果。不修身,何來成就?沒有成就,何來利益?
“富潤屋,德潤身。”以德潤身,就會主動為他人著想,從而人人祝福你,讓你時刻享受“主場”的氛圍,能力就會超常發(fā)揮,實現“能量最大化”?!澳芰孔畲蠡绷耍袄孀畲蠡弊匀凰角?。修身,才是真正的為己之學。
曾子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可以成就自己,然后利己及人,這不是最大的為己嗎?
南懷瑾的《老子他說》上部一出版,市場上好評如潮?!独献铀f》下部早就寫好了,卻很長時間不敢出版,作者擔心下部有太多權謀之術,被心術不正之人利用了。讀過《老子他說》,無論上部、下部,“自私”的技術含量都非同一般。
《老子·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币馑际钦f,人們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大憂患,是因為人們只顧自身私念,如果人們不顧自身私念,人們還會有什么憂患呢?所以,人能重視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委寄于他;喜歡盡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心中無我”就是“貴以身為天下”和“愛以身為天下”,所以可以“寄天下”“托天下”。
哪怕是職場小人物,處處為一個小部門著想,這個小部門的人就會把這個部門寄托于他、托付于他;處處為一個公司著想,公司的人都愿意將公司寄托于他、托付于他。正如《老子·五十四章》所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成就多大,取決于“自私”有多徹底,取決于“自私”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爭的結果只能是“贏到頭來卻是輸”,“無我”才是“以不爭的方式爭”,才能“天下莫能與之爭”?!兜赖陆洝分杏袃商幪岬讲粻幹疇幍耐?。
一處是第二十二章,以“曲則全”引申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凡事受得了委屈、柔軟面對,最終成就大事,這是何等超越邏輯的大事?!皶薜暮⒆印笨赡軤幦〉蕉唐诘男±〉贸煽兌安豢薜暮⒆印眲t更容易得到晉升、學習的機會,加薪只是副產品。
一處是第六十六章,以“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引申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才能海納百川,從而成為“百谷王”。自古人無完人,HR管理重“人盡其才”,不求“十全十美”:有“道”之人,就是海納百川的人,可以對其充分授權,讓他放手一搏;稍差一點的人,用企業(yè)文化來約束,因為“失道而后德”;再差一點的人,還可以用感情來約束,因為“失德而后仁”;再差一點的人就是“失仁而后義”,對他的行為進行約束;對最不靠譜的人,只好“失義而后禮”,用制度來制約他,規(guī)定好程序、步驟,讓人成為機器。無我、不爭,換來自由成長的空間;有我、凡事必爭,只能撿來芝麻、丟掉西瓜。
組織中“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如同佛家說的眾生根基本來就有鈍、中、利的區(qū)別。應對不同根基之人,佛應之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種法門。修習聲聞乘可以“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習緣覺乘則可以“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此二乘唯自利,無利他,故總稱小乘。菩薩乘則“求無上菩提,愿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俱足,故為大乘。覺真法師更是一針見血地批出:“佛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禮記·孔子閑居》記載,子夏問孔子:“什么叫做‘三無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樣無私地覆蓋萬物,像地那樣無私地承載萬物,像日月那樣無私地照耀萬物。按照這三條來招攬?zhí)煜掳傩眨徒凶觥裏o私。”孔子的“三無私”在佛家叫“無分別心”,能做到“無分別心”首先要放下自我,做到無我。一旦做到無我,無論你身處何位,都會迸發(fā)出無限的能量。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眾議長菲科的提問時所言: “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p>
習近平主席接著又說:“一個舉重運動員,最開始只能舉起50公斤的杠鈴,經過訓練,最后可以舉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過我的努力、通過全中國13億多人民勠力同心來擔起這副重擔,把國家建設好。我有這份自信,中國人民有這份自信。”
一句“我將無我”,將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智慧濃縮其中?!兑捉洝酚醒裕禾煨薪。右宰詮姴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無我,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地無我,寬廣厚實,承載萬物和生長萬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朔ǖ兀拖翊蟮啬菢?,擁有寬廣的胸懷,好的東西可以接納,壞的東西也可以接納,哪怕臟東西,也會變成肥料為萬物生長助力。正如寒山和拾得兩位禪師的對話:“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但厚德載物不是無原則、無智慧地忍讓,而是以“地法天”為前提,即“自強不息”,然后“厚德載物”。
損人利己,最終害人害己;“主觀為自己,客觀為集體”,是中規(guī)中矩的好員工;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終將“我將無我”,修成正果。
《老子·第七章》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毙闹谐錆M自我的人雖然能得到一時之小利,但會失去許多成就大事的機會,因而是得不償失的愚蠢行為。心中無我則不然,經常想著別人,唯獨不考慮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擁有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
不僅圣人如此,職場上人人如此。
作者 遼寧第一時間廣告有限公司 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