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高中生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2019-06-15 10:22:30鄭慧芳鄭昭佩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9年5期
      關鍵詞:文綜術語語言表達

      鄭慧芳 鄭昭佩

      [摘? ?要]地理語言表達能力是高中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有:規(guī)范授課語言,加強地理術語教學;引導學生從教材出發(fā),注重語言積累;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地理語言表達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高考;主觀題;地理語言表達能力;地理術語

      [中圖分類號]? ? 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3-0091-02

      地理語言表達能力是指學生準確、科學地運用地理學科術語表述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解釋地理事物特征,使表達具有鮮明的地理學科特征的能力。地理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一項基本能力,對學生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也是當前高考命題的一個趨勢。

      一、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2018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考核目標與要求中指出,地理學科應注重考查學生四項基本技能: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以及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而地理語言表達能力與其中的兩項基本技能聯(lián)系緊密。

      1.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地理高考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運用地理術語表述地理現(xiàn)象、解釋事物特征。如2107屆北京市高三文綜試題第36題第(1)問:“描述科納克里的氣溫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睂W生在答題時要注意所答內(nèi)容應為“氣溫特點”,從氣溫數(shù)值以及年較差等方面進行回答,在回答形成原因時從緯度、暖流等方面進行思考。學生在回答時應注意地理術語的正確運用,比如暖流、年較差、全年高溫等術語的表述。

      2.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地理高考要求學生答題時論據(jù)明確、語言表達清晰、邏輯縝密。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答題時所使用的地理語言上。因此,學生應能夠嚴謹、科學地運用地理語言。如甘肅省天水市高三文綜試題第36題第(3)問:“分析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看,城市群之間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應該采取的措施?!痹擃}學生在作答時應從社會、經(jīng)濟和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然而很多學生在作答時不能從這三個角度準確表述。

      二、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地理語言表達問題

      高考卷對于學生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xiàn)在第Ⅱ卷的主觀題的解答中。在高考地理試卷中,主觀題是失分比較多的。與選擇題相比,主觀題考查范圍更廣,學生的發(fā)揮空間更大,因此學生的回答也更加靈活多變,五花八門,很多學生不能準確運用地理語言表述地理思維。學生的答案常存在以下問題:

      1.語言不規(guī)范,概念模糊,術語錯誤

      在對高考試卷的評閱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基本概念模糊、地理術語使用錯誤等問題。比如2018年高考文綜全國卷1中的第37題第(4)問,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原題如下:

      烏裕爾河原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積等影響,烏裕爾河下游排水受阻,成為內(nèi)流河,河水泛濫,最終形成面積相對穩(wěn)定的扎龍濕地。扎龍濕地面積廣大,積水較淺。

      有人建議,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烏裕爾河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

      這是一個開放題,有兩種答案:①同意。理由是防止鹽分(礦物質(zhì))富集,減少泥沙淤積,擴大魚類種群規(guī)模,減輕水體富營養(yǎng)化。②不同意。理由是應減少對自然的干擾,保持濕地水量穩(wěn)定,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食物鏈完整,防止?jié)竦丨h(huán)境變化。在這道題的解答中,學生出現(xiàn)了很多概念模糊以及術語錯誤的問題。比如,鹽分富集,很多學生會寫成鹽分沉積/累積等;泥沙淤積,有的學生忽略主語,只答淤積、沉積,或者泥沙累積;水體富營養(yǎng)化,有的學生會答成水的營養(yǎng)化、水體營養(yǎng)化;生物多樣性,有的學生會答成環(huán)境/生態(tài)/動物/植物多樣化;等等。

      又如,2018年濰坊市諸城市期中地理六校聯(lián)考卷中第32題第(2)問:“說出圖示地區(qū)長江、黃河參與的空間尺度最大的水循環(huán)類型?!贝鸢笧楹j戦g循環(huán),而很多考生概念模糊,對于地理術語的掌握不準確,給出“海陸循環(huán)”“水陸循環(huán)”等答案。

