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基金會;贈書
摘?要:文章分析了基金會贈書業(yè)務的性質與特征,指出了高校圖書館在聯(lián)系、接收、整理基金會贈書過程中制度、人力、經(jīng)費、技術等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從規(guī)范流程、優(yōu)化人員配置、加強過程管理等方面解決相關問題,并對基金會贈書工作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2-0042-03
基金會贈書學科分類廣泛,符合高校圖書館的收藏標準,有效地彌補了高校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的不足,是高校圖書館贈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jīng)成為高校圖書館贈書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在聯(lián)系、接收、整理、利用基金會贈書過程中也面臨制度流程缺失、圖書篩選與加工滯后及文獻重藏輕用等問題,制約了基金會贈書的進一步發(fā)展。
1?國內(nèi)外基金會贈書概況
1.1?國外基金會贈書概況
國外基金會對我國高校贈書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最初是由國內(nèi)幾所高校作為國外基金會贈書的轉運站,面向全國高校提供贈書服務[1]。2011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接受境外機構或個人贈送境外出版物有關事項的通知》后,負責接收、保存、轉贈國外基金會贈書工作的任務逐步轉移到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我國高校圖書館目前主要接收美國亞洲基金會、中美亞洲之橋基金會、日本科學協(xié)會等境外基金會捐贈的書籍[2],所贈圖書以外文為主,包括英文、法文、日文等語種,內(nèi)容涵蓋各個學科,其中大量精裝書和工具書的質量較高,但也有部分圖書是舊書或二手書。國外基金會捐贈圖書是免費的,但需受贈方按捐贈圖書的冊數(shù)承擔相應的運費。圖書轉運價格根據(jù)地理位置略有不同,以筆者所在的云南省為例,美國亞洲基金會捐贈的每冊圖書的轉運成本到云南為50元,較之高昂的外文原版圖書價格優(yōu)勢明顯。
1.2?我國基金會贈書概況
隨著我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國內(nèi)基金會開展贈書工作的機構逐漸增多?;饡谖覈譃楣蓟饡嫦蚬娔季璧幕饡┡c非公募基金會(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贈書項目主要面向中小學與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獲取贈書的概率不大,只有少部分對口基金會會向高校圖書館捐贈圖書,如涉及僑務工作的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曾向華僑大學圖書館捐贈過一批海外圖書。非公募基金會多將圖書捐贈作為其慈善事業(yè)的一個子項目,是高校圖書館獲取贈書的重要來源,較為知名的機構有中國韜奮基金會、宋河老子國學教育基金會等。另外,我國還有專門從事圖書捐贈事業(yè)的非公募基金會,如北京人天書店設立的北京蔚藍公益基金會,主要面向社會開展圖書期刊和各類出版物捐贈等事務。國內(nèi)基金會的贈書程序較為靈活,主要分無償贈予和按圖書碼洋收取轉運費兩種模式,具有圖書種類多、復本量大、時效性強、新書多等優(yōu)勢。目前,我國基金會所捐圖書的來源渠道較多,但基金會對圖書的鑒別能力尚不足,因此一些圖書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2?目前基金會贈書存在的問題
2.1?外文文獻的遴選機制有待完善
基金會可供高校圖書館選擇的外文文獻在逐年增加,據(jù)中國國際贈書網(wǎng)統(tǒng)計,目前可供選擇的外文文獻書目信息已達10萬余種,但我國高校圖書館尚未出臺針對國外基金會贈書的采訪工作細則,同時圖書館員囿于學科背景、外語能力的限制,對入藏哪些外文圖書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導致國外基金會贈書工作進展緩慢。
2.2?對基金會贈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近年來,由于教育部對高校的教學質量及辦學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圖書館的購書預算能夠得到保障,致使其對贈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3]。同時,高校圖書館部分負責贈書業(yè)務的圖書館員認為接收贈書會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因此對贈書工作持消極態(tài)度,逐漸使基金會贈書變成捐贈方單方面的行為。
2.3?贈書工作存在人力財力不足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編目工作逐步向業(yè)務外包方向發(fā)展,圖書館的編目人員在不斷減少。為節(jié)約經(jīng)費,高校圖書館對基金會捐贈的圖書沒有進行業(yè)務外包,而是由本館圖書館員完成,但基金會贈書一般不提供MARC數(shù)據(jù),導致捐贈圖書的加工整理周期較長。面對大量的贈書,圖書館編目人員不足問題凸顯,尤其是外文文獻編目問題更為突出[4]。由于各高校圖書館的外文編目規(guī)則不同,導致獲贈的外文圖書無法套錄MARC數(shù)據(jù),因而文獻加工整理速度緩慢,大量外文文獻資源無法盡快與讀者見面,人為降低了捐贈文獻的使用率。另外,雖然高校圖書館都考慮到了轉運費等物流費用,但往往會忽略圖書入館后的后續(xù)加工費用,對磁條、標簽等圖書加工耗材及人工的預算不足,導致贈書不能及時得到加工和整理。