      2.語言表述角度單一,要點重復

      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所呈現(xiàn)的答案角度單一、要點重復等問題。比如2018年高考文綜全國卷1中的第43題,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原題如下: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fā)生里氏7.0級地震。在震后重建規(guī)劃中,當?shù)赜嘘P部門制定了擴大生態(tài)保護區(qū)面積、擴大農(nóng)牧區(qū)發(fā)展面積、適度減少旅游產(chǎn)業(yè)聚集區(qū)和人口聚集區(qū)面積等多項土地利用優(yōu)化措施。

      說明上述措施對九寨溝旅游發(fā)展的意義。

      該題應從生態(tài)、經(jīng)濟以及社會發(fā)展三個角度進行回答。但是不少學生在答題中,總是單一回答某一角度,所答要點重復,比如只回答上述措施對于九寨溝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長篇大論只答一點。

      3. 答案表述邏輯混亂,條理不清

      學生在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轉(zhuǎn)化為文字表述時常出現(xiàn)邏輯混亂、缺乏條理現(xiàn)象。如2018年高考文綜全國卷1中的第37題第(4)問,有少部分的學生將肯定和否定兩種答案同時寫上;有的學生張冠李戴;有的學生甚至秉持“多寫多對”原則,把自己想到的全寫上,不注意所寫是否符合題意、是否正確,導致所寫答案前后矛盾。答案缺乏邏輯性與條理性,一方面體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透徹,另一方面說明了學生在解題中,地理語言表達能力欠缺。

      三、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 規(guī)范授課語言,加強地理術語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地理術語。教師在說明地理問題或地理現(xiàn)象時,要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地理語言,切忌簡單含糊,杜絕使用口頭禪、方言等,應注意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教師在講授地理概念時,應注意運用精煉、科學的地理語言進行表述,不能拖泥帶水、似是而非。比如在講授“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時,要注意褶皺的單位是“褶曲”而不是“彎曲”。教師應發(fā)揮語言的示范作用,通過在課堂上使用規(guī)范的地理語言,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地理語言表達能力。

      2. 引導學生從教材出發(fā),注重語言積累

      地理教材中的語言是經(jīng)過權威的地理學者修訂的,科學、準確、規(guī)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教材語言的表述方式,關注教材語言的使用,以教材語言為標準,從教材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地理語言積累,培養(yǎng)地理語感,規(guī)范對地理術語的使用,提高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的高考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

      3.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地理語言表達方法

      對于學生來說,地理題本身具有練習和檢測作用,同時地理答案也具有規(guī)范和查漏補缺的功能。學生通過查看答案,一方面能夠找到自己的知識點缺漏,另一方面能從答案的表述中發(fā)現(xiàn)自己語言表達的不足。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高考地理原題出發(fā),整理歷年高考題的答案,從中歸納地理語言的表達方式,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地理語言表達,以減少“會而不準、會而不對”的現(xiàn)象,減少在高考中失分的情況,提高自身的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為高考打下基礎。

      高中生地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僅要在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該項能力,也要注重通過練習和考試規(guī)范學生的地理術語表達,幫助學生為高考打下扎實的地理語言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海嬌.地理高考改革視角下學生地理能力培養(yǎng)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2]? 吳正祥.淺議高考文綜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以廣東省文綜地理綜合題為例[J].群文天地,2012(18):268.

      [3]? 廖書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語言表達能力[J].地理教學,2008(8):9-11.

      (責任編輯? ? 周侯辰)

      猜你喜歡
      文綜術語語言表達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移步不換形”——2017年文綜全國Ⅰ卷第41題的思考和啟示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光輝下的陰影——2016年高考文綜I卷第41題思考
      2016年高考文綜全國卷二題商榷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中國修辭(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邏輯素養(yǎng)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國卷Ⅰ文綜第27題為例
      有感于幾個術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語學的發(fā)展趨勢
      家教語言表達的“八種誤區(qū)”
      中國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11
      德格县| 车险| 江华| 万州区| 宜城市| 五常市| 青神县| 泾川县| 壶关县| 龙胜| 临漳县| 信宜市| 温州市| 墨竹工卡县| 临武县| 高州市| 荔浦县| 黄山市| 广东省| 遵义市| 大足县| 项城市| 蓬溪县| 白银市| 隆林| 陕西省| 平顶山市| 东城区| 白山市| 色达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方市| 和平区| 武夷山市| 贡嘎县| 胶南市| 娄底市| 中方县| 古交市| 香河县| 扎鲁特旗|