2.4?基金會贈書模式被異化
近年來,不少書商為拓展圖書銷售渠道,與國內(nèi)基金會合作,向其提供特價圖書及庫存積壓的圖書。這些特價圖書通過基金會流入高校圖書館,而圖書館需以圖書碼洋為基準,以1~2折的標準向基金會支付轉運費。這其實是書商低價傾銷或高校圖書館為節(jié)約采購經(jīng)費,規(guī)避相關法規(guī),繞過圖書招標程序采購特價書的一種方式。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基金會贈書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圖書碼洋價格畸高,通過大碼洋賺取更多的轉運費。二是部分贈書存在大面積缺頁或污損等情況。這些圖書多是之前已被個人或其他機構購買但因質量問題而退回的書籍,書商回收后又以基金會捐贈的方式流入圖書館。此外,還有一些贈書原是其他圖書館的藏書,書籍上還留有原圖書館的館藏章和條碼等,給圖書重新加工和整理增加了困難。三是基金會對圖書來源把關不嚴,沒有進行嚴格審查,致使一些盜版書籍也摻雜其中。四是基金會贈書的采訪書目信息不完善。基金會提供的書目有時只有題名、出版社、作者等基礎信息,而缺乏ISBN、出版日期等,導致圖書查重等后續(xù)工作難度增大。
2.5?基金會的贈書面臨藏用困境
高校圖書館由于館舍面積緊張,一般都是集中存放贈書,基金會贈書具有文種多、套書和大部頭作品居多等特征,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無法被完全呈現(xiàn)出來。基金會贈書機構眾多,圖書捐贈數(shù)量不一,對于所贈圖書是按捐贈單位集中收藏,還是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將贈書化整為零分散保存,業(yè)內(nèi)還有爭論。此外,由于外文圖書的稀缺性及價格昂貴等因素,高校圖書館一般只閱不借,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還有部分國內(nèi)基金會捐贈的中文圖書由于內(nèi)容陳舊、版本不佳及圖書品相差等原因,造成讀者拒絕借閱。
3?高校圖書館的應對之策
3.1?選擇合適的基金會
目前,國內(nèi)基金會的贈書工作在高校圖書館的積極推動下開展得如火如荼,但也魚龍混雜,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應對合作單位進行一定的考察和辨識。首先,高校圖書館應對國內(nèi)基金會的資質進行程序審核,并通過中國社會組織網(wǎng)及基金會中心網(wǎng)了解相關基金會的業(yè)務范圍和實力。其次,高校圖書館應通過高校圖書館間的聯(lián)絡與互動,獲取其他高校圖書館對相關基金會真實客觀的評價,從而選取口碑良好的基金會進行合作。最后,高校圖書館應制定基金會贈書的準入與退出機制,以省級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為核心調研各基金會的綜合能力,擬訂合作基金會名單,并定期調整名單,以提高合作效率,降低合作風險。
3.2?調動館員的積極性
大批基金會贈書到館時,高校圖書館應采取工作小組形式劃分任務,以編目人員為主,以其他圖書館員及勤工助學學生為輔,定時定量完成贈書的加工整理任務。針對外文文獻編目難度大、任務重、西文編目人才儲備不足的現(xiàn)實情況,高校圖書館可采取輪崗措施,在館內(nèi)選拔和培訓相關人員加入外文圖書的整理,還可與其他接收國外基金會贈書的高校圖書館合作,以聯(lián)合編目、共享數(shù)據(jù)的形式解決外文贈書編目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高校圖書館還應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對參與基金會贈書加工整理的人員在輪休補休、評獎評優(yōu)、外出培訓等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
3.3?給予經(jīng)費扶持
基金會贈書與其他贈書工作相比后續(xù)環(huán)節(jié)較多,涉及圖書轉運、專家咨詢、加工耗材、勤工助學酬勞等各項開支,如果沒有充足的經(jīng)費保障難以為繼。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基金會贈書工作的經(jīng)費支持。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在制定下一年度經(jīng)費預算時,應將基金會贈書單獨列支,精算成本,總量控制,保障相關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還應加大向學校、教育廳申請專項經(jīng)費或對口基金項目支持的力度,拓寬經(jīng)費獲取渠道。
3.4?完善制度保障
3.4.1?健全國外基金會贈書采訪制度。目前,我國已對國外基金會贈書實行統(tǒng)一管理運作,操作日趨規(guī)范化、程序化。高校圖書館應熟知國外基金會贈書的申請流程,出臺與之相對應的措施和制度,以保障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明確引入國外基金會外文文獻補充館藏的學科范圍,梳理選書標準,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應構建外文贈書專家咨詢機制,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聘請專家為國外基金會贈書的內(nèi)容和質量把關,彌補圖書館專業(yè)人員的不足。
3.4.2?驗收、整理環(huán)節(jié)精益求精。以往高校圖書館對基金會贈書的關注重點主要是如何獲得贈書資源,對贈書到館后的驗收、編目等工作不太重視,造成瑕疵圖書進入館藏及捐贈圖書的MARC數(shù)據(jù)與正規(guī)購買的圖書有較大差距等問題[5]。因此,高校圖書館應改變受贈方對贈書質量不做要求的定勢思維,加強對基金會贈書的驗收工作,遇到圖書有缺頁、污損等問題時,第一時間與捐贈方溝通,進行退換貨處理。另外,高校圖書館還應加強基金會贈書的審校環(huán)節(jié),實行圖書編審分離制度,保障贈書編目質量,同時安排業(yè)務骨干參與基金會贈書的編目工作,統(tǒng)一館內(nèi)編目標準,不能因無法套錄數(shù)據(jù)、工作量大等原因降低編目要求。
3.4.3?加強贈書工作的過程管理。首先,高校圖書館和基金會應簽署書面協(xié)議,明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運費承擔、支付期限、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方式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盡量規(guī)避圖書館的管理風險。其次,高校圖書館還應對贈書質量實行源頭管理,對捐贈書目信息進行前置監(jiān)督審查,對ISBN號校驗錯誤、出版社信息不全或訛誤影響計算機查重效果的書目及時向贈書機構反饋,查找問題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最后,高校圖書館對碼洋較高或精裝套書應予以重點關注,從高校圖書館受眾人群及高校學科建設出發(fā),通過各大圖書網(wǎng)站披露的相關圖書的詳情和讀者評價最終確定書目名單,摒棄聊勝于無的受贈思想,嚴把贈書質量關。
3.4.4?多方舉措提高贈書利用效果。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對基金會贈書的閱讀推薦力度,利用微信、網(wǎng)站、校園閱讀社團等渠道進行宣傳;對基金會贈書特別是外文原版圖書要適時放開讀者權限,放量寬時,鼓勵讀者借閱;與基金會合作開展有獎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宣傳基金會的公益事業(yè),還可以調動讀者的閱讀積極性。如:日本科學協(xié)會與我國高校圖書館聯(lián)合舉辦的“品書知日本”征文大賽,引起高校讀者的廣泛關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高校圖書館還應根據(jù)館情合理規(guī)劃基金會贈書的陳列位置,為讀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借閱環(huán)境。如:國內(nèi)贈書基金會機構眾多,所贈圖書量大類雜,高校圖書館在庫室空間充裕的前提下可考慮集中收藏,專架陳列;在庫室空間緊張的情況下可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散收藏到館內(nèi)各個書庫,但圖書上應有基金會名稱等信息的印章或標簽標明其贈書性質,也為今后的圖書清點奠定基礎。對于國外基金會贈書,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會統(tǒng)籌外文書庫或專室予以存放,閱讀條件較好,但應在原有基礎上對圖書排架規(guī)則進行細化,明晰中外文標識指引,以便讀者查閱。
4?贈書工作的展望
筆者認為,基金會贈書工作可與高校圖書館開展的讀書漂流活動相結合。部分基金會由于圖書渠道原因,贈書指向性明顯,種類有限但復本較多,如字典、辭典類工具書以及時效性很強的考級招考類圖書經(jīng)常重復出現(xiàn)在贈書目錄中,而高校圖書館不宜過多收藏此類贈書,因此可以在征得基金會同意的基礎上,利用圖書漂流的形式將其流轉到所需讀者或其他圖書收藏機構,做到物盡其用。圖書館對基金會贈書工作要多方聯(lián)系、主動出擊,杜絕等、靠思想,積極利用網(wǎng)絡、電話、郵件等多種途徑了解各個基金會贈書的運作方式,盡量擴大可供選擇的機構數(shù)量。另外,高校圖書館還應加強對基金會的信息反饋,定期向基金會通報贈書的流通利用情況,回復基金會對于贈書利用效果方面的關注,使基金會贈書工作有始有終,利于其持續(xù)獲得受贈機會。
參考文獻:
[1] 曾志芳,李春燕.高校外文贈書工作的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6):143,154.
[2] 張鳴.“兩會”贈書管理工作研究:以武漢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0(3):22-24.
[3] 丁振偉,宮平.圖書館社會捐贈現(xiàn)狀實證研究:以遼寧地區(qū)圖書館社會捐贈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4(2):42-47.
[4] 黃紅.閱讀沙龍網(wǎng)站:提高日本科學協(xié)會贈書利用率的新探索[J].圖書館建設,2010(12):64-66.
[5] 王海榮.外語院校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建設策略[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8):66-69.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